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幽林石子:用一滴泪的深情弹奏汉语清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19 19: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幽林石子 于 2017-4-19 19:57 编辑


【简介:幽林石子,实名石世红,湖南省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诗歌培训班学员,音乐诗人,专栏作家。近六百篇作品发于《诗选刊》《星星诗刊》《西北军事文学》《山西文学》《中国文学》等全国数十家报刊杂志。作品入选《2015中国年度作品.散文诗》《2015中国诗歌排行榜》《2012中国当代汉诗年鉴》《诗屋2015年度诗选》等多种年度选本。数次荣获省级、国家级诗歌奖。被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文联授予“2014--2015长沙文艺新人”。诗集《草木的事业》出版中,入选2017年度长沙市文艺创作重点扶持项目。】


                                                         用一滴泪的深情弹奏汉语清辉
                                                                                         幽林石子


摘要: 中国新诗百年之际,著名评论家吴投文敏锐地发现了新诗历史滚烫而单薄的全身,提出新诗标准的确立、诗人艺术原创性的主体自觉、相对完备和成熟的新诗教育体系三个前提性条件。亟待三者能在文学艺术的田园中自然生长,让新诗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吴投文老师在深究诗歌文化的同时,热情引领众多学子、诗人、诗歌爱好者,习诗,为人,集体来一次长久的精神沐浴。
关键词: 一滴泪的深情  新诗百年  汉语清辉  新诗生命力  精神沐浴


    韶峰的手指静静牵着绿水,江山悠游。在月下抚琴的人,一次次铺开汉语清辉,他用一滴泪的深情,轻轻弹奏。月光融入黑夜的乐音中去了,天地间的弦音,染白了生命的航程。爱语流长,丝弦上有细小的河流走过,溅起点点星光。一颗汉字留音,一首长诗歌舞,手指在琴键上走成文化的漫漫延音。这位技艺高超的乐手,孤独的文字演奏者,就是我深深敬仰和崇拜的吴投文老师,一位博学多才且谦逊温和的思想者。他没有很多的言语,但镜片后的目光诗情涌动,众多深爱文字的人,都跟随暖暖的光芒,跟随光芒里诗意的忧伤而行。
    吴老师是一位受人尊敬且学识渊博的诗人、诗评家,他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且在文学上的造诣很深。他创作的众多精品诗歌、诗歌评论、学术论文、一系列人物访谈等,在文学界与读者群中广为传诵,引起强烈反响。他的诗歌深沉、诡异,充满人生哲理,文字间流动着智性而奇特的灵光,而忧伤亦是他对人性阴影鞭挞时的心灵印记。读他的诗,会被一种自信的孤独者的强大魅力所感染,随着他思维的指向进入一个辽阔的艺术空间。

     
                                                                         被诗歌盛典的焰火渐渐点燃


  记忆中, 我在参加几个诗歌活动时与吴老师见过五次面。第一次是参加“2011―2012中国当代诗歌奖颁奖盛典”的时候。那次我是被热情洋溢的南鸥老师邀请去的,他是贵州的一位天才诗人,诗歌语言不是狂风浩荡,便是冷艳迷人,令人心旌摇荡。诗评也写得磅礴大气,热血沸腾,但诗酒中常有桃花的媚眼闪过,有人胆颤,也有人心惊。这次颁奖盛典很隆重,有很多诗歌艺术界的大碗名家参与,霍俊明、吴投文、树才、安琪、唐诗、晴朗李寒、吴思敬、陈美明、高世现、杨林等等一些老师都在。但现在记忆接近模糊,有很多场景偶尔看看照片才可以慢慢想起。那时的我极其单纯与天真,总是自信地以一位天使般的诗人形象穿梭于一种浓烈的文学氛围中,好像自己也真的入诗了,成人了。完全没有现在的这种感觉,写诗其实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要尽力排除生活锁链的束缚,在一个梦幻般的自由的天空里,提炼精神的艺术雨露,营养自身,也润泽他人。可当这种纯粹的优美的幻像被现实的飓风吹起的时候,有一种揪心的苦痛与忧虑汩汩流出。使人不得不重新回到自由的幽静的幻景中,就这样反反复复在诗歌中躲躲藏藏,求取唯一的爱与欢乐。
   盛典完毕后,老师们在饭桌旁谈笑风生,随意的言语也字字珠玑,使人犹入文涛墨海之中。而我只是近距离、远话题地偶尔冒几句词不达意的话。但老师们都是非常的亲切与随和,让人感觉很温暖,石子的拘谨荡然无存。也许那时吴投文老师在向大家举杯目光一掠而过时,还没来得及细想:“这位诗露未沾的农家大姑娘是谁呢?”
   第二次见面是在2013年的“首届金迪诗歌奖颁奖盛典”中。这次我有幸成为了获奖诗人,活动上却多了几分女性的羞涩与矜持。吴老师在饭桌上与大家轮流干杯时,我只轻轻地碰了一下酒杯,多说了两句礼貌语。但未曾正面交流过,却无意中记下了他的样子,一张沉静而温和的脸,诗情澎湃的目光。行走时总有一种生机勃勃的力量自然流露,像是走在马群呼啸的大草原上,这也许就是一种诗歌的步伐吧!
   那次晚上的活动是诗人们自由登台献艺,大家或朗诵或唱歌或跳舞,节目主持是美女诗人潇潇。温柔的名牌才女安琪姐性格非常的安静,她缓缓登台用很细很清澈的声音唱了一首歌,已经记不清歌名了,大家都听得很认真。没想到她诗歌飘逸、自由、出色,在乐音中行走却多了几分羞涩与胆怯。长发飙飞的老巢大哥,台风可以踩踏生活中所有的荆棘,他声音豪放,略带嘶哑,唱到高音处时,似乎要把某处离家的孩子唤回去……。我也被他们的激情感染,不顾便装的老丑,与诗人潇潇耳语之后,唱了一首民歌《父老乡亲》。没想到站在台上,音箱的声音非常小,听不清伴奏,开了三次头,只好用耳朵摸索着终于熬到了结尾。刚一下台,吴投文老师就对我竖了一个大拇指,并给了一个鼓励的眼光。还有其他几位诗人也夸我,说唱得很棒,很专业。我现在都不知道他们的赞赏是不是发自内心,不过当时我确实得到了安慰,唱得这么失败,竟然还能受到这么多表扬。于是独自思忖:石子可能是一位幸运的无名歌手,也可能是一位卑微的遭遇文字焰火的人。
   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我开始关注吴投文老师的作品,经常去他的博客学习诗歌。我发现他对每一首诗的创作要求都很高,语言新奇,善于吊诡,且感情深厚,真正以我手写我心,文字间流露淡淡的忧伤。去他博客学习的人很多,但大多被他文字中宁静的气质及深沉的力量所感染,绝不随意说笑,留无用之言语。感觉出入者脚步匆匆,都跟随他的步伐进入悠长的文学艺术通道里去了。这期间,我在《新诗会网易官方博客》的“诗歌推荐”栏目里发布了他的好几组诗,发完后就给他留言,而他也总是温和谦逊地给予答复。
    我发现自己的诗歌有了意想不到的进步,创作时,由原来的躁动不安的情绪意象,转化为自然的独立自主的安静意象,且能在表达时按照内心的意愿有次序地把它们呈现出来,而语言新奇的跳跃性也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目标,我甚至有了一种被自己诗歌感动得落泪的时候。这时作品发表的数量飞速增长,有时不用自己投稿,编辑就在博客里选去发了,有时发表了却不知道是哪位推荐的,还有香气扑鼻的小米飘来。我想这些成果离不开自己的热情与努力,更离不开恩师作品的引领。我在每一次灵感平息之后,把留有余温的文字仔细整理好,然后开心地投进吴老师的邮箱。而他也会在不久后给予精短的答复,并且在后面竖起有力的大拇指。相比最初的沉默不语,我从他简短的留言与拇指中感觉到了自己明显的进步。像一株独立的青春之树站在春天的风里,无数激情的手掌终于有了自己明确的指向。
   今年六月份,湖南省诗歌学会主办了第10场熬吧诗歌沙龙活动,出场诗人是吴投文、邹联安、朱立坤三位老师。是湖南省诗歌学会是湖南诗坛的一个品牌文学组织,有不少在文学创作中较有成就的作家在这里露面,作品得到了很好的展示。石子是一个在商海与文涛中奔波的弱女子,忙碌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所以很多老师与文友的沙龙活动都错过了,留下了诸多遗憾,但我不能让更深的遗憾占据心灵。湘潭诗人是非常优秀的,韶峰的诗韵源远流长。6月23日,我穿越初夏的骤然升温的宁静之乡,奔赴和府熬吧。由于路上塞车,当我赶到时,朗诵会已在进行中。台下很安静,我看到吴老师正在台上激情点评诗歌。我悄悄找了个位子坐下,见到很多熟悉的身影,起伦、邹联安、朱立坤、罗鹿鸣、梁尔源、阿辉、马迟迟、刘炳琪等诗人都在。晏杰雄老师是朗诵会的点评嘉宾,我与他这是第一次见面。他个子不高,名气与才气却不小,后来还了解到他原来是吴老师的学生,现在任教于中南大学。
   我一路的尘土味与汗味被现场优美的音乐与深情的诗朗诵大面积冲洗,因此慢慢消失得无影无踪。声音艺术与诗歌艺术完美结合,使诗人作品自然汇合听众的情感之河,激起心底细小的涟漪。我打开清新的小诗集《韶峰诗韵》,认真翻看三位老师的作品,思绪随之被带到诗中荡漾的水天一线。语言很深,远方很远,像春江花月夜里,高山流水游进深情的蝉鸣深处……。 
   这次朗诵会展示了吴老师的九首代表作,包括《空白》《在旅途上》《轮回的母亲》《旗袍》《春天的爱情之书》《火车上的雾都》《大雪无乡》《我信任一只黑色的乌鸦》《一个人的影子天涯》。每一首都堪称精品,诗歌语言娴熟、精练、深邃,想象奇特,充满个性,且生活现场感浓烈。音韵自然流畅,一气呵成,不乏诸多发光的诗句,给读者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诗中有表现社会生活或人性阳光、温暖、灿烂的一面,也有抒发内心苦痛、伤感、无耐的思想情感一角。甚至在深入人性细小的一隅时,就掏出了沉重、混浊而充满异味的一把泥泞。
   “空白”是一个装满了失落的名词,同时也盛放着很远的远方,让人充满希望。人们可以为一次“空白”,而满怀探索的意志,也可以在无数次失败中,把它作为下一个目的地。而吴投文老师笔下的空白是生活中一朵奇妙的精神之花,它可以在一本书中盛开,因为他相信芬芳,让自己散发生存的美好意义。“空白”也可以撒进前世的日记中,让今生枝繁叶茂,实际上“我”已经站在阳光的明眸里,成为最有生命力的无愧于这片土地的一棵树。“空白”它还要在一首诗中,为孤独者装下一场爱情,天使愿意为所爱的人折断翅膀,埋葬在人间的幸福里,这是多么伟大的情感。是的“这一生的空白太奢侈”,我们在人世的繁华中越来越失落,欲望的花枝铺满旅程,唯一能呼吸的空白,就是藏到一首诗里,或者被一个音符掩埋。我想吴投文老师在写下《空白》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无数个明亮的窗口,开在空白的胸口。他可以跳出去,在茫茫的草原上,阔步行走,甚至与马儿一起奔跑。
 《一个人的影子生涯》这首诗体现了作者现实生活的一种沉重、疲惫与无耐感,诗中充满对一种简单、纯净与安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数次出现“影子”这个意象,这是作者自我完美形象的缩影。影子需要灵魂的放逐,而身体被俗世的囹圄捆绑,呈现一个疲惫、忧伤的挣扎时的背影。于是期望去远方,给心灵一个更大的空间,给灵魂一个栖息地,这是最好的归宿。因为近处的生活“放纵”而“贫乏”、“无法达成默契”,甚至还要面对纸屑上的证词,于是随了箭头的指向,去远方,在旅途上找回自己简单纯净安逸的影子。在俗世的肉身与影子之间,出现了巨大的空间,也就是“我”和身体之间的距离。身体在尘世的搅扰中,寂寞地行走,而“我”保持爱与热情,与天使同行,并对土地说出生存的真相。只是此时欲语还休,因为“我”被尘世绑架,被人流淹沒。事实上,一个真实的自我从未出现,所以“我未曾抵达我自己”。 
   两个多月以后,也就是今年的8月20日,由省诗歌学会秘书长罗鹿鸣主持,为宁乡诗人主办了专场诗歌活动“沩水放歌”,记得当时阿辉对我说最好自己找点评老师,因为比较了解作品。于是我在微信中诚垦地向吴投文老师发出邀请,并告诉他我的出场是音乐与诗歌结合起来的,他在犹豫片刻后温和地答应了我的请求。
   8月20日中午11点,我与宁乡的刘丙坤等几位文友迅速开往长沙和府大厦。原计划是想赶在吴老师的前面抵达,因为这是礼貌。由于刘丙坤不熟路,折腾了快三个小时才到。当我们进入和府五楼的时候,吴投文、曾庆仁、郑长天三位老师已经在茶座里安静等着。我内心非常愧疚,却又不好意思说出,只激动地与老师们一一握手。这已经是我与恩师的第四次见面了,但石子天生不善言辞,在老师面前更多的只有沉默。有很多很多创作上的问题与越来越深的口语障碍,都交给一首一首诗儿去说了……
    音乐诵诗活动举办很成功,参加的人特别多,全场爆满,气氛非常热烈。吴投文、曾庆仁、郑长天、罗鹿鸣、张战、阿辉、马迟迟、何青峻、刘卫惟、李砚青、姚进军、陈志辉、李不嫁、幽林石子等等一百多人参加。其中有文化名流,也有圈外的普通读者。因为活动上,我除了发言,还有唱歌表演节目,需要换服装。使得我在活动前就开始了小忙碌,有些小紧张,也有些小激动。但这一切都充满了快乐与温馨,像一束小火苗照着幽静的石子路。
   吴老师在朗诵会上称赞了我近几年在诗歌创作上的大进步,他从诗歌的思想意义、语言枝节、意象呈现及情感表达等各个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点评。他说我的诗歌生活气息浓厚,有真情实感,不做作,有深情。对底层、对人的关怀,显得很真实。语言有灵气,诗意凝炼,流畅自如。诗中的想象很自然,也有恰到好处的跳跃,不板滞,有流动感。意象设置有秩序,不凌乱,不拥挤,有自己选择上的自主。但不足的是,表现的主题较简单,还可以更复杂一些,写得更晦暗、更含混一些,要与生活本身的复杂相称。同时,吴老师也对另二位出场诗人的创作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文学可以刺破人们心底纵横的欲望之网,也可以清洗社会霓虹中的模糊魅影。让越来越多的群众热爱文学,亲近文学,走进文学,是当代文化建设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9月24日,在湘潭隆重举行的“时间仓里的留守者”邹联安、吴投文、朱立坤音乐诵诗会,便是文学走进民间,让高雅艺术回到大众中的一次很成功的活动。旗袍、音乐、诗歌、书画融为一体,把一个充满人生真、善、美的艺术大舞台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样的布景与编排很独特、很温暖、有创意,既是文化艺术的综合展示,也是生活艺术的完美布景。我有幸坐上嘉宾席,再一次登上舞台献艺,并忐忑地首次参与了一场节目小专访。虽然因感冒与小紧张,出场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但心情愉悦受益匪浅。这次别具一格、意义深远的音乐诵诗会,把湘潭诗歌的真挚与热情延展到更广阔的社会空间,使民众单一枯燥的生活得到艺术之泉的润泽。此次活动见证了湘潭诗人在诗坛中较大的影响力,诗歌的情感气质也在民间有了丰富的土壤与生长期。这是艺术综合体的良性升温,也是社会文化建设中一片新生的特色风景。该活动在湖南省文化厅网、中国图书馆网、湘潭在线、小妃书屋、《湘潭日报》等各大媒体及平台相继报道。
   在吴老师的默默鼓励与支持下,最近我创作热情非常高,每天最少写一首诗。我在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完成了大组诗《在你的血液里播下一颗种子》,包括三十多首短诗,另有十多首主题不同的短诗。如果感觉好,组诗还会继续写下去。这组诗被推荐到博客中国“今日头条”,得到了很多诗友的赞赏。而吴老师也评价我的这组作品非常好,是我创作上的重大进步。
                         

                                                                            修建诗歌艺术的特色桥梁


    对于一位诗歌创作者来说,学一学诗评与论文,是非常必要的。思维不至于被桎梏于狭小的路径上,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剖析诗歌,剖析文化的肌体与精神气质,从而使读者进一步加深理解,更全面地传递文化正能量。在最近的时间里,我开始关注吴投文老师的文学论文。他的文章篇幅很长,见解独特,语言精确,且很先锋。有一些理论性的语句与文学名词,常常让我深思良久仍琢摸不透。读他的评论,方知自己知识的贫乏。在此,我重点学习他的长篇论文《中国新诗之“新”与新诗文化建设》。
    今年是中国新诗一路走来的第一百个年头,吴投文老师敏锐地发现了中国百年新诗滚烫而单薄的全身,希望用一种坚韧的文化建设方式浇灌中国新诗的田园,使之具有更强健的生命力。所以他在《中国新诗之“新”与新诗文化建设》一文中充分肯定了中国新诗在新文学中的准确位置。他从新诗历史的根基出发,全面梳理了新诗的形体、面貌、体质、思想情绪,真实反映新诗的火热情感与瘦削的身影,指引一种有营养价值的理想的成长方向。他在与旧体诗词的对照中发现新诗更灵动的艺术空间。他认为新诗艺术的运思方式应变化多样,诗歌语言的运用也需要头脑的奇思妙想、天马行空,要打破一贯的思维套路,另辟蹊径。这似乎是新诗写作中的一大难点,也无形中给了新诗写作者一种写作技巧上的点拨。
    吴投文老师在文中提醒新诗创作者排除旧体诗词的封闭性、遮蔽性、依附性、文化惰性写作的干扰,不要沉迷于自峦式的趣味主义的无效写作。中国新诗的发展是很乐观的,诗人创作大多跨越了体制性的鸿沟,具有热情的创作动力。内心持续的激情稳定了诗歌的艺术原创性,使读者能得到艺术美的奇特享受,诗人与读者之间形成了一条温馨的情感河流。
     尽管如此,新诗在普通作者与读者那里,还是一个模糊的艺术名词,一个难以理解与熟练的“思想高空翻动作”。所以,吴投文老师以一种强有力的声音呼唤一种成熟的新诗文化,并以独特的诗学眼光、先锋的文学见解 ,提出新诗标准的确立、诗人艺术原创性的主体自觉、相对完备和成熟的新诗教育体系三个前提性条件。亟待三者能在文学艺术的土壤中自然生长,让新诗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新诗如何呈现与确立自身的标准?这是吴投文老师提出的一个重大的新诗文化课题,也是具有特别意义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臧棣在答杨黎六问中说“新诗的标准就是天才的标准”,并列举出这样几种不同类型的天才:“有让人深感意外的天才,有孤绝的不太按常理出牌的天才,也会有集大成式的人物。”这个观点有一定先锋性,但更多的是爆炸性,可能粉碎沉潜于夜幕里的某一部分,宁静的表情因此变得惊慌失措。因为真正的诗人总是在孤独中潜心写作的,他们所付出的努力都隐藏于漫长的岁月中。当这种创作终于变得成熟,诗歌的亮光便在瞬时出现,读者常常忽略了被隐藏的部分,见到点点星火时便赋予他们“天才”“奇才”的美称。却不知道他们奇异的灵感创作就是他们努力后的结果,我相信大部分诗人如此。从一开始就把诗歌写得炉火纯青的人,微乎其微,基本没有。臧棣后来又补充“其实天才更多的是指向于一种创作状态”,最终让这部分惊慌的表情回归平静。总而言之,新诗标准错综复杂。而且这个“标准”在每位读者心中的定位不同。最起码,它不同于小说、散文,它的语言应该新奇、诡异、陌生化;它的意象的呈现应该自然连贯、不凌乱;它的思想应该健康,不淫乱。纯粹的散文分行,当然不是诗,语言过于随意与口水,也不是好诗。这个“标准”的定位最终还是由优秀的诗人或诗评家来决定的。在不太懂诗的读者那里,他们的“标准”也是不达标的。
   而且新诗的标准它有一些凌乱的分枝,诗人们常常去古典诗词里临摹板滞的思路和受约制的意象,也常常无节制地深入国际化文化思潮,而忘记本土化的艺术原创写作。他们也总是甘于被大大小小的圈子恶性绑定,失去艺术该有的尺度……这些被修剪过而失去个性的枝叶,失去了灵性与自主性,也违背根的初衷,只是诗歌艺术的畸形生长。
    “新诗到底是什么?什么样的新诗才是好诗?”这个问题的回答要进入读者的内心,答案也得从读者的欣赏能力与作者的创作能力中寻求。而且更多的是建立在双方的心灵相通,甚至兴趣相投,对文字艺术的追求方向一致上。优秀的诗人,优秀的作品是新诗标准呈现前的良好基石,堆砌到一定的时候,便会矗立起一座精神的瑰丽宝塔。有兴趣、有领悟力的读者热情欣赏,并在魅力建筑中开启心灵的愉悦之情。
    吴投文老师认为,中国新诗的民族化风格不可流失,并且还应该稳定地走一条中国特色的艺术路径。写作者要开创属于自己的特色民族精神轨道,并持之以恒地前行,才能顺利进入艺术的本土化的新天地。当然,文化各界要用多种方式充分激活诗人的创作热情。诗人们的诗歌作品要体现真正的本土性、真实的自我性、有效的创构性、无限的艺术生成性,这几个方面充分结合、综合提升。诗人富有原创性的个性写作才能更好地呈现,这是构成新诗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中国新诗是民族精神的灯芯,需要广泛的市民用爱与灵魂点亮,隐秘的部分也应该得到充分发挥。除了诗人自身,更应该在民众与孩子中发扬它的艺术价值。今年9月1日启动的由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文明办等单位主办的“美丽长沙,美德先行”长沙市少年儿童诵道德模范诗歌朗诵会暨《榜样的力量――百名诗人万行长诗颂道德模范》有声读物录制启动式活动,就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诗歌活动。活动限定以歌颂全国道德模范的诗歌为朗诵作品,以海选征集好声音的形势在全国范围内征选6―18岁年龄段的学生。使学生在诗歌朗诵中自然感受道德模范伟大无私的爱,并在声音与诗人的语言艺术中产生心灵共鸣,集道德教育、艺术教育、生活教育于一体。这次活动已在长沙市举办,影响广泛,意义深远,为学校的文化教育无意中增添了诗歌艺术的情感教育,也是诗歌教育进入中小学校园的一道初生的光芒。
   吴投文老师认为,让诗歌真正进入校园生活,应该在各级学校开展师生新诗培训班或建立诗歌写作基地,进行规范而有层次的新诗写作教学。编写教材,将新诗写作纳入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并划定为一门考试的课程。政府部门也要设立专门的诗歌基金,用于扶持和奖励诗歌创作,资助诗歌刊物的出版发行等。去年9月13日,由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文联主办的“2014-2015长沙文艺新人”评选活动揭晓,文学类获奖者三人,我是唯一以诗歌创作获奖的作者,奖金一万元。评选活动从4月份开始,历时5个月,参选作品共一百多件。我作为一名草根诗人能获此殊荣,应该感谢政府文化部门关注底层、关心草根的高度热心,他们的支持更激励了我的创作热情。至今我已创作诗歌一千多首,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近六百首。现在,我正在出版我的新诗集《草木的事业》,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并作为“百年诗库.实力诗人诗集”重点推出,由著名诗人、小说家周瑟瑟策划,吴投文老师作序。
    语言和文化的未来亟待一种完备成熟的新诗教育体系。而建立这样的新诗教育体系,首先需要读者自然地走近新诗,走进新诗,摒弃对传统诗词的“恋律情结”,真正走进新诗的深水中去,打探它的神奇的文字走向。新诗写作教学无论教学者和入门者,都需要多探索、多试验、多选择。教者要因材施教,学者要善于发现,敢于创新,坚持不懈,才会有收获。石子有过六七年的写作经验,个人认为新诗写作实际就是画家绘画。我们在面对一个诗题的时候,头脑中要形成一幅有层次感的优美画面,诗的主题便是画的中心。但表达每一种色彩与线条都必须脱离惯性思维,也可以说是想象天马行空。然后用灵性新奇的语言把画面按一定的顺序呈现出来,便是一首成功的诗歌了。其次,新诗教育需要一套切近大众的暖身制度维持,这种制度有相当大的托举力量,能促进新诗文化不断成熟,步入繁荣。比如多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诗会,让新诗俯下身,回到民间和大众中去。9月24日在湘潭举办的“时间仓里的留守者”邹联安、吴投文、朱立坤音乐诵诗会便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诗歌活动,通过音、诗、画的完美结合,让诗歌走向民众,亲近民众,拨动人们沉寂的精神之弦,让高雅艺术的丝竹之音流向更广阔的民间,使市民的生活增添充满张力的诗意美。
   真正走进诗歌的人都知道,其实写诗是一件很艰苦的事,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诗歌是一种很纯粹的净化心灵的精神工具。而吴投文老师在深究诗歌文化全身的同时,用深厚的热情,引领广大的学子们以及众多的诗人、诗歌爱好者,习诗,为人,驱逐俗世的阴云灰烬,集体来一次全面而长久的精神沐浴。    (一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4-20 15:29 | 只看该作者
论文,论点要新,论证要明,论据要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7-7 11:0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