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崔万福诗里的父亲意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11 0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崔万福诗里的父亲意象
---读崔万福的几首父亲诗

王恩荣


我和崔万福老师可算是老相识了,我们虽然不曾见过,但文友的缘故网络让我们的友谊之路走出了好多路程,他是《新诗刊》主编,他虽然生活的奔波很辛苦,但从不忘经营他的诗歌、刊物与平台。这是他平生所爱。交往以来,我感觉他生性豪迈,为人真诚坦荡。是一条真正的北方汉子,他的诗也是情感上刚柔兼济、赤诚饱满;诗质上见素抱朴、简中有细。他的宽怀大度有时令人吃惊,只有透悟了人生才能有如此宽容和慈悲的情怀。我给他写了一些诗评,他心存感激,但我有写不好的愧疚之心。在诗中他常常抒发对故乡对亲人对自己孩童时代追忆之情,下面我们通过他的几首写父亲的诗来欣赏一下他诗里对父亲意象的成功叙述和营造生成。

《父亲的夜》


每一声狗叫,都把睡梦中的人吵醒
害怕那些梦中的宝石
要被别人偷走
家里没有开灯,如同
一个倒空水的暖壶习上盖子
头枕着的那只手,被黑暗压着无法抽出
只有肚子里的胃在哗哗作响
月亮将要大白,整夜
只见父亲点着忽明忽暗的烟锅
像星星一样闪烁,成了渐渐庞大的家族
都拢在父亲的烟袋里
狗叫,渐行渐远渐离去
烟锅里的烟火还在冉冉升空
父亲却入睡了

“每一声狗叫,都把睡梦中的人吵醒/害怕那些梦中的宝石/要被别人偷走”,吵醒的不是其他人,是父亲,父亲心里挂着事。狗叫是父亲的耳朵。父亲的事是:“害怕那些梦中的宝石/要被别人偷走”,“宝石”在此或许父亲是石匠,或许父亲把他珍爱的所有东西当成宝石。诗人的在场与细节刻画非常到位,没有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父亲的爱是难以表达得这样恰如其分的。

“家里没有开灯,如同
一个倒空水的暖壶习上盖子”

这个比喻是非常知性的,这是崔万福老师擅长的,一些知性的语言使他的诗歌构筑蓬荜生辉。 这句比喻的表意性非常丰富:一是表明家里异常的黑;二是家里憋闷如盖上盖子的空暖壶;三是闷而不热,说明父亲的家是石头和土坯建成的。
“头枕着的那只手,被黑暗压着无法抽出/只有肚子里的胃在哗哗作响”,这句一是表现父亲的劳累和听到狗叫的惊慌,所以头枕着的那只手,被黑暗沉重压着无法快速抽出。二是表现那个年代的贫穷,家里的劳力都填不饱肚子。

“月亮将要大白,整夜
只见父亲点着忽明忽暗的烟锅
像星星一样闪烁,成了渐渐庞大的家族
都拢在父亲的烟袋里”

崔万福的诗有个特点:叙述平易,却极能抓住特点:说月亮,一个“大白”,境界全出,如水浒里的描写下雪的句子:“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胜过千言万语。“整夜/只见父亲点着忽明忽暗的烟锅/像星星一样闪烁”,月亮、忽明忽暗的烟锅、闪烁的星星,都是符合夜这个语境的。父亲睡不着觉都是为了那一家子填不饱肚子的生活!所以诗人这样交待:“成了渐渐庞大的家族、都拢在父亲的烟袋里” 。父亲的烟袋,不是享受的,是消愁的,这样就写出了生活的不容易。写到这,首先诗人本人对父亲的崇敬由然而出,也叫人读着感同身受、潸然泪下。就像那幅名画《父亲》里父亲沟沟洼洼的脸上的皱纹,那里面藏的是苦日子和故乡的山山水水。

“狗叫,渐行渐远渐离去
烟锅里的烟火还在冉冉升空
父亲却入睡了”

最后一句也是颇有余味的,崔万福老师特擅写结尾, 他的好多诗的结尾都是点睛之笔,写出了余味。到天明的时候,狗叫声远去,他不说是停止,这样写法能使他的语言有空间性和伸缩性。有余地才能有余味!我们再看下句犹好,写父亲担心了一夜,天明时太阳开始值班,他就放心的睡了,一般人只会直写累得睡了,就此打住就比较生硬死板。他没有那样写,而是把上面的烟锅意象拓展开来:父亲入睡了,这是写静,“烟锅里的烟火还在冉冉升空”,这是写动,动静虚实结合让他的语言有空间感,有灵动性,而且,“烟锅里的烟火还在冉冉升空”其实就是变相的写父亲经久的苦难。就如同前面一整夜,家人与夜是静,父亲是动。这样叙述才使得父亲的夜写生动却噙着眼泪。

《父亲的锁》


为什么再次要说到雪花
那些过早穿上棉袄的孩子们
盼望春天能早点来到
流水还在收拢,土质变冷
温暖都向南国逃跑
你拿什么作礼,面向生养之地
据说,利民山上有座小山
叫儿女山,山上堆满石头锁
钥匙都被求子心切的人们
扔到山谷里
可你也有一把锁,却锈在心上
无人能开启
自从母亲赤脚踏进
桑干河之后


“为什么再次要说到雪花/那些过早穿上棉袄的孩子们/盼望春天能早点来到”,这首诗的开始是自问,这种问是不需要回答的,目的是引出诗人对童年有无限的回忆。“过早穿上棉袄的孩子们”,是那种年代的记忆:生活的艰苦使温饱都难保证,所以穿棉袄和换季表现得异常盛大。因此才有“盼望春天能早点来到”,那只是生存的需求。与我们现在的盼春意义是大不一样的。

“流水还在收拢,土质变冷
温暖都向南国逃跑
你拿什么作礼,面向生养之地”

说冬天的冰冻,诗人用了陌生化处理, “流水还在收拢,土质变冷”,“温暖都向南国逃跑”,这样的语言显得非常灵动而不呆板。“你拿什么作礼,面向生养之地”,好像要想得到春天,不给生养之地一些礼是不行的,很调侃、幽默,有时代意味。

“据说,利民山上有座小山
叫儿女山,山上堆满石头锁
钥匙都被求子心切的人们
扔到山谷里”

在现代诗里用传说也是新颖的,但不是诗人首创,古诗里的用典用传说比比皆是。这小截诗叙说了儿女山的传说,求子心切的人们把求儿女的虔诚的愿望置于石头山上,然后用石头锁锁住,把钥匙扔在山谷,有子后再去还愿开锁。何等苦心啊!这就是父母之心。这截是通过传说虚写。

“可你也有一把锁,却锈在心上
无人能开启
自从母亲赤脚踏进
桑干河之后”

通过前面传说石锁的铺垫,最后才缓缓道出了父亲心理的锁,这正是诗人想表达的,父亲的锁是在母亲离世后锁上的。“可你也有一把锁”,这第二人称直观抒情像诗人与父亲对话一样的笔调,一下子把诗推向高潮---这把锁:“锈在心上/无人能开启”,表现了父亲对母亲的爱情。

《父亲的晨练》


我看见你的晨练
只是围着母亲的坟头
沉默许久
转身回家的时候
冬天来了,只是有一点
母亲在一场雪里已经融化
她用潮湿的小草
点头数着细节
告诉你,春天近了
脚下这片祖坟上又多出一棵
枝繁叶茂的柳荫

“我看见你的晨练/只是围着母亲的坟头/沉默许久”,把父亲每天天一亮就迫不及待的去守望母亲坟头这件事比喻成“晨练”,切入点是非常别致的,表达是陌生化语言的手段,这样就把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事件写得别开生面,很有张力。诗人非常善于捕捉细节:“围着母亲的坟头/沉默许久”,这就是写出了老实巴交的父亲对母亲的感情,生死相依、忠诚不贰。

“转身回家的时候
冬天来了,只是有一点
母亲在一场雪里已经融化
她用潮湿的小草
点头数着细节
告诉你,春天近了
脚下这片祖坟上又多出一棵
枝繁叶茂的柳荫”

诗人的叙述详略得当,一句“转身回家的时候/冬天来了,只是有一点/母亲在一场雪里已经融化”,短短几句,把父亲晨练的春夏秋冬一笔代过,把母亲的消失说成是“母亲在一场雪里已经融化”,温柔的笔调像春天风的絮语,充满了对母亲的爱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父亲豁达生死的知天命之意识。最后几句实际上是写父亲的想象,父亲把亡故的母亲,用对春草的想象活跃了起来:“她用潮湿的小草、点头数着细节、告诉你”。这样的写法,小草代替母亲,是想象,是虚写;父亲对母亲的怀念是实写。亡故的母亲告诉父亲什么呢?
“春天近了、脚下这片祖坟上又多出一棵、枝繁叶茂的柳荫”,哦,她是在告诉父亲,她也在想父亲,这是生与死的对话。因为农村老人死了后人都要在坟头插柳,表示亲人继续活着。这句实际是反写父亲的想法,等着自己老了追母亲而去。整首诗充分调动了想象,想念之切却无消沉之意,写法极其灵动却豪无生硬做作之嫌,“尽精微,致广大”,极其生动的表达父亲对母亲的刻骨追思之哀痛。

《清明》


先是风,带着季节的温度
一夜暖了春色
然后是雨,潮湿了母亲的坟头
风的纹理向着草旋转
父亲用手中的筢子挠着它的痒
守望在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
也在燃烧着的烟火中
起死回生,于是
出现了在清明才有的情节
父亲的心思全跑进母亲的坟头
他蹲下身子用手一把一把地抓起黄土
在喘息声中变换角色,就这样
几代人的哭与笑,生与死,只言片语
都被藏在父亲的指夹缝
抠也抠不出来


“先是风,带着季节的温度、一夜暖了春色”,这是确定叙述方向,写春天来了,“然后是雨,潮湿了母亲的坟头”,顺着春天的叙述方向,主人公出场了,父亲来到母亲的坟头。交待流畅自然,如风行水上,在场感异常强烈。

“风的纹理向着草旋转
父亲用手中的筢子挠着它的痒”

这个细节性处理的也是现场感特强,一个父亲无意的动作,在诗人的笔下是如此的抵达心灵,“风的纹理向着草旋转”,父亲早把“春风吹又生”的草当作母亲了,风在这象征父亲的思念。然后剪不断理还乱,父亲再把筢子当作挠痒的筢,“父亲用手中的筢子挠着它的痒”,在这里,思念使坟里坟外,使生与死消失了界限。写的何等有痛感,这真是农村老人朴实文章《悼亡妻》!
“守望在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也在燃烧着的烟火中/起死回生,于是/出现了在清明才有的情节”,“守望”,本就是父亲对母亲思念的一种状态;“最后一片叶子”,就是象征父亲;在燃烧着的烟火中/起死回生“”就是在对母亲饱含真情的祭奠中,从精神上复活了父母的爱情;“出现了在清明才有的情节”,表明我国清明节的作为传统文化深刻向度吧。

“父亲的心思全跑进母亲的坟头
他蹲下身子用手一把一把地抓起黄土
在喘息声中变换角色”

是的,“父亲的心思全跑进母亲的坟头”,这就是人间的真情。“他蹲下身子用手一把一把地抓起黄土、在喘息声中变换角色”,“ 喘息声”是无声涕泣。父亲在思念母亲的悲痛中抵达了生与死的角色转换。世世代代都是这样,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和悲悯情怀。

“就这样
几代人的哭与笑,生与死,只言片语
都被藏在父亲的指夹缝
抠也抠不出来”

最后一截,把父亲清明节的祭奠充分展开,父亲的思念承载着中国清明节的文化的全部精神含义,如父亲于母亲坟头紧紧撰着的黄土一样,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这里朴实中饱含了人类最高贵的品质和精神,“抠也抠不出来”,表明思念也说明清明文化的根深蒂固、源远流长。

《重阳节》


夕阳行走缓慢
经过丛林山冈,满脸通红
像父亲和爷爷喝醉了酒一样
坡上已开满黄花
像是在重阳节里排兵步阵
成为一片金黄,爷爷
忘记脚下的路走了多长
或者类似乡愁的野草
不知道什么时候生
什么时候长
我看着他们在慢慢衰老
好似影子在深秋的河流上飘荡
深一脚,浅一脚
也想不起从前的模样


“夕阳行走缓慢”,开始一句就很有意境,一股浓浓的的诗情画意意扑面而来,不啻是给了重阳节一个特写。重阳节是登高的吉祥日,也是老人节,所以这天连夕阳也跟随了老人的节奏而变得缓慢了,这是一种精神的关照,诗人把这种关照写得可通神。我们又想到“几度夕阳红”的文化经典意象,有一种历史的立体纵深的感觉。

“经过丛林山冈,满脸通红”,这句的意象更美:在那故乡静穆的山冈,天上一轮夕阳照,满山红叶唱秋词,我想起“红叶晚萧萧”的诗句,所以“满脸通红“既是写人也是写物,物我化一。是一种精神的意象,我想到文征明《题画》一句诗“春山何似秋山好,红叶青山锁白云”。年轻固然好,老了更有智慧有格局的大气象。真可谓乾坤自在,物我两忘。

重阳节是一定思亲的,所以其物象都是乡愁不可少:“像父亲和爷爷喝醉了酒一样”,多么温馨的画面!这里也是借用了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诗意:“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样就完整的给我们呈现出一个中华民族古老重阳节气氛,细细体会非常有味道!而且丝毫没有颓废之意。“诗言志“,这正是诗人个人达观豪放人生境界的具象。

“坡上已开满黄花/像是在重阳节里排兵步阵”,正如崔万福老师的其他诗一样,语言有知性美。我们一方面想到“战地黄花分外香”的意境;另一方面想到“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气势。诗人正值中年,如果消极的话就一叶障目只见暮年,空叹人生短暂。但他的人生观是积极豪放的,一扫历代文人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认为中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和秋天一样高度成熟,又充满上进心,诗人正是雄心丘壑,胸有城池,发出似“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慷慨之调。可见一个老诗人的风度和万千气象在文字中淋漓透出。

“成为一片金黄,爷爷/忘记脚下的路走了多长”,诗人一想到故乡,内心那个柔软又忽现,这里同时也暗示了故乡丰收的喜悦,爷爷没有丰收就不会喝的满脸通红,爷爷是醉在了金秋里了。所以才忘记了脚下的路走了多长,脚下路也指人生的路。只论丰收何必论年龄大小。写到这里,诗人并没有抽象议论,而是笔锋一转,拿出他化境的惯常比喻:“或者类似乡愁的野草/不知道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长”,多么好的比喻!再浩荡的人生,再坚强的品质,思念故乡的心随时抓扰着游子的心,“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乡愁就象野草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长,乡愁是在游子内心深处潜滋暗长的。诗人的叙述方向是有把握的,这毕竟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庾少一人”的重阳节!诗人们都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他们的关照能感应草木的心灵,崔万福老师也不例外。其实“诗无达诂”,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诗人这里也有另一层含义,故土上生存的父亲和故乡人,就像草木,虽然很少关心自己什么时候生什么时候长,所谓“山中无日月,寒尽不知年”。但无论如何理解,故乡人就像故土上生长的草木,其生命力格外旺盛坚强,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文喜波澜不喜平,接着诗人又使出他智者的悲悯眼光:“我看着他们在慢慢衰老”,这无疑是对人性的长足的关怀
“好似影子在深秋的河流上飘荡”,一个游子走出去故乡,才能超然物外的去思索故乡人生,时光在老去,故乡人的前世今生,在深秋的时光的河流上游荡着,这也是写他时时刻刻,魂牵梦绕的乡愁。河流是时间的意象,是一江之水向东流的逝者如斯。
“深一脚,浅一脚/也想不起从前的模样”,读到最后一句,我们忽然潸然泪下了,故乡人是坦荡如砥的,但他们艰难生存的路毕竟是磕磕绊绊的,如山里的羊肠小道,深一脚,浅一脚,追忆过往如何走过来的,只有天上的月亮知道。

总之,一首首小诗,写的这么意蕴丰盛。如一顿情感大餐、一波三折,淋漓满怀、饱含深情、真诚悲悯,对于我们今天瞬息万变,浮躁喧嚣,感情淡化的当下,有很深的现实意义。《父亲的夜》通过父亲的一夜无眠,写了在艰苦岁月,父亲对家庭的担当;《父亲的锁》《父亲的晨练》《清明》从不同角度写了父亲对母亲的忠贞不渝和写了诗人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我们从父亲生活境遇体会到故乡的苦难和他们身上的善良、爱与真诚的品质;当然诗人不仅仅沉湎与过去与悲痛,在《重阳节》这首小诗里,诗人一反过去写父亲的沉重心情,而是通过写重阳节的父亲,写人类的故乡情愫。我们感觉到一种从生命的深处洋溢出的一种激情,一种通达天地古今的正能量。这使得诗人对父亲意象的塑造更加丰满和耐人寻味。

            写于2017.3.16山西和顺改于2018.6.23和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8-7-11 15:42 | 只看该作者
《父亲的夜》通过父亲的一夜无眠,写了在艰苦岁月,父亲对家庭的担当;《父亲的锁》《父亲的晨练》《清明》从不同角度写了父亲对母亲的忠贞不渝和写了诗人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我们从父亲生活境遇体会到故乡的苦难和他们身上的善良、爱与真诚的品质;当然诗人不仅仅沉湎与过去与悲痛,在《重阳节》这首小诗里,诗人一反过去写父亲的沉重心情,而是通过写重阳节的父亲,写人类的故乡情愫。我们感觉到一种从生命的深处洋溢出的一种激情,一种通达天地古今的正能量。这使得诗人对父亲意象的塑造更加丰满和耐人寻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8-7-11 15:44 | 只看该作者
细细品味诗歌,品味其间形象化设喻技巧;细细品味评文,对人间亲情的赞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8-7-13 20:07 | 只看该作者
品并学习!敬茶问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7-15 21:15 | 只看该作者
来学习王老师诗评,给老师敬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6 22:4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