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吴谨 于 2013-9-10 09:39 编辑
吴谨谈诗(曾经的认识)
文/吴谨
1、立象尽意。
立象:诗美之意象;
尽意:担当之尽意。
因为眼睛,我们需要诗美;
因为灵魂,我们需要思想。
2、象随意遣。
象:万物。
意:思想。
象随意遣:为思想表达的需要而自由调遣可用的象。形成意象。
一个成熟的诗人,都应有自己特有的诗歌意象。如:艾青的“太阳”、“土地”者是。
3、读象悟意
写作者以意置象。
阅读者读象悟意。
对一般读者而言,无象的意义表达就如干吧的口号,意虽明了但因缺乏审美审智的过程而感乏味,不愿接受。所以写作者一定要注意对象的美饰与布置。
4、得意忘形
得意忘形,就是得意忘象。
得意忘象不是作者而是读者追求的止境。五柳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者是也。不同的是,先生读的书是一部自然。
5、意象造境
意象:渗透作者思想的物象。
造境:营造诗意的情景。
意象造境,就是用多个意象来营造诗歌的意境。
意境的有无、营造的优劣,是衡量一首诗词作品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即:“有境界,自成高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6、古典三宝
诗歌三宝:意境、韵律、匀齐的形式。
意境为诗歌最重要的特质,无意境就不成诗或好诗;韵律是诗歌的内在属性,无韵律就难成佳诗;匀齐是诗歌的外在形式,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
现代许多新“诗”只继承诗歌传统之意趣,而忽视或丢弃诗歌传统之韵律、匀齐,就像能干的丑女子。现代格律诗词又脱离了音乐,是为无声的舞蹈。现代部分歌词又缺乏必要的意境,而成为疲倦的呓语。
现代人把中国传统诗词的美各秉一脉而忽视其他,是为病美。
7、象非象
象非象是文艺作品的评判标准之一。
象,就是诗歌的意象、小说的人物形象、喜剧的角等。形象逼真,可与原象乱真,为真象。这实为文学作品的下乘之作。
非象,就是不像象,就是失真。失真就不是什么作品,充其量就是个赝品。
象非象,形象既真又不全完真,是高于真的艺术形象,是作品中的上乘之作。以画作比,有如徐悲鸿的虾画。
8、化蝶为喻
化蝶是蛹的一次华丽飞跃,在文学作品中要实现华丽飞跃,就得进行虫蛹化蝶的思维转变。实现从本能走向自觉,从自在走向自为,从自然联想走向艺术联想,从直觉走向通感,从真实再现走向虚拟创造。
文学创作思维上的化蝶,是文学精神的自我诗性超越。
诗也要有这种超越,才能意象华美,意境感人。
9、诗语
诗语,诗歌语体色彩、语言风貌和话语特征等的综合。可划分为单质诗语与复合诗语。
单质诗语,多为单向度的抒情结构,语言、意象或象征手法上的丰富多变,甚至抒情者情绪的戏剧性,并不能增加诗歌的精神维度。其诗美特征,非常吻合刘心武的“单质的文学”的概念。
复合诗语,体现出抒情色彩的哲学、宗教的自觉,生成深厚的情感底蕴,取消了诗语的单一维度和观念的方向,形成与单质诗语截然不同的诗美景象。用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作比就是“杂取众人特征成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