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世界本色地呈现自己 ——读刘郎之诗《多余》
 
 赵金钟
 
 
 人是一种奇怪的符号动物,凡事(物)均要假以符号,并让其承载某种含义。这自然是人类认识自然(及自身)或者说与自然对话的方法与手段——因为没有符号和概念,一切交流难以行进,然而,赋予多了,让事物难以承受其重,则又反过来奴役人类自身。一抹夜色,一颗星星,一株树木,甚至人类自己,其实都是各自的本色存在,无需赋予太多的意义,“简单”即好。这是刘郎之诗《多余》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这首诗不事雕琢,无意渲染,以朴拙、纯粹的诗句,揭示人们常受其役而难以自觉的道理。当“简单”成为奢侈,这世界即为“多余”所缚。
 
 
 多余
 
 刘郎
 
 夜色只是简单的黑
 没有其他什么,值得探寻
 
 星星只是简单的亮着
 它仅仅照见自己,就够了
 
 窗外的树只是简单的站在那里
 除了是树,它什么也不是
 
 那么,我也只是我就好了
 可当我望着这一切,我就是多余的那一部分
 
 我越来越恨我自己了
 只是简单的恨。我的恨是多余的那一部分
 
 (选自中国诗歌流派网论坛90后诗歌栏目2016年12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