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太阳诗集·序》
◇梦日边 蒙马 冻土
一个人做一件事儿并不难,难的是七个人做一件事儿……
七个人集体出诗集,集体的力量是有了,七个人东西南北,拧成一股绳,促成一件事儿,难度就显而易见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红山宾馆的一个房间,五位热爱文学并酷爱诗歌的青年,满怀激动的心情,宣告“冬韵诗社”成立。他们是冰凌(白玉峰)、冻土(东立军)、凝水(刘强)、雪然(李晓光)、蒙马(董健英)。
一九八四年四月五日,在红山区实习饭店,冻土、凝水、朱江、杨玉琢(杨弃)、蒙马五人正式成立“弧线诗社”,同时出刊《四月五日同题诗》。一九八七年,“弧线”终于有了自己的阵地,那就是文化广场南侧系老土(王志强)所创的“蓝太阳咖啡屋”,老土、冉之、麦沙、梦日边的加入,主力阵容初具规模,“弧线”主力写下了大量的诗篇,紧扣那个时代的脉搏和诗艺,在赤峰应该说是个不小的动静,一些诗歌爱好者和学生经常光顾于此谈诗论道,“蓝太阳”的名字渐渐成为一种地区文化现象的代名词。于是,就有了蓝太阳诗社。
蓝太阳社群诞生于北中国,以它蔚蓝的光芒穿行于中国诗歌的时空。蓝太阳诗社从建社之初就定位于不求功利、但求自我、矻矻以求,坚持自己的诗歌方向,关注中国,关注世界诗坛,聚敛内功,不屈不挠……
蓝太阳诗群的兄弟们心灵本真、联袂前行。二十几年,每年都多次聚会,交流心得,品评诗作。蓝太阳诗群惯看秋月春风,经常行走在赤峰与平庄之间,或温洒谈诗,或论古辨今,也常常词锋激诤,彻底夜无眠,且有数集油印诗刊流传于民间。期间,也没少憧憬集体出一本诗集的美好愿望,但时机总不成熟。
蓝太阳诗群的兄弟各有千秋。麦沙温婉、机智、幽默、善解人意、无微不至;冻土快人快语,常情急智生,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其调侃之功日臻完善,是诗群的开心果,融合器;蒙马诗心傲岸、性情温润、才调鹰扬;老土端静、沉毅、心灵如苞蕾欲燃;诗云庄重、稳健、和善,一言一语有的放矢;冉之开心、操持、平和、常常风尘仆仆、汗流满面地向你伸过手来;扬弃这位早逝英年的诗友被诸君称誉为江南汉子,有点神秘,有点名堂,这本诗集权作蓝太阳诗群献给他美丽灵魂的奠礼;朱江鼻翼翕动,莫测高深、大声侃侃、心如急湍;梦日边天马行空,我行故我在……
蓝太阳诗群的每一个个体生命,存乎天地间,凝聚成一个很有创意的群体,给了这个世界很多优秀的记忆,是自不待言的。诗人麦沙一直从事报刊杂志工作,不但锻炼了自己,也造就了一大批文学新军。先后出版了诗集《温柔的想象》、《拥抱自己》,散文《心灵牧场》,曾就读于鲁院,底蕴日渐深厚了;诗云在内蒙古电视台,是一名优秀的撰稿人;蒙马一直在赤峰博物馆就职,二十余年写了大量的短诗,锐利锋芒,大有舍我其谁的豪迈;冻土早年从事教育工作,后转投计生卫,繁复的工作缠着了他诗歌的翅膀,红山诗社成立后,他“老夫聊发少年狂”,新作频频出笼。冻土早期诗歌颇有建树,是诗群诗歌的早行者;老土是个自由职业者,二十几年,把诗歌看作第二职业,沤心沥血,不离不弃,短诗尤为犀利、耐品;冉之是一个银行家,他的诗歌质地有银子落地般的声响,梦日边一直从事教育事业,多少年业余与职业并重,以诗歌活动家的标准要求自己,行行重行行……
生而为蓝太阳的一粒火种,是幸运的;但要做诗歌运动场上的一名火炬手,是不能等待别人选举的,而是自己被自己选举。倘如是,是需要做长久的内功。做一个不懈怠的诗人是多么幸福,做一个不辍行的歌者是多么欣慰。请相信,请相信明天的蓝太阳,已经来临!
我们不奢望《蓝太阳》的读者给予多少激动人心的掌声,我们只希望看到你们手捧这本带着墨香的诗集时庄严地抚摩着、轻轻地开启诗页,露出惊喜的神情。当你们在幸福的时光之余,静静地、略有所思地读出:蓝太阳!蓝太阳!
这就对了,诗歌必将像水,水流不断……
2011.10.10
10:10
于红山诗社匆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