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雾的烟囱下》+诗路09. (林长信/2015-12-19/#1586)
1
艺伎走过烟囱下 @
朝曦在喷了一夜的雾层上翻滚
今天我要给命上一个迷人的艺名啦 @
2
艺伎走过髙高的烟囱下
正午的烟雾影子从零点出发 @
三味琴拨弦的技巧得终身学习 *俚说:权力是男人的春药,才艺是女人的耻毛.
高髻浓妆、眼波话术都讲求心法 @
3
不响亮的艺伎走过烟囱下
晚霞不能为浓雾上彩 @
眼影粉已悄悄的在32B涂出事业缐* *商业社会对名媛乳沟的精确昵称.32B乃常尺寸.
女人自信就身形伸展很自在 @
4
夜正央的松间古屋
有琴声水声铮淙老辣 @
玻璃厂的黑雾照例倾吐
没有艺伎走过烟囱下 @//
>
诗路09. 《作者的喻意与读者的作解》 林长信/2015-12-19
或有人在读到“没有艺伎走过烟囱下”这个转折时,发现到写诗人是悲观的。是的,原诗写的是早/午/暮/夜,因此,字面看是弦声铮錝与水声涓淙交杂中她中宵正在上班。仿若日本60年代的一名民歌手他深夜时对街景偶望而写出的闲情。
当然,喻意上我居心藉初获艺名至琴艺老辣,以跳接上她的生/老/病/死。工商社会电子社会虽倏忽掩至,农业社会的文化居然幸得苟延残喘?我的心情其实是观望的。但都还不到读者所感觉到的成/住/坏/空,传统艺人(文化)必定灰飞烟灭的悲观地步。
[传学]说传播途径如次:A发讯人(d杂讯)B媒介(d杂讯)C收讯人。艺文解译的收讯人有它的解码倾向,与发讯人、杂讯无涉,而系由于个人的身处语境及自身记忆,在收讯的内里会被私己的意识/预见/主观来作解。所解者虽未必是作者本意,却是参与艺文活动时在情感上所升华的泛音与涟漪效益。或许解者也可以放心的说:作者已死。
>
又:或问,你对日本艺伎(文化)的观感呢?答曰:我是欣赏,但不喜欢,我以为这对女人的人性欠尊重。正如同我对以性命抢胜出的斗牛士的观感:我是欣赏,但不喜欢,我以为这对人性、兽性都欠尊重。
电影导演/伍迪·艾伦自我调侃:“我并a)不怕[死亡],只是不愿意[死亡]的时间来到时,才发现自己必须b)面对。”a)不怕是思考性的,是形上的,而b)面对则是形下的,是实践性的。所以,我的欣赏与喜欢也仅仅是如此,嘴上讲讲而已,是形“中”的,是乡愿的,是厚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