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犟评诗||汤养宗《陪葬的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8 1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犟评诗||汤养宗《陪葬的人》


《陪葬的人》
        汤养宗

每活一天,等于连同身影也要斩断
多么难缠的跟屁虫
当我要去做另一个人,自以为从天而降
新的身体后面,依然跟着一个陪葬的人

2017-4-18


【王犟评诗】
这首诗写的是一种心境,其中“身影”、“难缠的跟屁虫”和“一个陪葬的人”三位一体,都是对过去的时光、事件或人称的修辞性表达。对于这类诗歌的赏读,不可解方程式似的去求解,只可在意会中融入其境界。
比如我从第一行的“斩断”既联想到了“抽刀断水水更流”,又联想到了“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我从第二行的“跟屁虫”联想到了“撵不走,打不散,舍不了”,其实跟屁虫跟自己的关系也非至交莫属了;我从最后一行“依然跟着一个陪葬的人”联想到了“生同寝,死同穴”的一句古话。通过作者在第三行说“当我要去做另外一个人”我联想到,作者想走出旧生活、步入新天地的强烈的欲望和美好的愿望。然而,人的过去和现在怎么能割舍呢?人的影子怎么能和人的本身脱离呢?有过去才能证明现在的合法性,有影子才能代表还活着且活在光明中。那个甘愿给你陪葬的人,不管是具象还是象征,都充当了你黑暗的那一部分,又何必斩断呢?那也是你隐忍中值得珍惜的一部分,没有它,你就像没有历史的一头孤独之兽,怎么咆哮也不那么光鲜。
对于同一作品,读者可以读出作者写作意图和文本之内的东西,也可以读出作者的非写作意图和文本之外的东西。以虚就虚,以情传情。因每个人的角度不同、人生阅历不同、文化层次和修养不同,从同一首诗歌中的所感所悟也不同。我的观点是,对于作品没有所谓精品,只有是否喜欢。就像这一首诗歌,我能喜欢而有所品味,就足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4-18 20:32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同一作品,读者可以读出作者写作意图和文本之内的东西,也可以读出作者的非写作意图和文本之外的东西。以虚就虚,以情传情。因每个人的角度不同、人生阅历不同、文化层次和修养不同,从同一首诗歌中的所感所悟也不同。我的观点是,对于作品没有所谓精品,只有是否喜欢。就像这一首诗歌,我能喜欢而有所品味,就足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4-18 22:02 | 只看该作者
人有张三李四,情有李四张三。即使一个人,处境不同,心情不同,对诗的理解也不同。拜读评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4-21 14:44 | 只看该作者
倘若 发表于 2017-4-18 22:02
人有张三李四,情有李四张三。即使一个人,处境不同,心情不同,对诗的理解也不同。拜读评析。

谢谢倘若,同感,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30 19:09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