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外十大生态诗人经典作品赏析之加里·斯奈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2 20: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外十大生态诗人经典作品赏析之加里·斯奈德

 作者:姜长荣




加里·斯奈德(GarySnyder,1930-),20世纪美国著名生态诗人、散文家、翻译家、生态主义者,2003年当选美国诗人学院院士,先后出版14卷诗文集,作品《龟岛》获得1975年度普利策诗歌奖。斯奈德是“垮掉派”目前少数仅存的硕果之一,也是这个流派中诗歌成就较大的诗人。美国原生态诗人,长期生活在森林中,拒绝大都会生活,诗歌亦在寻求一种自在、本真和独立。
当我们试图去品读加里·斯奈德的生态诗作品时,回顾一下斯奈德的人生历程,会令我们获益匪浅。
1930年,加里·斯奈德出生在旧金山一个贫困的家庭,为了渡过困难时期,在他出生不久后全家搬到了莱克城。那时候,莱克城附近刚刚进行过一场空前的森林大砍伐。这一次砍伐对少年斯奈德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年后,斯奈德在他的散文集《荒野实践》(Thepracticeofthewild,1990)里这样写道:“我现在知道,这片土地是人们看到的那些高大的优良树木曾经的家园……,而且我觉察到,自己多少受那些游荡在树桩旁的古树的精魂所指引。”
1942年,斯奈德一家人搬到了波特兰市。虽然进了城市,但是斯奈德还是一直坚持与大山和森林为伴,高中的暑假,他一直参加基督教青年会组织的露营和登山活动。与此同时,他做记者的母亲经常有意识地培养他读书的习惯和对文学的兴趣。
1947年,斯奈德进入了里德学院读书,后来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东方语言文学,并在此间参加垮掉派诗歌运动,此时他翻译的中国唐代的寒山诗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大学期间,他的足迹遍及各地山水、森林和平原。除了在荒野和社会方面有了大量的实践外,在此期间他最大的收获就是遇见了几位老师。斯奈德21岁时就已拥有开阔的视野和相当高的学术素养,跟这些老师对他的影响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1956年,斯奈德来到日本,开始了他习禅的生涯。他来到京都相国寺,不是想在这里做一个标新立异的姿态,而是剃了头发,遵守戒律,潜心参禅,完全融入了佛家的生活。
1969年斯奈德从日本回到美国后,在北加州SierraNevada山中塔霍国家森林里盖了房子,接下来的日子成为他创作的高峰,连续出版了几本书。他的一生出版过14卷诗文集,诗集主要有《砌石与寒山诗》(1959)、《神话与文本》(1960)、《山河无尽》、《僻野》(1968)、《观浪》(1970)、《龟岛》(1974)、《斧柄》(1983)、《留在外面的雨中》等多卷,其中他的政治观点最鲜明、生态思想最丰富、影响力最大的一部诗集《龟岛》(TurtleIsland)获得了普利策奖。

从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历程以及后来的生活经历来看,斯奈德就是一个天生的生态诗人,他的成长、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跟生态密切相关,这也成就了他后来的创作,尤其是生态诗。说到斯奈德的生态诗作品,有一首诗肯定是绕不开的,那就是《松树的树冠》,我们来欣赏其中的精彩诗句:

蓝色的夜
有霜雾,天空中
明月朗照。
松树的树冠
变成霜一般的蓝,淡淡地
没入天空,霜,星光。
靴子的吱嘎声。
兔的足迹,鹿的足迹
我们知道什么。

——赵毅衡译

静静的月夜,雾扑朔迷离,霜在悄悄地暗泄。蓝色的天空下,一棵松树临风站立,在夜色的辉映下,树冠也成了“霜一般的蓝”,四周没有一丝声音,大地一派亘古的空旷。在这样的静夜,是我们的足音惊扰了兔子和鹿,使得他们惊慌而逃,留下了一串串脚印呢?还是在天空下,夜行者可以模模糊糊地看见这些动物们的足迹呢?“我们知道什么”,诗到此戛然而止,留下一大片空白,加上前面的霜、雾、明月、夜空、松树和星光等,诸多意象的跳跃、不同层次的立体感留给我们读者大量的空间去想象,让我们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诗人威廉姆斯一直强调诗歌作品应该“不表现观念,只表现事物”,而斯蒂文斯坚持提倡诗歌创作的内核应该“不在事物理念而在于事物本身”,斯奈德是赞成这样的诗学观并且一直付诸实践的,在这首诗中同样也充分地表现了这样的创作理念。这首诗中,诗人这个“我”始终没有明显地出现在作品里,此时此刻,天、地、人已经没有了距离,人和自然万物已经完全融合在了一起。我们再看斯奈德的另一首经典作品《京都:三月》:

几片轻盈的雪花
飘落在虚弱的阳光中;
鸟儿在寒意中歌唱,
墙边的鸣禽。李树
紧裹而寒冷的花蕾就要开放。
月亮开始
初露,西边的一线朦胧
在暮色中。木星在半路上
高悬在夜间沉思
结束之际。鸽子的鸣叫
如同拨动的琴弦声。
黎明时比坚山顶端
一派白茫茫;清澈的空气中
城镇周围那冲出沟壑的
绿色山冈锋利,
呼吸带来刺痛。带霜的
屋顶下面
情侣分离,离开被褥下面
那温和的躯体的缠绵的暖意
打破冰冷的水来洗脸
醒来喂他们所爱的
孩子和孙子。

语言的跳跃性在斯奈德的诗歌中是一个极为典型的特征。在《京都:三月》中,除了意象的跳跃感,它还融入了断句的跳跃以及意境的跳跃。在这首诗里,雪花、鸟、李树、鸽子和情侣给我们构成了一幅空中与地面、人与自然的立体景观。和斯奈德的大部分诗歌作品一样,“片言只语式”的断句是其特立独行的风格,这种断句习惯也是受到了中国古代诗人寒山的影响的。斯奈德的汉语具有一定的水平,早在旧金山时,他就在著名华裔学者陈世骧的帮助和鼓励下阅读寒山的原作,并且尝试翻译寒山的诗歌。后来,斯奈德还将自己翻译的24首寒山诗,发表在《常春藤》杂志上。断句的跳跃性往往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想象的空间,这样的例子在其作品里面比比皆是,诗歌的张力由此产生。诗中,轻盈的雪花,阳光虚弱,而鸟儿却“在寒意中歌唱”;虽然冬天尚未退出,但“寒冷的花蕾就要开放”了;“带霜的屋顶”,同样意味着严冬,而情侣却“打破冰冷的水来洗脸,醒来喂他们所爱的孩子和孙子”。这一幕幕冷热的意境对比,既展示了大自然的冷峻甚至是冷酷的一面,又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温情与和谐的一面,让我们在品味之余充分地享受到了生态诗境之美。斯奈德的诗歌作品,从立意到取材,从句式到修辞,无不浸淫了寒山诗的精髓。其诗歌作品大多格调淡雅、冷峻,不装腔作势,用词简约而又富有智慧,意境转换自然,这样的风格在《京都:三月》中再一次得到了体现。
2009年,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在香港中文大学参加第一届香港国际诗歌节。
在行为实践上,斯奈德一生都在主张“返回自然”,并且身体力行。他用自己的生态诗作品教会人们如何去观察、保护大自然,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存;他指引人们如何为了子子孙孙爱惜身边的每一寸土地,珍惜上天赐予我们的阳光、空气。在理论思想上,斯奈德一方面用客观的言辞对工业文明进行了批判,另一方面也合理地肯定了它给人类带来的进步。斯奈德还为地球生态的治疗与恢复设计了一些方案,并描绘了一个“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乌托邦式的美好愿景。中央提出:我们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加快建设美丽中国,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这一点意义上来讲,斯奈德的这些构想对我们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让我们期待斯奈德诗中的意境可以在现实中重现!

(作者系中国生态诗歌团队核心成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成员,曾在《诗刊》、《诗选刊》、《诗探索》年选、《鄱阳湖学刊》、马尼拉《世界日报》等报刊发表诗、诗评及译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1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27 20:3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