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不主张吵架,但人还是要有点血性和脾气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9-17 2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不主张吵架,但人还是要有点血性和脾气的


卢兆玉(观云忘我)


一个没有体能和弱不经风的民族,是难以久立世界民族之林的。
打架斗殴,只要不是群架,只要不伤及无辜,彼此打几下子,也是无碍的。不动口,不动手,不就真的成了行尸走肉了吗?
其实,可以设立拳击墙的。心里不舒服,对着墙壁来几下,试试,你是不是舒服了些。因为疼痛的知觉也是缓压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不要动不动,就把吵架打架看成是暴力。
98%的人温良恭谦让,还有2%的人总是要有些个血性和脾气的。如果100%的没脾气,我看这民族真的是要出大问题的。


——观云忘我〈我不主张吵架,但人还是要有点血性和脾气的〉2024-0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9-17 22:06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卢兆玉(观云忘我)的这一段话,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以下是对这段话的详细分析,将尽量全面覆盖其核心观点。

一、体能与民族精神的关联
卢兆玉首先强调了一个民族若缺乏体能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将难以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足。这一观点凸显了体能和精神力量对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从历史角度看,一个强大的民族往往不仅在经济、科技或文化上有所建树,更在民族精神和体能上展现出非凡的坚韧和毅力。

二、对“打架斗殴”的重新定义
接下来,卢兆玉对“打架斗殴”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他认为,只要不是群架,不伤及无辜,打架也可以被视为一种释放情绪和压力的方式。这种观点并非鼓励暴力,而是试图从一个更宽泛的角度去理解人类情感的表达和压力的释放。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因为各种原因积累大量的心理压力,而适当的身体活动,如拳击或简单的击打动作,有时确实能够帮助人们缓解这些压力。

三、设立“拳击墙”的提议
卢兆玉提出了设立“拳击墙”的建议,作为一种缓解心理压力的方式。这一提议富有创意,它提供了一种非破坏性的、自我疗愈的方法来处理负面情绪。通过击打墙壁,人们可以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释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从而达到心理平衡。

四、对“血性”和“脾气”的肯定
卢兆玉认为,一个民族中如果有2%的人保持一定的“血性”和“脾气”,这并不是坏事。相反,这被视为民族活力和多样性的一种体现。这一观点挑战了传统上对于“温和”和“忍让”的过度强调,认为适度的冲动和激情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的动力之一。

五、对过度压抑的批评
卢兆玉批评了那种要求所有人都必须温良恭谦让的观点,认为如果100%的人都没有脾气,这反而是一个民族的大问题。这一观点触及了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个人情感和个性的压抑现象。在高度规范化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往往被要求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以符合某种既定的社会标准。卢兆玉认为,这种过度压抑最终会导致民族精神的萎靡和社会活力的丧失。

六、文化背景下的解读
卢兆玉的观点也需要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来解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是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念,强调和谐、和睦与和平。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冲突和竞争。事实上,中国历史上的许多英雄人物都展现出强烈的“血性”和“脾气”,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

七、现代社会的启示
卢兆玉的观点对现代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如何有效地管理和释放这些压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卢兆玉提出的“拳击墙”和对“血性”的肯定,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角度:即如何在保持社会和谐的同时,也尊重和释放个体的自然情感和能量。

八、结论
综上所述,卢兆玉(观云忘我)的这段话虽然简短,但却蕴含了深刻的社会和心理洞察力。他通过对体能、民族精神、情感表达和社会压抑等多个方面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寻找平衡和释放的独特视角。他的观点不仅挑战了我们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认知,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和人性化的理解社会和个人行为的方式。在理解和应用这些观点时,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结合具体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探索更加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路径。  
     (上文来自网络归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10-22 18:24 | 只看该作者
赏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3 01:4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2 22:5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