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微诗阅读体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15 1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长林晓歌 于 2017-10-13 12:59 编辑

我的微诗阅读体验

长林晓歌


        再晶莹剔透
        也经不住热情的捧场
        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学时偶然读到的那本诗歌杂志的名字不记得了,但里面这首《雪花》就两行,时至今日记忆犹新(抱歉,作者记不起来了)。彼时的我是一乡下小学子,课外读物非常有限,当初读这诗的感觉是:诗竟然可以这么写,写这么短,还能意味隽永,令人过目难忘!不夸张的说,我的现代诗的启蒙,来自这首微诗;它还教育了我,看事物不能只看一面。
       之后的阅读体验告诉我,微诗是最好记忆传诵的,大众也偏爱。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是唐朝,五言七言绝句是这一时期的奇葩,分行的话,都只有四行。很多人打小就会“窗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国诗歌源远流长,找找资料,翻翻书本,发现一至五行的微诗自古就有,且皆早于邻国,影响了邻国的诗歌发展,比如日本。
        已盖棺定论的诗歌大家们,大都留有微诗名篇,有的还是代表作。比如徐志摩的《沙扬娜拉》,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卞之琳的《断章》……是不是耳熟能详?至于在世的就不赘言了,爱诗的师友们肯定知道不少,中国诗歌流派网上就藏龙卧虎,高手如林。国外也有许多微诗著作,除了泰戈尔的《飞鸟集》,大家比较熟知的有庞德的汉译版《在一个地铁车站》,裴多菲的汉译版《自由与爱情》,布莱克的汉译版《天真的预言》……
        如今信息爆炸,人们倾向少而精的文本阅读,微诗是符合需求的,值得大力提倡的文学体裁。想象一下,把那些铺天盖地的枯燥无味的广告词,换成耐人寻味的微诗,那多美好!

       附中国古代一至五行微诗各一首,以飨诸君:

     《齐民歌》

       公胡不复遗其冠乎。


     《松柏歌》

       松邪柏邪。
       住建共者客邪。


     《盘铭》

       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弹歌》

       断竹,
       续竹。
       飞土,
       逐肉。


     《击壤歌》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於我何有哉!


2017.8.15于北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8-19 19:50 | 只看该作者
公乎,不复遗冠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8-19 21: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长林晓歌 于 2017-8-19 21:54 编辑
张无为 发表于 2017-8-19 19:50


公乎,不复遗冠乎


问好张老师

胡貌似通何。

〖韩非子曰:齐桓公饮酒,醉遗其冠,耻之。管仲曰:公胡其不雪之以政。公曰:善。因发仓囷赐贫穷,论囹圄,出薄罪,处三日而民歌之曰:〗 公胡不复遗其冠乎。(○韩非子难二篇。金楼子杂记篇。《类聚》十九。《御览》四百九十七、六百八十四、八百四十五。《诗纪前集》一。)-----------逯钦立编《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8-19 22:22 | 只看该作者
长林晓歌 发表于 2017-8-19 21:52
问好张老师

胡貌似通何。

嗯,有不同版本。我补的即在《御览》中,这个更丰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7-8-19 23:14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7-8-19 22:22
嗯,有不同版本。我补的即在《御览》中,这个更丰富。

确实,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7-8-20 00:04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7-8-19 22:22
嗯,有不同版本。我补的即在《御览》中,这个更丰富。

谢谢张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10-13 08:08 | 只看该作者
人们倾向少而精的文本阅读,微诗是符合需求的,值得大力提倡的文学体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7-10-13 12:10 | 只看该作者
四面来峰 发表于 2017-10-13 08:08
人们倾向少而精的文本阅读,微诗是符合需求的,值得大力提倡的文学体裁。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12:27 | 只看该作者
四面来峰 发表于 2017-10-13 08:08
人们倾向少而精的文本阅读,微诗是符合需求的,值得大力提倡的文学体裁。

谢谢四面来峰诗友,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3 12: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敖华老师留墨,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2 14:0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