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91|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1新文学大力支持《诗刊》杂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3 14:3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01支持诗刊杂志

原创 2017-02-10 莫测推荐 101新文学


诗刊“E首诗·诗歌角”栏目。声称:欢迎诗友荐稿,发掘好诗,好诗人。让纯民间现代诗发烧友集散地101微信群的群众不蛋定了,大家群策群议,积极配合,眼看三月征稿期限过了,大家也不知道四月诗刊征集哪个省作品,另外,也不知道海外同胞如何推荐?不管天长地久,我们现在推荐,兵来将挡,征集到什么地方,自动生效,本次活动绝大多数群员比较害羞,推荐人统一为非著名圈外现代诗发烧友莫测同志。

打猎
新西兰诗人淑文

爬上阳光明媚的山岭
看到朋友狩猎场
他们弹无虚发
双管猎枪响过后
原来自由的野鸽纷纷坠落
气息余温尚存的
断翅的,一只眼的
无辜地望着收拾它们的我

乌云覆盖杀戮游戏
雨水顺着山坡流下来
回家的路变得混沌
泥泞而漫长

推荐语:
客观面对所谓合法的杀戮过程,凸现女性的怀柔、细心,比拟修辞的自然,特别是结尾处的“道路、乌云”和作品开始的“阳光、好奇”形成强烈的移情比较效果,建议诗刊编辑特别照顾新西兰诗人,速速发表。
推荐人莫测


猎人
钟汉良 - 乐作人生



登山
作协会员贺玄弘作品

向上攀登,回头望时
来路已经是段陡立的斜坡
荒草簇拥着石阶
太阳斜着脸
将我这次运动的影子拉长

槐树下有一只黑色幼鸟
已经没有呼吸,恰好
在半山腰,寒风刺骨
我已经满头大汗了
如果停下脚步,会更冷

夜晚,遥望不久前的经历
我想,静止的黑鸟
已经融化在巨大的坟堆中

推荐语:
诗刊稿费提高了,不能左手握右手,把老百姓的血汗钱私下瓜分了,把民间大师得罪完了,到时候让某大大欣赏贺贺这个“登山”有陈子昂来不及写的现代人对生命的体验作品,特别是结尾的巧妙隐喻,诗刊可能几十年遇不到,大大责问诗刊冒号怎么办?
推荐人莫测



墓碑,依然显眼
50后老诗人风笛作品

过年去祖坟祭奠先人
要经过那片水田
清明扫墓已抛荒
杂草掩盖着
低洼垒着石头墙
留下机械取土的辙迹
坟场是一处山峪
租给私人老板办烟花厂
修建了一溜简陋房
大门很光鲜
豪华的轨道自动门
曾经有炸烂的尸体抬出
石灰岩的墓碑
有络绎不绝的人们呵护
冲天的礼花弹在空中开花
鞭炮在草丛炸响
我望着烟花厂围墙
巨大的“严谨烟火”
“老百姓”牌烧酒瓶堆成小山
七彩塑料包装随风飞跑
芒属植物霸占良田
刺鼻的雾霾朦胧
墓碑,依然显眼
20217/1/28

推荐语
老诗人默默无闻关注社会现实,作品隐忍,夹叙夹议中悲悯的心绪让读者纠结,这样的好诗这样贯彻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作品,诗刊杂志一定会重视的。
推荐人莫测


错位
陈冠宇 - 喃喃


错位
文/郑桥峰

客车缓缓前行
一路停车,开门,起步
一路捡拾他人的别离
象小时候挎着竹筐提着粪耙
捡拾猪贡献给生产队的
一个个工分

年底去车站接弟弟
出站口开启,有人出来
外面蜂拥的人群
举着一张张比亲人还亲的面孔
急切地逐个询问,坐车吗?
到哪里?

路边倒着一部摩托车,部件四散
男的躺着,女的坐地上哀嚎
有血,有渐围渐多的看客
我目光一闪
自带的P图功能
全换上了长衫短褂
20170210

推荐语
小中见大,局部映射宏大,乔峰作品的语言的敏感度超群,这样的优秀新人,诗刊杂志社不选用发表实在说不过去,忘本,延安座谈会的文学为人民服务不能忘,后起之秀诗人乔峰,诗刊不能忽略。
推荐人莫测



母狗
文/杨年辉

它眼神阴郁,烦躁
对每一个进了门的人呲牙
堂哥进门,它吠出高潮
好像认出吃了狗崽的凶手

吠得如痴如醉
如泣如诉
像城中村骂街的妇人
有多少人觉得补偿款吃亏
我没有拆迁经验
也没有杀过狗
2015.5.1

推荐语
这首批评现实的作品,是雷平阳再获奖一百次,再发表1000首瞎扯淡分行,也到不了的高度境界维度。诗刊编辑如果视力正常,心智正常,必需发表,要不然会被现代诗发烧友耻笑,急急如律令
推荐人莫测


春江晚景
庞岩 - 单曲 - 春江晚景


晚 景
著名诗人何吉发

充了电的大海
船队满载着持灯的使者
逼近黑暗的细节
  
瞬间的刀锋
削掉一棵棵柏树上的火焰
枝干弯向更暗的一边
  
改变了夜的方向
山崖上的石屋
门窗开向四面八方
  
那些远道而来的灵魂
聚在光洁的瓷盘上
一只高脚蚊子站在中间

推荐语
神秘,不解,朦胧,继承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的老诗人力作,因为没有利益交换条件,投稿诗刊几万首,不能及时发表,诗刊不能太不要脸,近亲繁殖,生一堆傻子作品。
推荐人莫测


早春二月
蔡枫华 - 新曲·精选



早春二月  
文/于小四

乍暖还寒,雾霾少了些
其余的阴影依旧
“春天还会远吗”
——变成黄历的翻译诗
伴随着我变成熟女
昏睡的观叶植物和冬眠龟
想听我说未来的故事吗

春姑娘不全是丰乳肥臀

推荐语:
有趣,诗不需无条件的有趣,诗刊以行数定价的傻模式,我反对,前怀疑关系户的裹脚布作品是吸血鬼,古今中外好诗都是言简意赅,赵大大为什么写词,就是为了节省人民的稿费,支持于小四点到为止,浑然天成,不为稿费写作的大公无私精神。
莫测强烈推荐



想听一首老歌
纯民间诗人念小丫

汽车抛锚在城乡结合部
很现代的立交桥上
隐约能看见矮墙上的“拆”字
“暴力书法”——我起的名
俯看桥下散乱的地摊
卖袜子的虚胖妇女
贴手机膜的瘦小青年
下巴一撮艰涩的胡子
是我远距离的想象
挨着他的残疾人是非人造的
还是专业团队的盈利工具
是的,多数人不是自己雇员
乞讨不等于文明疮疤
袒胸露背的野花傍晚准时开放
高科技贼亮、贼亮的灯下
我的身影变成多边形
想顺着栏杆分割线
和春天的雪水一起下坡
汽车修好了,搜首旧歌
记不起歌名,只记得其中一句
……古道旁芳草碧连天

推荐语
“立体”是双关意象,娓娓道来的不是诗刊发表的抹桌布现实,而是意象叙事,社会阶层处境立交桥,这个作品的悲悯意识自然而然,比诗刊青春诗会包装的大多数模仿倪萍阿姨的滥情写作高级多了。


森林
邰正宵 - 俘虏



去森林木屋途中
文/大四

去森林木屋途中
没有烈日改变树影
昆虫找到近在咫尺的伞了吗
临时水洼,青蛙欢快
不能抓紧高和空的昆虫
有谁朝闻道了
向上多年的道路
死后才能现身的美丽花纹
能记忆谁的用心触摸

夜晚的树测试月光的凉度
先锋的行军蚁侦察兵
在寻找王的城堡
除了我一个人走向木屋
身边的世界都在舞蹈
不需要电机,网络
空中的音响,旋转的射灯
上帝像个溜过冰的DJ

推荐语
被莫测大师娱乐过多次的诗刊“中国好诗歌”,看看莫测娱乐“星星诗刊”的编辑,我觉得大四这个作品超过“星星诗刊”大多数发表过的玄想类作品,如不发表莫测推荐,莫测可能会拿诗刊编辑当大猩猩的二大爷娱乐



今夜有雪
著名业余诗人温小侠

村子下雪时
黄鼠狼会窜进鸡棚
叼出鸡脖子
暗色是血点染雪地

清晨起来的主人
沿着血迹寻找
可能会遇到被忘记的
血被吸尽的公鸡
鸡血石般坚硬
于2017.2.10

推荐语
小侠老师读万首诗,自称没有多少能刺激他的作品,这次响应101推荐“诗刊”活动,不容易。这个作品中动物构成寓言,作品风格符合诗刊一贯的办刊方向,批判现实,又不影响和谐。语言干净利落,童叟无欺。
推荐人莫测


活着
朴树 - 我去2000年



活着
青年诗人李子缘

村西第一个湾叫炭窑湾
豪爽的爷爷和憨厚的大爷
三出三进车马旺
奶奶从娘家野河湾
骑着高头大马
头戴富贵人家的华冠
一步三晃
八岁的父亲不说话
吃了五年百家饭
父亲背上干粮
从县里讨来张盖红印的纸片
母亲抱着我掀翻村干部的酒桌
父亲学说普通话
在离村子几千里外的城市
被我儿子的英语逗笑
再过十年
我七十岁我们就都回去
在埋着奶奶的地里种点庄榢
在村里盖一院
像以前一样的房

让我写这又恨又爱的村庄
2015.11.6

推荐语
碎碎念却真诚,揭示生活比描述生活更需要技艺和真诚,李子缘一如既往,面对现实,不即不离,从中萃取诗意,莫测推荐作品同时推荐他参加青春私会深造,成为为了人民为了党的诗歌事业而写作的主力诗人。
推荐人莫测



智能轮回
文/无雪      
                     
“互为远方”,很诗了
别升级到什么“互为歧途”了
什么“过客”,什么“归人”……
好装,好装,好累

沙家浜的芦花漫天飞
白的,空的,背景
适合革命,奸计,大醉
别写:接近雪,接近故乡了
还是太装,太装……

我们渴望一场世俗胜利
代价可能是节节败退
色不异空,深奥
色的范围太大
身体也色,也空

与光和尘,远方,安好……
那么,如何再如初呢
互为远方,或者原地不动
继续醉吧,亲们

推荐语
诗刊喜欢包装傻大姐,小萝莉,莫测推荐的无雪是女中豪杰,矜持的文字,性情中人的气息,变态的秀华,贡献的风花雪月无法比较,因此推荐,才艺,可以演习,才气,自然天成,物以稀为贵——你们明白。
推荐人莫测




左右
文/未来

左撇子的我习惯了用右手
吃饭、洗脸、玩手机
左手被吊瓶占有着
还算温柔的天使
选择我的左右静脉
开孔灌输

左派代表底层人民吗
成功的独裁者
可以虚拟对手
清除异己

住院第七天后
我发呆时被拍照
像拄着拐杖的文艺复兴雕塑
药水如同沙漏
冰凉的颜色革命
滴答、滴答、滴答着


推荐语:怎么生活怎么写,在医院住院就根据病房的见闻体验写自己的奇思妙想,通过左右手的替换,提出悖论诗意的发问,文艺复兴雕塑——幽默诙谐,这个作品也是病房意识流类型的不可多得是佳作。
推荐人:莫测

剃头
文/罗宾汉

我推翻了逻辑史永恒的悖论
二十岁后
我能用一把剪刀,两块镜子
自己给自己剃头

从前面的镜子看见自己的后脑
面孔在后镜忽左忽右

剪刀烂熟在我的手中
三十六年来
刀锋在我脑袋周围旋转自如

剪刀换过两把  镜子碎过无数
脑袋还是那个脑袋  
面孔已不是那个面孔

在两块镜子间  
我的脑袋轻轻一动
无数个面孔在一条里隧道晃动

从后面的镜子看过去  
你在中间
如果里面是你  
那外面是谁

2016.2.29

推荐语
奇思妙想,来自现实生活的奇特体验,我强烈推荐这个作品包括作品中诗人自己给剪头发的绝技,福利更多受不了剪头发涨价的中国老百姓,可以在诗刊社电视娱乐节目如”中国好诗歌“中一边朗诵,一边表演自己给自己剪头发,收视率一定爆表
推荐人莫测



迪克牛仔 - 忘记我还是忘记他


老罗家的狗
低调诗人大衡

我见到你了
还是那条长长的小路
有时你对我摇摇尾巴
有时没理我
眯着眼趴一块石头上
晒太阳仿佛世界
是你一个人的
我很羡慕
背后大片茅草丛
和你身上的颜色像极了
有时我没看到你
以为你就躲在后面
好多天过去了
我以为你会跟寨子上
叫石头的那帮人一样
躲着躲着就会在某一天
从茅草丛中钻出来
对我摇着尾巴
或者干脆不理我
眯着眼趴一块石头上
晒太阳

2017.2.8草稿

推荐语
这种早期后现代诗学创始人的以信赖视觉静观,画面组合移动的人叙事冷抒情写起来,成功率不高,如何让情感的热隐隐约约闪现?只能利用场景的暗示能力,这个作品利用人和狗的交集不言而喻。
莫测强烈推荐。



昨晚梦见
文/郎毛

一排排机关枪
对准了大学生宿舍
话说得很灿烂
决不是对着爱国学生的
那是对着谁的呢
机枪瓦蓝
很酷
排得很密
对着一个个门洞

思前想后
我开始了逃亡
越过一道道关隘和墙头
我逃到了大河边
是向上游逃
还是向下游呢
许多细节都忘掉了
只记得貌似看见了一辆军车
同行的是陌生的学生娃
我们分道扬镳

推荐语
知道诗刊有贼心也没有贼胆,发表第三代某流派创始人朗毛大师作品,所以我故意推荐,刺激你们这些大多数是娘炮的国刊编辑,不服,不服你们就发表吧。先谢谢了。
推荐人莫测

101发烧友微信群欢迎现代诗歌发烧友,莫测微信号,莫测1380
欢迎关注101微信公众号
来自群组: 101现代诗歌发烧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3-3 15:01 | 只看该作者
这首诗歌是著名诗人北岛的。不是我无名诗人何吉发的,他们张冠李戴了,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与何吉发无关!何吉发特此声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3-3 15:01 | 只看该作者
这首诗歌是著名诗人北岛的。不是我无名诗人何吉发的,他们张冠李戴了,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与何吉发无关!何吉发特此声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3-3 15:13 | 只看该作者
何吉发 发表于 2017-3-3 15:01
这首诗歌是著名诗人北岛的。不是我无名诗人何吉发的,他们张冠李戴了,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与何吉发无关! ...

你冒名顶替可,哈哈编辑赔礼道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7-3-3 21:22 | 只看该作者
这些作品肯定够——尽管我已经几年没看诗刊啦。我们先自己推荐一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7-3-3 23:29 | 只看该作者
姚大侠 发表于 2017-3-3 21:22
这些作品肯定够——尽管我已经几年没看诗刊啦。我们先自己推荐一下吧!

谢谢你的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3-4 14:25 | 只看该作者

诗刊 • 无韵非诗的大本营(二)

   序:排队屙屎 ——分行便诗。不嫌臭的,就读一读吧。



重阳JM
   


曾记否?
半个世纪前,
《诗刊》创刊,
像启明星升起在中国诗空,
令千千万万诗爱者向往;
《诗刊》在创刊号上
发表了毛泽东诗词十八首,
字字句句闪耀着
毛泽东思想光芒;
《诗刊》像初升的太阳,
光耀世界东方。
《诗刊》历时半个世纪,
可谓历史悠久,
时光漫长。
当年读《诗刊》的青少年,
现已白发苍苍。

过去的半个世纪里,
在中国诗歌的大地上,
官办、民办诗报刊,
像雨后春荀,蓬勃发展,
意气风发的青少年,
象潮水般涌向诗报刊,
诗报刊圆了他们的诗人梦,
实现了他们的理想。
诗报刊是培养诗人的大学校,
培养了一批批青年诗人,
发表了千千万首诗篇,
《诗刊》是各地诗报刊的榜样,
《诗刊》是中国诗人的希望。

令人遗憾的是,《诗刊》
从发表第一首无韵非诗开始,
随后数量越来越多,
篇幅越来越长,
形式越来越散乱,
成份越来越复杂,
思维越来越荒唐。
《诗刊》是无韵非诗的彩车,
《诗刊》是无韵非诗的舞台,
《诗刊》是无韵非诗的温床,
《诗刊》是无韵非诗的大本营!
其中一些诗人的归宿,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者有之,
自觉有道四海游说,
学子千千者有之……
而海子卧轨,
顾城戕妻自缢,
更是惊心动魄,
令人瞠目结舌,
引人无限思索。
且不说是什么逻辑创造的鬼迹,
却实实在在预示了新诗的落寞!
人们不禁要问:
这是为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
“饿死诗人现象”。
泱泱诗国,
在有几千年诗文明的大中国,
诗人太好做了,
诗也太好写了!
只可惜,“给一百大洋也不看”,
“美丽的诗句不值钱”!
饿着肚皮写诗的人太多了!
写了诗,出了书,卖不掉,
赔了钱,还要写……。,
被歌星们唱遍了祖国大地,
唱彻了国际星空,唱进了人们的心里。
那些被唱肥了的歌星们
让歌迷们昼夜激动。
而谱曲传唱的有韵新诗歌
让孔方兄自己也垂涎三尺,
这又是为什么?!

诗是神圣的,
诗既是启蒙又是诲育,
古今中外如此,
中华民族尤其如此!
君不见,牙牙学语的幼子,
白发苍苍的老太婆,
祖孙嬉戏唱儿歌念民谣背古诗,
可少见他们学说无韵非诗吧!
就连幼儿园里的阿姨
也不愿教说无韵非诗吧!
这是为什么?!

奇怪的是所谓现代、
后现代的新诗群,
尽管他们“现代、后现代”
口号喊得震天响,
却在贩卖十九世纪
欧美的破烂!
语无伦次念大佛,
自由散乱充新潮,
莫名其妙称主流。
而有韵诗歌却自惭形秽,
馁为打油诗,自度曲,
顺口溜 ……
暗淡了往日的辉煌
这又是为什么?

中华民族诗歌
纳宇宙大自然的节律法则
形成了诗歌自身的法则。
诗歌是节奏和韵律的载体,
节奏和韵律是诗歌的生命;
节奏和韵律就是生活,
生活就是一首诗。
古今中外如此,
中华民族尤其如此!
节奏和韵律是大自然的呼吸,
节奏和韵律是社会的脉搏,
节奏和韵律是时代的脚步;
节奏和韵律是永恒的和谐。
和谐是宇宙大自然的节律法则,
也是中华民族诗歌的节律法则。
无韵非诗背叛了诗歌法则,
难怪它走向了魔逆!

无韵非诗的泛滥
是十九世纪后的国际现象,
是国际诗界的灾难。
从十九世纪美国
“打破诗与散文之间的壁垒”,
到二十世纪中国
“打破诗与散文之间的界线”,
是中外呼应的炒作;
无韵非诗在国际上的泛滥
正是这一炒作的结果。
难怪中国无韵非诗大家们
高喊着要走向世界,
要与国际接轨。
其实,他们原本就是
一路货色!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
是祖国的希望。然而
他们竟弄不懂诗为何物,
从思想意识上
就认定了无节奏无韵律
分行写的文字就是诗。
自由散乱是诗,
朦胧无涯是诗,
诗就是那玩意儿!
这岂不是愚弄子孙后代吗?!
无韵非诗的泛滥,
让青少年从根本上
忘韵,忘诗,忘祖,忘族,
这难道不是罪孽吗?!

全中国的青少年联合起来,
全世界的青少年联合起来,
共同遏制无韵非诗的泛滥!
新华新韵,代表着
中国诗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新华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2001.12.


首发2002年3月《艺苑》总148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7-5-6 18:27 | 只看该作者
 杨典:“高烧派”诗评

  尽管一百多年前,兰波就说了:诗人皆兄弟。但是在对诗歌本身的评论上,人情关系却成了最大的阻力。兰波作为一个有“卑贱血统的高卢蛮人后裔”,他可以上天入地,卖军火,贩黑人,参加一个人的革命,却自然很难体会到中国社会中特有的微妙。中国诗人作为一种动物、异形和恐龙,又在现代中国这个非太阳系星球上,有着太多走样的基因和形象。

  写了就得有人看,有人说,有人被感动或者被别人否定。

  而诗歌又是免费的。所以我也就爱说不说,你们也爱听不听。

  我一直认为,一个诗歌批评者,也应该自己具有好的诗歌创作水平,譬如艾略特、波德莱尔、叶芝或布罗茨基,譬如姜夔、袁枚、王国维、梁宗岱、冯至等。我们在前人所辑《历代诗话》或欧美诗论中,看到的不少好的评论,其作者也是好的诗人。不写诗,至少也该具备好的文学创作水平,譬如别林斯基或者纳博科夫。否则,所谓的批评就会变成盲目赞美,罗列著名格言或词语来为修饰一些不恰当的诗句,拿历史上那些著名的“秋天”来形容一个平庸的秋天,这种断章取义是评论吗?我以为这是语言游戏和恶作剧罢了。

  而且评论了半天,最后还牵扯出一个“国学知识分子诗人”的头衔。

  什么是国学?这个问题太没意思了。但显然又很敏感。这里附带出了一大堆艺术与文学以外的意思,如传统文化、复兴、批判欧化、民粹主义、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等和诗歌关系不大,却可以充分被诗歌利用的东西。“国学知识分子”这顶帽子,听说季羡林和李零先生都不愿意戴,我看就别瞎扣了。更不能随便往诗人头上扣。只有中国人才会这么在乎这个“国”字,而且是狭隘地在乎。其实你就是用英语、法语和世界语写作,你也是中国人。没人会拿你当西方人。纳博科夫用英语写作,就不是俄国人了吗?他翻译与注释的普希金诗歌以及有此产生的《微暗的火》,都只能更加证明其俄国血统。中国人不是一件夹克,想穿就穿想脱还能脱。现代诗人只是用汉语白话在写作,诗歌中有传统文化符号而已,跟国学的关系真的很小。

  而且,中国人的一贯作风就是“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

  现在标榜谁是国学的那些人,一旦时局有变,往往也就是批判国学的人。在广场上喊口号的人,也正是在全球经济异化中走得最快的人。中国文人都是在《资治通鉴》的招数里走出来的,百足大虫,死而不僵,这些教训难道历史上我们还见得少吗?

  至于对一种传统语言的借用,被误读为性格,这更是不合适的。

  我从来不认为写古代的符号就是传统,正如我也不认为写口水话,白话或色情话就是叛逆,或者就是什么先锋美学。一首汉语的好诗,应该在其语句中使用它该使用的语言。偶然出了一句古体诗并非就是不是现代了,只要它用得恰到好处;正如某些时候突然有了口语,脏话或混话,也未必就是不传统了。薛蟠的苍蝇诗也是曹雪芹写的。目前的不少“先锋群体”(自封的)就是在语言问题上,和老一代今天派、和前后朦胧诗、第三代以及官方那些诗人在对抗。这个对抗是否成熟?现在还不好说。我个人也并不认为他们就代表先锋。因为历史上一切先锋艺术、文学的成熟,都需要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不可能在现代汉语才只有九十年,新诗才只有三十年的情况下,就出来一整套成熟的先锋派。但是我认为“语言对抗”本身却有点催化剂的意义。因为汉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二十几个朝代,397个皇帝,几百个经典文学家和诗人,以及汉赋唐诗、明清话本、民国白话、毛泽东文体、打油诗、黑话、口头禅、段子、标语、口号、西方翻译作品、新生代外来语、网络异化词语……每个时期,每个种类都是汉语的构成部分。没有一个种类能代表全部汉语。

  但是历史上每个时期的新语言,都来自一系列的对抗与反对抗。这是事实。譬如韩愈古文与唐宋话本传奇的对抗,就会产生唐代语言;腐儒与狂禅的对抗,就会产生宋明理学与心学的语言;新文化运动和八股文对抗,就有民国现代文学的语言;食指、北岛等人当初和后毛泽东时代的官方话语对抗,就会产生《愤怒》与《回答》等语言。而无论什么语言之间的对抗,其根本交战的双方就两个:即白话和文言。也就是所谓的地下和地上。胡适之曾用《白话文学史》一书详细讨论了这个口语在文学中的核心问题。这里就不谈了。我想谈的是:一首诗如果不是来自对抗,而是来自归顺,这说明什么?

  目前,的确有很多人的诗来自“归顺”。

  莫非大家都意识到“颓废是英雄主义最后的闪光”?这是自后期象征主义以来,经过几代人的迷路才遇到的一个安全岛。而且还过时了。我看也并不是这样的。诗人性格不一,写的东西自然千差万别。但是好诗,一定能立刻动人,或让你感受到它未来的深远意义和可能性。现在的很多诗却并非如此。而“归顺”基本上是让人绝望的!跟招安差不多。不,不要跟我说柏桦,或者后期的北岛。北岛是从激情到后现代的转型,是一种对早年风格局限于时代的自觉。他们从来就是一个,不是两个。至于柏桦,他的《水绘仙侣》以及近期的一些诗歌言论,与他早年反差极大。他把这个定性为“文学的逸乐观”,这也是要和早年的激进对抗和比较而言的。单纯看现在的北岛或柏桦,都根本不成立。但是很多年轻一些的人就不太一样了。他们没有意识到,其实《水绘仙侣》也是在纳博科夫对语言与文体学激进感召下才有的。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逸乐文本。至于其中的明朝、古诗和传统文献与情感的云集,恰恰是其表象。这就好像后期的庞德在《诗章》里写点中文,没人说他写的就是中国诗,那恰恰是表象。庞德只是学到了东方诗的简练,他的本质一直是《美国》和一些零散不成熟的纳粹的美学,是被诗化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没有一个人的诗不来自对古代与前辈的诗的影响。即布鲁姆所谓“影响的焦虑”。而胡乱写批评,就是没有焦虑。今天派动辄把谁搞成大师,和下半身群体那些人动辄把谁搞成大师一样可笑。譬如柏桦是个善良的人,他对大多数人都称“天才”,从不会激烈到完全去反对谁,包括对伊沙,也包括对陈东东。我小时候他还说我是天才呢,我也请他写过对我的艺术与诗做评论,但那又如何?!他还是他,我还是我。而对陈先发、杨健等江南一些诗人的诗。我想很多诗人也看得见,不少江南诗人具有和世俗与经济社会浮躁的对抗性,但又十分缺少对语言方式和词语的对抗性。“吴音清婉”,是这个地区的历来风格。主要是,我认为都太不精炼了,而且晦涩的造语有时出现在不合适的地方。把一些叙述风花雪月的诗动辄说成是复兴汉语传统,这是撒谎。汉语是单音节语言,句子太长,不如写散文。其作品譬如陈的《丹青见》或《鱼篓令》等,很难在瞬间吸引我。只有一首《绝句》,我觉得还不错。只是对词语的运用我觉得很不够极端和简练。陈的原诗是:“月亮,请映照我垂注在空中的身子/如同映照那个从零飞向一的鸟儿”。我试改之如下:

  月,映照于我高悬的肉体

  如擦亮一只从O飞向一的鸟

  改诗与否不是目的,我只是想说我个人对语言简练的理解。

  每个人读诗都可以是另外一首。陈、杨等先生的诗很多,别的我就不一一例举了。对于好诗,每个诗人应该拥有共同的敏感性。但他的诗在大多数时候我未能敏感到其惊人。可能我写诗太久,对一般性的词语风景已经麻木了。类似的作品在杨健等人那里也一样多,何谈优秀?我只觉得陈是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或“箴言作家”,譬如其《黑池坝笔记》,其中的句子不乏惊人的。但他并非是优秀的抒情诗人。因为一个优秀的抒情诗人应该具有“集中词语”的精神和天赋,而不是分散词语。再则,如果写了一些诸如达摩、姚鼐或者梁祝,就是写作的“原创”,那原创就太多了。鲁迅写故事新编,海子都写过一大堆老庄,钟鸣还写过一大堆花鸟虫鱼,莫非都是原创?太夸张了。我相信陈先生自己都会觉得有点言过其实。词语被符号化,或者分散,这和词语是否是“汉化”或古典无关。每个汉字的来源都是古代汉语,但其拼贴与连续的方式,决定了语言的时代属性,也决定了是诗歌还是散文,或者别的什么东西(譬如翻译的诗,那种分散是由原文带来,没有办法)。词语分散就如一杯被冲淡注水太多的酒,也仍是酒,但是永远也不可能醉人了。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孙文波、臧棣和钟鸣等老一些的诗人作品中。

  不过相对而言,余怒的诗是简练的,极端的。但又缺乏情感。

  如果说每首诗都曾来自情感,那这个问题就可以不谈了。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余怒很聪明,能克制自己不让诗的语言激进到自己不能掌控的地步。但是我在其作品背后大多数看到的是一颗冰冷的心。他的技巧遮蔽了他的爱、激动和抒情的野性,而他自己觉得最好的《野兽》,却最后只能是一大片词语的堆砌,很难感染人。诗能这么写吗?当然能。谁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没人拦着。但这只是技术,还远不是艺术。余怒的短诗有不少漂亮的,可我看到的多数都是机器,只有少数属于心灵。

  当然,也不是就说他们。我的诗也是有缺点的,我自己很清楚。我一直远离诗歌圈子,也是不想被影响。我丢掉了早年一些诗歌中好的东西,以此换取更吸引人的技术和题材。

  我知道自己的在哪儿,什么阶段该写什么,以后要写什么。

  但这并非是最后。我也在探索。

  讨论讨论,先讨伐与检讨,然后才是争论、辩论、评论。我在论坛里看见所谓“讨论”,除了吹捧,还有什么呢?我说是一群奴才在盲目赞美一个庸才,这话有点过分,但话糙理不糙。奴才不是骂人,是当国民性在某些领域显得盲目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过的。庸才也不是骂人,是指当这个盲目性所负载的诗人被搞得信以为真的时候。人在发高烧的时候,一定会觉得世界和声音都很遥远。这是因为血热与筋络堵塞了耳朵,使听觉麻木了。我不相信到了2008年了,中国诗歌界忽然就会涌现出了那么多天才,跟唐朝发癔症似的,人人竟然都成了汉语诗的代表。每年还发那么多奖,开会、吃饭、吵架……这一点都不真实。一个世界充满了对什么的标榜,就正好说明这个世界缺什么。

  世界上任何行业都有天才和庸才之分,做饭还分一级厨师和家庭主妇呢。难道一概而论就能抵消写作的差异?

  难道说谁是庸才,就是不客观的吗?林彪曾说:“毛主席是世界上几千年才出一个的大天才”。他就很客观?说天才其实很简单。而在一个诗歌根本不能影响社会意识,不能影响人们生活和历史的时代,动辄说谁是庸才,比动辄说谁是天才要好得多。不要把诗歌界搞得也跟政治界和娱乐界一样,需要靠互相吹捧才能共存共荣的地步,那样,中国当代文学真的将变成一场可耻的宴席。

  所以我说:批评就要从对批评的批评开始。

  我们还没有学会真正的现代文学批评,就好像中国人还没有学会民主和宪政一样。这也没什么新鲜的,大家都在同样的大环境里。

  复杂的诗歌界基本跟黑社会一样,具有很多神秘的牵制和外力。

  1、在批评中说好话的往往都是在互相吹捧。

  2、说不好的或者批判的,往往又会被看作是心理不平衡。

  3、说废话的没有人理睬。说话也需要学习。

  4、不说话的基本是有城府的、有人情的或者不知道说什么的。

  5、有思想的不说话,说话的没思想。

  其实有朋友劝过,让我不说话。就跟目前大多数版主一样。这样岂不更加息事宁人?对论坛或对我以后的人际关系,也自然更好。《今天》也推荐过我,在同一个平台与虚拟的生物链上,我没必要得罪任何人。关于版主的态度问题,我想目前的十多个版主里,估计也只有我这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其他的不是沉默,就是马上被一群三流追星族用冷嘲热讽给凉在那里。面对好或不好的东西,睁眼闭眼。这办法我也会,都是在祖国内地长大的,“老子的队伍才开张”,眼扎毛都是空的,谁还不知道怎么做人?但是文学的目的是为了对个人心灵的教化。你们不是总标榜传统吗?《中庸》开篇第一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所谓教”。论坛虽小,时间也不长,却也算是某种中国诗歌界的缩影。我看既没几个有真性情的人敢文以载道,也没几个谈得上真教化,却有一大把自称很“传统”的诗人在误读中庸。再说,是传统就是好的吗?我想如果整个论坛从版主到普通会员连一个说真话的人都没有,那可真像食指曾说的那样:“我的愤怒将化为一片可怕的沉默”。

  《今天》是从说真话开始的,希望论坛保持这个传统。

  现代社会,诗歌是一个完全没有丝毫实际利益可取的领域,如果在这样一个领域还不能有真性情,说点真话,那就真的太可怕了。当然,谁都可以继续沉默。沉默也是每个人的权利,和认真地说话一样。从现在开始,对论坛上诗歌批评方面的问题,我也可以保持沉默。

  话就说到这里。不写了,也不改了。就这么发。我也没有精力一直对一些不重要的东西连续絮叨。

  你们喜欢吹就继续吹吧。高烧中的孩子都不喜欢吃药。

  2008-9-25

《“高烧派”诗评》http://www.jintian.net/bb/thread-7362-1-1.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7-5-25 08:33 | 只看该作者
诗刊•无韵非诗的大本营 (一)



重阳JM       



    曾记否?半个世纪前,《诗刊》创刊,象启明星升起在中国诗空,令千千万万诗爱者向往;《诗刊》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毛泽东诗词十八首,字字句句闪耀着毛泽东思想光芒;《诗刊》像初升的太阳,光耀世界东方。《诗刊》历时半个世纪,可谓历史悠久,时光漫长。当年读《诗刊》的青少年,现已白发苍苍。
    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在中国诗歌的大地上,官办、民办诗报刊,象雨后春荀,蓬勃发展。意气风发的青少年,象潮水般涌向诗报刊,诗报刊圆了他们的诗人梦,实现了他们的理想。诗报刊,是培养诗人的大学校,培养了一批批青年诗人,发表了千千万首诗篇。诗刊是各地诗报刊的榜样,《诗刊》是中国诗人的希望。
    令人遗憾的是,《诗刊》从发表第一首无韵非诗开始,随后数量越来越多,篇幅越来越长,形式越来越散乱,成份越来越复杂,思维越来越荒唐。《诗刊》是无韵非诗的彩车,《诗刊》是无韵非诗的舞台,《诗刊》是无韵伪诗的温床,《诗刊》是无韵非诗的大本营!其中一些诗人的归宿,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者有之,自觉有道四海游说,学子千千者有之 ……。而海子卧轨,顾城戕妻自缢,更是惊心动魄,令人瞠目结舌,引人无限思索。且不说是什么逻辑创造的鬼绩,却实实在在地预示了诗的落寞!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饿死诗人现象”。泱泱诗国,在有几千年诗文明的大中国,诗人太好做了,诗也太好写了!只可惜,“给一百大洋也不看”,“美丽的诗句不值钱”!饿着肚皮写诗的人太多了!写了诗,出了书,卖不掉,赔了钱,还要写……。而谱曲传唱的有韵歌词,被歌星们唱遍了祖国大地,唱彻了国际星空,唱进了人们的心里。那些被唱肥了的歌星们让歌迷们昼夜激动,让孔方兄自己也垂涎三尺,。这又是为什么?!
    诗是神圣的,诗既是启蒙又是诲育,被称为“诗教”。古今中外如此,中华民族尤其如此!君不见,牙牙学语的幼子,白发苍苍的老太婆,祖孙嬉戏唱儿歌念民谣背古诗,可少见他们学说无韵伪诗吧!就连幼儿园里的阿姨,也不愿教说无韵伪诗吧!这是为什么?!
    奇怪的是所谓现代、后现代的新诗群,尽管他们“现代、后现代”口号喊得震天响,却在贩卖十九世纪欧美的破烂!语无伦次念大佛,自由散乱充新潮,莫名其妙称主流。而有韵诗歌却自惭形秽,馁为打油诗,自度曲,顺口溜……,暗淡了往日的辉煌。这又是为什么?
    中华民族诗歌纳宇宙大自然的节律法则形成了诗歌自身的法则。诗歌是节奏和韵律的载体,节奏和韵律是诗歌的生命;节奏和韵律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一首诗。古今中外如此,中华民族尤其如此!节奏和韵律是大自然的呼吸,节奏和韵律是社会的脉搏,节奏和韵律是时代的脚步;节奏和韵律是永恒的和谐。和谐是宇宙大自然的节律法则,也是中华民族诗歌的节律法则。无韵非诗背叛了诗歌的节律法则,难怪它走向了魔逆!
    无韵非诗的泛滥是十九世纪后的国际现象,是国际诗界的灾难。从十九世纪美国“打破诗与散文之间的形式壁垒”到二十世纪中国“打破诗与散文之间的界线”,是中外呼应的炒作;无韵非诗在国际上的泛滥正是这一炒作的结果。难怪中国无韵非诗大家们高喊着要走向世界,要与国际接轨。其实,他们原本就是一路货色!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然而他们竟弄不懂诗为何物,从思想意识上就认定了无节奏无韵律分行写的文字就是诗;自由散乱是诗,蒙胧无涯是诗,诗就是那玩意儿!这岂不是愚弄子孙后代吗?!无韵非诗的泛滥,让青少年从根本上忘韵,忘诗,忘祖,忘族,这难道不是罪孽吗?!
    全中国的青少年联合起来,全世界的青少年联合起来,共同遏制无韵非诗的泛滥!
    新韵代表着中国诗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新韵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2001.12.
首发2002年3月《艺苑》总148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7-5-25 18:36 | 只看该作者
巜诗刊》是破烂集中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13 21:1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