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声里的边城》/文:布衣郎子(2011-08-01 23:31:05)
风沿着窄窄的九月进了边城
一柄刀落叶纷纷
在杏子林痛饮江湖佚事
你赶着得得的蹄声而来
带来两袖风雨
要在新近的故事里借宿
城里街灯淡淡
拖长一身黑衣的影子
更声带来一名不懂武功的外乡人
以诗歌的形式超现实的叙述虚拟的游侠故事,这是材料带来的新奇。古龙晚期作品,大部分由丁情代笔,有《边城刀声》。而诗歌里的《刀声里的边城》与其是否有关不得而知,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刀声里的边城”作为语言团块所造成宏阔嘈杂的氛围及“刀声”和“边城”作为诗歌意象所表达的意味到底是什么?
“风沿着窄窄的九月进了边城”,“风”是秋风。“窄窄”形容“九月”时间的逼仄。放在一起能够暗示一个人在岁月的流逝中青春时光已不再!“边城”过去指靠近国界的城市。这里的“边城”是哪里啊?我们不知道,恐怕作者也不知道,或许正是作者所要寻找的“我到哪里去”的归属吧。“一柄刀落叶纷纷”。“一柄刀”是游侠所带的武器,也说明仅此一刀,其余空空如也。“落叶纷纷”,表面的武功,内里的空虚和荒凉的暗示。“在杏子林痛饮江湖佚事”,这一句能约莫说明“我(诗歌第一人称被省略)”曾经怎么样及“我从哪里来”。猜测:一是我真的有过不平常的经历;二是我只是看了那些书。据传说:“杏子林一带林木茂盛,风景宜人,奇花异草,四时放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置身其中,顿觉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不过因为人迹罕至的关系,此地盘踞着许多珍禽异兽,山林之内,还杂居着一些上古遗民。传说中他们心智未开,不服教化,茹毛饮血,凶暴异常,若无过人修为,还是远离此地为妙。”可是我们看看结尾一句:“更声带来一名不懂武功的外乡人”。世界上哪里有没有武功的侠客呢?没有。诗歌在这里就给我们提出了问题:这个潜在的“我”到底是谁?
第二节“你赶着得得的蹄声而来”,也“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李白《侠客行》)”吗?未见得。只是“带来两袖风雨/要在新近的故事里借宿”。“新近的故事里借宿”,是指要在现实的生活里寻找书里边移植过来的梦想!这里的“你”实际上是主体的人被泛化开来,也是“我”,说明相同的人还有他还有许许多多和这里的“你我他”相同的人。这些人梦想能不能实现呢?
第三节写得神秘诡异而且出人意料。“城里街灯淡淡/拖长一身黑衣的影子/更声带来一名不懂武功的外乡人”。原来风雨兼程又似饱经沧桑的“侠客”竟然是个“不懂武功的人”!这还有什么梦想成真可谈呢?没有。
但是我们还想追问这“刀声里的边城”到底是什么地方?!
侠客一道,是中国文化自远古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基因。这个文化基因的作用是,对于体制的强权保持一种个人的挑战,无论是真正武力上的,还是思想上的,使得体制的强权无法控制一切,使得这个文化不会完全丧失活力。现今的中国人还是非常喜欢武侠小说和武侠电影。但如果极权世界果真降临,我们恐怕就更需要唤醒远古的基因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现在我们所处的国际世界是不是打着人道主义幌子的极权世界?我们的国家在“科学”“人本”“和谐”发展的进程中,受不受到国际国内不良因素的影响?
当然诗歌所写的还只是关注每个个人的来龙去脉。人口膨胀,现代化的产业集中化及信息化的时代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涌现出浩浩荡荡的学生失业大军和民工大潮,势不可挡。这些都是新的历史时期的无根的漂泊流浪在他人的街街巷巷的人!这些“侠客”究竟向何处去?由此看来这“刀声里的边城”是无处不在的吧?!
《无根的青春漂泊、心灵遗恨与诗歌先锋侠客》——读张脉峰先生的《我这十年》/文:许庆胜——摘录一句话:诗歌是“他无根漂泊与心灵遗恨的真实存照!他游侠式的散点出击,有着“保护妹妹”打抱不平式的新式味韵,在最早的朦胧诗群体中是绝少存在的,也有别于其他先锋群体。”
英雄主义色彩映射出人们在现实中无法达成的理想形象。民间是一个养殖先锋文学的广阔空间。真正的诗人必须背起十字架去殉道,自甘自愿的去受难。退一万步说,诗人的创作假使不能传世,也能在自适中怡人,美化灵魂崇高人格,也不失为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但是,诗歌不能当饭吃。保罗*高更自杀念头定后,日夜赶作最后一幅油画,题目是: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诗美创造往往是作者最真诚的独白,最痴迷的自言自语。海德格尔也认为每一个伟大诗人都只有一首“独一的诗歌”,“走向这首诗歌的漫长道路本身乃是诗意地追问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