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代禅诗问答录之如如 (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9 0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碧青 于 2018-10-19 08:50 编辑
# ]5 E4 |% Q6 G) h/ k$ R0 `' {/ ]5 W" b# o3 d$ E
现代禅诗问答录(3)
) Y1 l# |7 M4 O9 Q, Z% S3 h
8 H" J+ q, d. H: `& P: |: Z7 [                                            现代禅诗问答录之如如  6 {: Q6 w% E" c- c
                                                                        碧青/如如/ ^4 k5 ]" Q+ C( ?# \" P) v

- g% p+ }  F; {# Q# x/ i! r6 i/ ~3 E7 K+ k
        如如小档案       如如,本名张卫华。七十年代初生人。河北作协会员,河北书协会员。迁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诗潮》《诗选刊》《文艺报》《中国铁路文艺》《西部散文选刊》《当代小说》《山东文学》《哲思》《牡丹》等国家、省、市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及评论数百篇。有散文获得首届全国旅游散文大赛三等奖,华夏情诗文大赛三等奖。“诗意河洛——百名作家写洛阳”全国散文大赛优秀奖。有散文被收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出版的初中生课外阅读版本。入选《华夏情诗文书画精品集》《当代散文精选》等书。
' ~* M7 E* W* I% `, R' J" q% H: B! \" g8 O. F: S" M
1 Z: E" o1 j1 p" ~" m
        碧青:如如好!我们虽然居住在同一座城市,但真正坐下来聊聊禅对你的诗歌创作的影响,还是第一次。这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我的内心充满期待和喜悦。很想知道,你是何时开始关注禅文化的?有什么难忘的机缘吗?' L5 j9 g9 ?5 X% @1 G2 o1 `+ G
        如如:谢谢碧青大姐信任,合十。
' P. t" l6 R5 Y. [8 P  m        于禅,我是门外客。我想我对禅的理解很简单,它就是一种真实的生活态度。它是在日常生活中寻求精神的净化和安稳,宁静和沉默。是在砍柴挑水中,体悟剥我相之执念,复归平常婴儿心的过程。是“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是在娑婆大千中,直证安顿好自己的一颗心。佛陀已生欢喜心,却愿意留在我们身边,帮助我们,度化我们。所以愿意相信,身边一切皆是佛。欢喜是,苦难也是。禅宗既有东方式的陌生感,又有东方式的亲切感。很以为然。美国宗教学家休斯顿﹒史密斯把佛教列为世界七大宗教之一,那么它潜移默化地成为一种文化是必然的。它的意识是条河,会自然地流入文学艺术甚至科学各个领域。而我是笃信美的践行者,或者,禅宗带有的神圣的平凡气息一直在神秘地吸引着我,影响着我。
* ]2 {! @# D; t, ~9 i        最难忘的经历是习书法的种种因缘。很多年了吧,那次偶然读到欧阳询的法帖《心经》,第一次读,反复读,读到最后竟是心意盎然,热泪盈眶。所以下定决心要临它,写它,一辈子只写小楷《心经》足矣。学书是从那时开始的。或者,这也是冥冥之中佛的救赎?后来,又开始尝试阅读一些经书。《华严经》《坛经》等等,却是不得要义,囫囵罢了,算不得读。
' O7 D) b) D1 R+ @
: [3 T; c4 O# ^  x- l        碧青:在你的诗歌创作过程中,禅与诗的结合,是自觉的,还是在习禅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了禅和诗的结合?( J& Z% }5 F! S# b0 \+ t
        如如:我想,不是自觉的。诗歌是流淌是对话。- M9 I' L) J5 o/ ^4 F1 O& ]: W
        是屋子外边的人和屋子里面的那个人对话。屋里的人对世界敏感而自尊,爱,疼,孤独,漂泊,挣扎,寻找,与世界尖锐对峙,激烈冲突,同时又虔诚而热切地寻求皈依,以期找到一种安全感。所以,时常锐利尖叫。
. d. z$ }/ p7 f! v7 w% D- [        屋子外边的人听到了,像空谷回音。但是面对具象的世界羞涩或者需要遵守秩序,尊重自然和他人的存在。所以,假借世间万物把这种尖叫喊出来。或者是水,或者是草,或者是木,或者是锅碗瓢盆,或者是你我他。
  z6 e/ G+ K. D; u* U2 ?        肉身就是一个屋子,屋里的是灵魂,屋外的是作为世俗存在的人的外相。灵魂喊叫的声音,就是诗歌。灵魂是什么样的,诗歌就是什么样的。' E% x# R. w' b
2 x3 n- |% e2 }- k0 p4 ^" B
       碧青:我已经深刻地感到,禅思、禅意、禅境,不仅影响了你的诗歌创作,也体现在你的散文、评论文章和书画作品、乃至日常的饮茶、健身的瑜伽,在此为你点赞。很想知道,你是如何做到的?希望你能与更多的人分享一下诗、文、书、画创作和日常饮茶、瑜伽的感悟。
: M. l3 V& X% b! S2 S8 P        如如:说来惭愧,我竟像鼯鼠一样,爱好这么多,却样样稀松。诗文书画,饮茶瑜伽,还真都是我的喜欢和日常。我想它们都是哄自己开心罢了。而我的开心就是一种普遍适意的态度,它们都是同质同宗的,都是心灵的抚慰。比如说茶,器之素朴,叶子轮回,遇水涅槃,茶汤沉静,人与茶,茶与器,器与人都建立了拿起与放下的种种遭遇,集中体现了禅宗的简朴,和谐,敬重和沉静。而瑜伽,是从古老的佛教中分化出去的,也更注重冥想和回归己心。十八世纪尼泊尔有一对夫妇铜像,以瑜伽的姿势盘坐着,分明是两座佛。
1 V! i: L4 R/ x7 i( o( q% r        我们都将活过无尽的过往,也将活到无尽的未来。我愿意此身此世交于这些而涅槃,而这些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H' X- z0 p8 e0 @- L

' d! }  c/ @0 A0 V% O        碧青:特别期待你能分享一下你最得意的作品。
- _2 K9 t3 s+ m# D$ |        如如:我得意过。有时写完一首诗,作完一篇散文,写好一帧小楷,画了一幅小画,都曾心意踌躇,心轻得要飞。但往往是过后再看,就不忍直视了。如此打击下来,就不敢轻言得意了。为了避免这种不忍直视的尴尬,不说或者说不出来也好。2 K1 n0 S' O+ ^
        对于一切文学艺术,我都属于,门外欢喜着。着实惭愧。  w" u: ~5 b$ Q. w2 h7 B" z1 ?

7 u7 S. h2 {. C( t0 R        碧青:你平日喜欢或经常阅读的禅文化书籍有哪些?你希望把哪一本或几本书喜欢的书推荐给追求诗意生活的人们?/ h4 m6 y" _7 w8 J! ?4 I
        如如:嗯,读书这事,读自己喜欢的书,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或者就是一种诗意吧。人的喜欢又不一样,全无借鉴可言。年轻时候喜欢读小说和唐诗宋词,后来喜欢读明清小品,现在更喜欢读美学哲学。但这些都不妨碍常读《心经》,常读常新。
( \; }5 H/ \% g- w
2 F+ d) b5 e* k$ w) k- H; N        碧青:中国古老的禅文化,自唐以来一直影响着文学和其他艺术的审美境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禅,却没有退出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本世纪初期现代禅诗流派的出现,禅和诗的融合,使中国现代诗歌呈现出空灵的意境。能否谈谈,你关注过现代禅诗流派吗?你怎么看待这个诗歌流派存在的意义。
, a* T) C& A; ]' B. C$ j1 S* c        如如:各种存在都有其意义。囿于知限,我还不能高屋建瓴地言说它。
. x' y5 L/ ~+ V, y8 q7 w        佛教中有三种渡河方式,小筏子,大筏子,金刚筏。如此看来,工具不同而已。目标是一致的,由此岸到彼岸的泅渡。人们用诗歌泅渡自己,禅也是一种工具,更体现了中国人的一种生命态度。在中国,禅是儒释道的糅合。在佛家精神的荫庇下,有着儒家的古典,道家的浪漫。有人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戴着儒家的帽子,穿着道家的袍子以及佛家的草鞋”。 所以,禅与诗的融和是自然而然的事,我觉得并非是刻意而为之的。现代禅诗流派的产生,就像自己的钥匙开自己的锁一样,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是顺理成章。
( b* l% F" X& g$ s        诗歌作为一种精神救赎,我觉得禅是一种最优雅,最有活力的渡河工具。很多诗人的诗歌都具有禅意,有着高古而空灵的意蕴,能够把严肃的生命命题化繁为简,使人感到文雅可爱,有着简洁豁达的感染力。这种诗歌韵味里的至情至性从古至今皆然。不过,有人是没有明确意识到“禅诗”这种概念罢了。, K4 m+ F% t! y( S/ B& l, {% L& Z& I
        古有摩诘诗,他常常在一派田园山水中流溢出恬淡,深远,宁静的气息来,而又绝非死寂枯槁。是一种对尘世生动活泼的了然和悲悯。这分明是诗中有禅,禅中有诗。仔细品味,是一种流动欢畅荡涤自适的悠游之态。一任自然,清风明月。他被后世誉为“诗佛”。
* K/ ^5 k3 u8 y0 U% b" a6 P        我没有特意想过关于禅诗的流承转折,历史渊源。因近几年很少上网,包括现代禅诗流派在内的各种流派似乎关注的都很少。但是我知道碧青大姐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关于现代禅诗流派的一切,都勤奋在做。认真做事的人是可爱可敬的。
8 e) ?5 z- x% X1 W  N        我想,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有诗歌的地方,就少不了禅诗。禅是种子,有阳光,有微风,有雨露,有人细心呵护,就会以诗歌的形式发芽,结出救赎之果。3 u' |/ \3 ]+ z. d9 x9 P! ?

9 V6 d  I/ r* K' ^        碧青:谢谢亲爱的如如!写诗,是我日常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读诗或随手记录某一首诗的读后感,只能算是我的一种阅读习惯。其实,我成为一位现代禅诗的探索者,最初是因受南北先生的影响,后来又常常受到现代禅诗探索群体的感召,自然对现代禅诗有所偏爱,并一直很关注现代禅诗理论文章。现代禅诗探索者试图把中国古老的禅引入诗歌创作,追求在探索深入人类心灵和生命本身的诗意过程中,抵达天人合一的诗美境界。但限于本人的能力,根本没有去做更多的事情。只是与现代禅诗探索群体成员在网络论坛和微信平台经常交流。与朋友们这样的问答交流方式,也是一种取巧或曰方便,这样可减少一次就占用很多时间的探讨,又可以有更多的思考和梳理时间。接下来,我的问题是:在如如看来,当代获得空前发展的佛禅文化,对今后现代诗歌的发展将有哪些影响?* E3 x$ J, J1 B# X
        如如:会有很多有着汉字情怀的人不自觉地融进来,就像融进简单,柔和,自由,优雅,悲悯,这些我们觉知到的根本。
, b0 Q) k2 G" {/ }+ {/ a) _1 s+ y8 h! ]6 M
        碧青:最后,很想听听如如的梦想和心语!
' X( a+ J! {8 y' \7 o8 F8 U& n, k        如如:“一切的东西都会变老,勤劳地实践你的救赎吧。”如如合十。
& q0 a" a# R+ q$ `2 p9 P0 H6 n# f: Z. A4 D* f/ f% I
        非常感谢如如!如如的诗书画常给我心灵的启示和滋养。天高云淡的秋天,我俩在古老的滦河岸边有这样的一次对话,让我的心灵感到非常愉悦,并有一种生命的美妙和幸福感!* r: N& o! I5 c
        在此,送给如如最美好的祝福!!
6 m( B6 P% s0 V  h& a: Z7 [# Y; }0 a
; S3 ]% o* A& K* x$ L  m% V: D) H                                        2018年10月18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8-10-19 10: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江晓帆 于 2018-10-19 15:05 编辑
  |, z$ x1 g6 V) T. Q+ [+ E6 J* c6 Y: b  q- S: h4 I% U) z* X) v6 r
现代禅诗问答录(3)
+ ?2 R; A( c& ]* I$ @+ k9 ^. N$ M8 T
                                            现代禅诗问答录之如如
5 [1 m. \0 ?% m                                                                        碧青/如如
) {% ]8 V" V& J' R5 o9 @4 b( [
* T: ?- ~0 |, f* ~0 y0 s2 A
$ z2 M1 r- U  u' I* B4 q        如如小档案       如如,本名张卫华。七十年代初生人。河北作协会员,河北书协会员。迁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诗潮》《诗选刊》《文艺报》《中国铁路文艺》《西部散文选刊》《当代小说》《山东文学》《哲思》《牡丹》等国家、省、市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散文、诗歌及评论数百篇。有散文获得首届全国旅游散文大赛三等奖,华夏情诗文大赛三等奖。“诗意河洛——百名作家写洛阳”全国散文大赛优秀奖。有散文被收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出版的初中生课外阅读版本。入选《华夏情诗文书画精品集》《当代散文精选》等书。
' v9 F8 p+ k% J, a- _- r- {- E# _: f# S# ?( p
        碧青:如如好!我们虽然居住在同一座城市,但真正坐下来聊聊禅对你的诗歌创作的影响,还是第一次。这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我的内心充满期待和喜悦。很想知道,你是何时开始关注禅文化的?有什么难忘的机缘吗?8 ?; C$ o' T- M7 z6 s
        如如:谢谢碧青大姐信任,合十。
8 N: b3 t( n# d/ M/ s0 L; O; o0 u- t        于禅,我是门外客。我想我对禅的理解很简单,它就是一种真实的生活态度。它是在日常生活中寻求精神的净化和安稳,宁静和沉默。是在砍柴挑水中,体悟剥我相之执念,复归平常婴儿心的过程。是“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是在娑婆大千中,直证安顿好自己的一颗心。佛陀已生欢喜心,却愿意留在我们身边,帮助我们,度化我们。所以愿意相信,身边一切皆是佛。欢喜是,苦难也是。禅宗既有东方式的陌生感,又有东方式的亲切感。很以为然。美国宗教学家休斯顿﹒史密斯把佛教列为世界七大宗教之一,那么它潜移默化地成为一种文化是必然的。它的意识是条河,会自然地流入文学艺术甚至科学各个领域。而我是笃信美的践行者,或者,禅宗带有的神圣的平凡气息一直在神秘地吸引着我,影响着我。" ( ?( @' l& o; s' V5 a' U9 b8 {
        最难忘的经历是习书法的种种因缘。很多年了吧,那次偶然读到欧阳询的法帖《心经》,第一次读,反复读,读到最后竟是心意盎然,热泪盈眶。所以下定决心要临它,写它,一辈子只写小楷《心经》足矣。学书是从那时开始的。或者,这也是冥冥之中佛的救赎?后来,又开始尝试阅读一些经书。《华严经》《坛经》等等,却是不得要义,囫囵罢了,算不得读。
% c( p* M4 J1 E" Q  F
/ v' n: {0 h3 B4 P% S% ]+ G        碧青:在你的诗歌创作过程中,禅与诗的结合,是自觉的,还是在习禅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了禅和诗的结合?
% f$ R' \. V+ t2 Y( G" ]        如如:我想,不是自觉的。诗歌是流淌是对话。
+ b1 p: k& \( p% {2 X8 {) [6 a        是屋子外边的人和屋子里面的那个人对话。屋里的人对世界敏感而自尊,爱,疼,孤独,漂泊,挣扎,寻找,与世界尖锐对峙,激烈冲突,同时又虔诚而热切地寻求皈依,以期找到一种安全感。所以,时常锐利尖叫。5 ^- I5 F; p. g7 n
        屋子外边的人听到了,像空谷回音。但是面对具象的世界羞涩或者需要遵守秩序,尊重自然和他人的存在。所以,假借世间万物把这种尖叫喊出来。或者是水,或者是草,或者是木,或者是锅碗瓢盆,或者是你我他。
( y0 u/ g9 m5 K4 _/ N3 `: |1 d6 c        肉身就是一个屋子,屋里的是灵魂,屋外的是作为世俗存在的人的外相。灵魂喊叫的声音,就是诗歌。灵魂是什么样的,诗歌就是什么样的。$ x7 y: @3 f. w  N& E  @# i% g
$ \7 q0 I5 p1 ]# n" ?7 N1 z
       碧青:我已经深刻地感到,禅思、禅意、禅境,不仅影响了你的诗歌创作,也体现在你的散文、评论文章和书画作品、乃至日常的饮茶、健身的瑜伽,在此为你点赞。很想知道,你是如何做到的?希望你能与更多的人分享一下诗、文、书、画创作和日常饮茶、瑜伽的感悟。
; B2 Z) x% V4 ^( }4 b5 F        如如:说来惭愧,我竟像鼯鼠一样,爱好这么多,却样样稀松。诗文书画,饮茶瑜伽,还真都是我的喜欢和日常。我想它们都是哄自己开心罢了。而我的开心就是一种普遍适意的态度,它们都是同质同宗的,都是心灵的抚慰。比如说茶,器之素朴,叶子轮回,遇水涅槃,茶汤沉静,人与茶,茶与器,器与人都建立了拿起与放下的种种遭遇,集中体现了禅宗的简朴,和谐,敬重和沉静。而瑜伽,是从古老的佛教中分化出去的,也更注重冥想和回归己心。十八世纪尼泊尔有一对夫妇铜像,以瑜伽的姿势盘坐着,分明是两座佛。
' y9 g  H( D# q& d        我们都将活过无尽的过往,也将活到无尽的未来。我愿意此身此世交于这些而涅槃,而这些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3 T- \8 w* v/ A) y, e2 Y: k7 h! K
0 }. C( o2 E$ P        碧青:特别期待你能分享一下你最得意的作品。) f& }2 ?8 m2 {
        如如:我得意过。有时写完一首诗,作完一篇散文,写好一帧小楷,画了一幅小画,都曾心意踌躇,心轻得要飞。但往往是过后再看,就不忍直视了。如此打击下来,就不敢轻言得意了。为了避免这种不忍直视的尴尬,不说或者说不出来也好。
2 d  E0 O' F4 c6 M- K1 k  E1 Q7 `        对于一切文学艺术,我都属于,门外欢喜着。着实惭愧。9 X) k# Z& T7 R3 }

4 A3 S- V8 m' b; d' I: [9 |        碧青:你平日喜欢或经常阅读的禅文化书籍有哪些?你希望把哪一本或几本书喜欢的书推荐给追求诗意生活的人们?
* G, @+ r2 f5 F        如如:嗯,读书这事,读自己喜欢的书,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或者就是一种诗意吧。人的喜欢又不一样,全无借鉴可言。年轻时候喜欢读小说和唐诗宋词,后来喜欢读明清小品,现在更喜欢读美学哲学。但这些都不妨碍常读《心经》,常读常新。
" K7 |4 g& J2 y7 u/ [# e/ R+ f% N( ?3 @4 \2 h; a+ \7 N9 l
        碧青:中国古老的禅文化,自唐以来一直影响着文学和其他艺术的审美境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禅,却没有退出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本世纪初期现代禅诗流派的出现,禅和诗的融合,使中国现代诗歌呈现出空灵的意境。能否谈谈,你关注过现代禅诗流派吗?你怎么看待这个诗歌流派存在的意义。
  v! F) E" i" c0 V' G" [5 C        如如:各种存在都有其意义。囿于知限,我还不能高屋建瓴地言说它。$ V+ u1 l& s! B1 x; H
        佛教中有三种渡河方式,小筏子,大筏子,金刚筏。如此看来,工具不同而已。目标是一致的,由此岸到彼岸的泅渡。人们用诗歌泅渡自己,禅也是一种工具,更体现了中国人的一种生命态度。在中国,禅是儒释道的糅合。在佛家精神的荫庇下,有着儒家的古典,道家的浪漫。有人说,“每一个中国人都戴着儒家的帽子,穿着道家的袍子以及佛家的草鞋”。 所以,禅与诗的融和是自然而然的事,我觉得并非是刻意而为之的。现代禅诗流派的产生,就像自己的钥匙开自己的锁一样,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是顺理成章。
! w1 I/ c( B/ F8 Y  [5 Q. a: z        诗歌作为一种精神救赎,我觉得禅是一种最优雅,最有活力的渡河工具。很多诗人的诗歌都具有禅意,有着高古而空灵的意蕴,能够把严肃的生命命题化繁为简,使人感到文雅可爱,有着简洁豁达的感染力。这种诗歌韵味里的至情至性从古至今皆然。不过,有人是没有明确意识到“禅诗”这种概念罢了。
0 J8 b- |/ I, I8 }2 w1 V        古有摩诘诗,他常常在一派田园山水中流溢出恬淡,深远,宁静的气息来,而又绝非死寂枯槁。是一种对尘世生动活泼的了然和悲悯。这分明是诗中有禅,禅中有诗。仔细品味,是一种流动欢畅荡涤自适的悠游之态。一任自然,清风明月。他被后世誉为“诗佛”。- S: y. }" u9 ^' N
        我没有特意想过关于禅诗的流承转折,历史渊源。因近几年很少上网,包括现代禅诗流派在内的各种流派似乎关注的都很少。但是我知道碧青大姐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关于现代禅诗流派的一切,都勤奋在做。认真做事的人是可爱可敬的。9 `3 @$ m* ~2 p0 i
        我想,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有诗歌的地方,就少不了禅诗。禅是种子,有阳光,有微风,有雨露,有人细心呵护,就会以诗歌的形式发芽,结出救赎之果。0 X/ ]  J% g+ y8 \. I1 S9 h: Q2 P

( x& `: ^5 n/ k3 C- i0 M$ D        碧青:谢谢亲爱的如如!写诗,是我日常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读诗或随手记录某一首诗的读后感,只能算是我的一种阅读习惯。其实,我成为一位现代禅诗的探索者,最初是因受南北先生的影响,后来又常常受到现代禅诗探索群体的感召,自然对现代禅诗有所偏爱,并一直很关注现代禅诗理论文章。现代禅诗探索者试图把中国古老的禅引入诗歌创作,追求在探索深入人类心灵和生命本身的诗意过程中,抵达天人合一的诗美境界。但限于本人的能力,根本没有去做更多的事情。只是与现代禅诗探索群体成员在网络论坛和微信平台经常交流。与朋友们这样的问答交流方式,也是一种取巧或曰方便,这样可减少一次就占用很多时间的探讨,又可以有更多的思考和梳理时间。接下来,我的问题是:在如如看来,当代获得空前发展的佛禅文化,对今后现代诗歌的发展将有哪些影响?. L( w  [" P$ P& D3 x! X3 n* w. p/ g
        如如:会有很多有着汉字情怀的人不自觉地融进来,就像融进简单,柔和,自由,优雅,悲悯,这些我们觉知到的根本。4 ]: S- E8 i% O5 N) f) b9 q

* X+ P: v$ ?/ l; l6 \, J5 v2 S        碧青:最后,很想听听如如的梦想和心语!! ?/ R) v: D4 e1 |
        如如:“一切的东西都会变老,勤劳地实践你的救赎吧。”如如合十。
, R/ \6 e" ?( ]% ^5 ~3 ^1 U$ ^" B, h5 ~7 e" }! Q" H5 U
        非常感谢如如!如如的诗书画常给我心灵的启示和滋养。天高云淡的秋天,我俩在古老的滦河岸边有这样的一次对话,让我的心灵感到非常愉悦,并有一种生命的美妙和幸福感!
1 Q; J0 O+ U! Z- m        在此,送给如如最美好的祝福!!$ G) s; }. D- G8 S7 V
: r" `& N, H/ `; |, p4 d+ {- Q
                                        2018年10月18日9 g6 [5 F6 E4 H/ Y' `& w) ]
: A/ f0 p7 M% }, d; D$ g7 D# Z

" y" S" S, L/ w0 c# b推荐至《访谈问答》% ~9 z  m2 f! c$ G
推荐者:江晓帆
  |+ t$ ~. R' R7 N8 n- K推荐语:碧青老师《现代禅诗问答录》(系列)读后受益匪浅!正象如如觉悟:每一个中国人都戴着儒家的帽子,穿着道家的袍子以及佛家的草鞋!
  }& P1 i# ?4 w; J" `) 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2 08:1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晓帆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8-10-22 14:25 | 只看该作者
比如说茶,器之素朴,叶子轮回,遇水涅槃,茶汤沉静,人与茶,茶与器,器与人都建立了拿起与放下的种种遭遇,集中体现了禅宗的简朴,和谐,敬重和沉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8-10-23 10:0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8-10-23 10:0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5 03:5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