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木行之《悬空寺》有感
寺,佛教文化的象征,古往今来以此入诗者众多,这一首短诗能够在瞬间让人眼前一亮,必定有其过人之处。
首先,《悬空寺》一题,可分而解之,一为“悬空”,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寺庙悬空为实,大众悬空的诉求为虚;一为“寺”,晨钟暮鼓的庙宇,心中供奉的信仰。如若沿着这个轨迹来品味,此题的确很妙,有雪落无痕的用心或者无心插柳的惊喜。
“究竟要修炼多少年/方可在悬崖峭壁间攀岩”,首句便以凌云般的气势将佛家禅道的境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大小倒置的写作手法效果极佳。一方面诗人跳脱出原本狭隘的陈旧观念,其独树一帜的巧妙构思和高远视角令人拍案;另一方面赋予寺庙以僧侣或者信徒的人格,让历经千年洗礼的佛教文化更加形象丰满、有血有肉。
如果前两行采用拟人手法,凸显人文的传承和发扬。那么,接下来两行“翠屏峰腰间系着一座寺院/这块祖传的宝贝,从不离身”,则运用比喻和素描的手法,恰到好处地托出了千年古寺的惊险景观和历史价值。在这里,诗人将文学创作与绘画构图的功夫相融合,一动一静,一大一小,不仅提升了诗意,而且让诗句变得传神,更具艺术性和可读性。
“背后有恒山这座大靠山/对于风雨,一笑置之”,作为诗歌的最后两句,很好的延展性让其迈向了成功。诗人交代了悬空寺所在的同时,不忘拔高——悬空寺背靠恒山,恒山矗立在神州大地,有了如此强大的靠山,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奋力拼搏,面对任何“风霜雨雪”的侵袭都能一笑置之,至此胸怀苍生的大悲悯得以彰显。这,应该也是全诗的诗眼。
整首诗歌总共六行,不足百字,却表现出了较为宏大的气势和厚重的精神内核,实现了写景、抒情、言志的统一,实属不易,值得广大读者细品。
附:原作
《悬空寺》
作者:木行之
究竟要修炼多少年
方可在悬崖峭壁间攀岩”
翠屏峰腰间系着一座寺院
这块祖传的宝贝,从不离身
背后有恒山这座大靠山
对于风雨,一笑置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