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名诗歌爱好者,发现这个新大陆对我来说是有幸的。对于没有多少闲暇时间的我,都会趁不多的间隙时间来浏览诗坛新秀们作品,能看到好作品确实是人生一种快乐的事。但由于新诗人们应该处在对诗歌是懵懂阶段,创造的作品质量不是很稳定。每当看到糟糕的作品心里就像是被堵了一样,再看到编辑人员流水线一样的留言,就想怎么会有这样的行为现象出现了?于是我有空闲时就去留意定制的规则。是的,规则与行为一直是组织化的群体社会互为因果的因素。当人对目的有强烈的意愿把之实现时,就会抛开所有的认为无效率的付出而只取直线(捷径)。这样的结果势必对质量的考验,就像一种商品,没有质量即使投入再多也回报不来荣誉,如果充分的把持质量,就算投入的只是不多的精力,只要持之以恒也当滴水穿石。
如果能设个精品区对于类似我这样的诗歌爱好者来说是最好不过了,将新秀们的精品作品移入加编辑评语。编辑的工作就是分拣员的角色,考核(不明白站中为什么用发帖的数量做为指标,人气考虑?)他们的成绩就看他们推荐了多少好作品,并规定每周在精品区找尚未诗评的作品进行评述,这样既能提高编辑队伍的质量,也能培植诗歌入门者对诗歌的了解。
对任何作品的欣赏不仅对读者的不负责任,更是对作者的不负责任,会对初学者产生错误的导向。留给版块诗周刊的名额应要均匀,除非没有好作品。
如果说提倡的干预诗是对体制的诟病,那么在此就不能再玩体制的那一套,去掉表面的虚华让诗歌的真性情得此发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