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人邻的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9-11 0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人邻的诗


◎江苏哑石


        记得曾在笔者主持的微信平台上推送诗人人邻的自选诗专辑时,写过这样的编后语:“读人邻的诗,急不得。如啜清茗,适宜慢,慢吞吞的慢,漫步般的慢。慢下来的是心境。人邻的诗是温暖的,读人邻之诗时的内心也是温暖的。慢行中,人的一生就那么温暖暖地过去了,多么好!世间多纷扰,偶尔让自己能慢下来片刻,静静地读些喜欢的文字,或是什么也不做,任由思绪信马由缰地漫散开去,也是幸福的。”
        近期,利用零碎时间阅读人邻的诗集《晚安》时,亦有相同的感受。人邻的诗恬淡安然,让人安静,“叫人忘了岁月,忘了外面的世界”(《偶然路过》)。而在阅读当下的诸多诗作时,感受则迥然不同。那些诗作中的躁戾之气,仿佛按不下去的葫芦,漂荡在名利的水面上。诗是心境的折射物,它要比心电图更能客观的反映人之内心的波动。
        人邻的很多诗采取的是聚焦式的细腻描写。一只羊、夜色中悄然吃草的马、风中小虫、蚂蚁、蟋蟀、鹰……甚至,有时仅仅是一个画面、某种气味,都会被他像是带着放大镜般予以精细地描述。他所描述的这些易被忽略的物象多是良善、可爱的。譬如他笔下的那只《小蚊子》:“一丁点的痒……/ 一只早春的蚊子,/那么小,趴得低低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样子。//它没有手,也就说,无法劳动。/ 可既然不能劳动,连上帝都这样安排,/ 我又能说什么?尤其它/稚嫩的小嘴迷恋奶水一样,/ 那么可爱、娇憨。”读此诗,不由地让人想到那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之佛语,以及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所写的《天真的预言》一诗。
        人邻将一只早春的小蚊子写得如此娇憨、可爱,不能不提到一个几乎用烂的词:悲悯心。以一颗干净、透明的悲悯之心去观察万物,自然是温暖的,也是伪装不来的。可以说,人邻的绝大多数诗作中,均渗透着这种佛家的善意。譬如《下午三点》:“阳光真好!暖洋洋的,/ 让我想就这么一直/ 靠过去,/ 一直靠到通体透亮。// 通体透亮,暖暖阳光里,/ 生,抑或是死,还有/ 说不明白的什么,似乎/ 不管是什么,都可以放下了。”是的,放下了,心就静了,通体透亮,眼中所见的自然会是另一番模样了。在人邻的眼中,万物皆有灵性,即如一枚冻透的苹果,也有“碎玻璃一样的透明疼痛”;一只挪动麦粒的蚂蚁突然停下来看了他一眼,他会为此而感动不已。
        这是一个急慌慌、内心容易长草的年代。耳朵中的噪音,无论怎样掏,有时都很难掏尽。而在人邻的诗中,浸润着的却是“积得很深的寂静”。这需要怎样的定力才能做到的呢?从人邻的下述两首诗中,似乎可看到些端倪。“必得不闻一丝声响,/ 必得某些日夜的持守,/ 亦未对一丝光线破戒。”(《瞽者》)“沧海桑田,沧海桑田。/ 我也已行走了半个天下,/ 那半个,留着来世。/ 对镜自览,我只有感激,只有惭愧,/ 和对岁月万物的由衷谢意、歉意。”(《沧桑辞》)一个有着如此谦卑之心和如古之瞽者日夜持守之韧力的诗人,难怪其笔下的文字是那么干净、温润如玉,并有着积得很深的寂静。
        人邻的诗多不以技巧取胜。过于看重技巧的诗,或多或少会存在些“不自然”的硬伤。而读人邻的诗,总会时常让我想到浑然天成这个成语。他的诗作“宁静,和煦,安详/ 平常阳光,平常的草色一样”自然。这种自然,是硬学不来的,难在乏此心境和耐力,难在欲望过多,心机太重。
        人邻在《菜叶和田鼠》一诗中写道:“遗弃的菜叶之间忙碌的田鼠/ 让我知道,我应该放低自己的生活。”或许,正如他所说:“幸福,一定是稍稍带着一点儿贫穷的。”一个有着谦卑和感恩之心,真正愿意俯下身子和万物平等对话的人,神也是喜欢的。

2017/9/11 晚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9-11 22:06 | 只看该作者
抓住诗歌特质,用语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4 18:4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