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它们不让说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0-3 19: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它们不让说话
扁桃体、腮腺炎、咽喉肿大
溃烂处艳如桃花
它们不让说话
手铐、脚镣、皮鞭
和黑胶布
它们不让说话
屏蔽仪、敏感词、404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9-10-4 11:24 | 只看该作者
敏感时期,少说话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9-10-4 15:31 | 只看该作者
好诗~

“诗不隐有所指,而直接就是”——麦克利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9-10-4 15:32 | 只看该作者
叔苴妹子 发表于 2019-10-4 11:24
敏感时期,少说话为好。

当艺术不再讽刺和怒骂的时候
人们就会开始讽刺和怒骂艺术

                ——一笑了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4 19:20 | 只看该作者
叔苴妹子 发表于 2019-10-4 11:24
敏感时期,少说话为好。

的确,最好是少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0-4 19:20 | 只看该作者
武林高手 发表于 2019-10-4 15:32
当艺术不再讽刺和怒骂的时候
人们就会开始讽刺和怒骂艺术

感谢来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9-10-4 19:2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时候就需要爱国人士来解读“核心价值观”了——自由

自由的第一要务是言论自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9-10-4 19:29 | 只看该作者
爱国小粉红~背井蛙们~速度的~呵呵呵呵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9-10-4 19:33 | 只看该作者
惊闻胡总编翻不了墙

                          .方舟子.

  《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昨天发了一条微博,我在推特上嘲笑了几句。几分
钟后,他把这条微博删了,不过我已复制下来,全文如下:

  “国庆节快到了,上外网极其艰难,连环球时报的工作都受了影响。我个人
觉得这有些过了,在此提点意见,希望得到倾听。

  走群众路线,相信群众很重要,我们人民群众的绝大多数人都爱国爱党,有
强大的政治分辨能力,立场坚定。这个国家并不脆弱。建议还是要在我们的社会
和外网之间多留出一些缝隙,这将有益于中国舆论场的强大和成熟,有益于科学
研究和对外沟通,有益中国国家利益。”

  每到敏感时期,翻墙就变得极其艰难,原来用惯的梯子都不好使了,这并非
新闻。有的梯子公司干脆发公告宣布暂停服务一段时间。我以前一直以为胡总编
是被特许到墙外发推特影响华尔街股市的,有特殊的通道,不必翻墙。现在才知
道原来胡总编也和广大人民群众一样也是要搭梯子才能翻墙的,看来级别还不够
高。然而就在不久前,胡总编在香港接受采访时为内地建墙辩护,理由之一是只
要想翻墙的都能翻出去(参见方舟子《胡总编的建墙神逻辑》)。话音刚落,胡
总编就抱怨起翻墙极其艰难,不知胡总编自打脸觉得疼不?

  此前胡总编为建墙辩护的另一条理由是,西方势力很强大,为了维持中国社
会稳定不受西方舆论影响,就要建墙。言下之意是广大人民群众很容易受西方舆
论影响。然而现在胡总编却说,“我们人民群众的绝大多数人都爱国爱党,有强
大的政治分辨能力,立场坚定。”“这个国家并不脆弱。”既然如此,西方舆论
就不会影响到中国社会稳定,那么为什么还要建这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墙呢?胡
总编现在实际上是在质疑建墙的必要性了。

  如果胡总编有特别通道,看到别人抱怨翻不了墙,大概是要嗤之以鼻的,饱
汉不知饿汉饥,会翻墙的哪知道翻不了墙的痛苦。只有当他自己的梯子也被抽走,
发现自己也成了广大人民群众一员,“连”自己的工作都受到影响,才会跟着抱
怨起来。胡总编现在体会到了墙的存在会影响到他的工作,是否知道墙的存在也
影响到了在墙内的其他人的工作和生活?是否明白了墙的存在让中国大陆成了信
息世界的孤岛?不知以后胡总编还好不好意思为墙辩护?

  2019.9.18.

(XYS201909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9-10-4 19:34 | 只看该作者
有个国家强大到不让人民了解外面的世界——这个国家的强大难道是纸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6-4 12:4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