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33|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时代诗歌”宣言——诗歌和哲学、艺术、宗教的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0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衣影 于 2012-12-22 00:48 编辑

一、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关系

中国诗歌的艺术传统由来已久,诗歌与画作的结盟更是“臭味相投”。尤其在诗歌鼎盛的唐代,诗歌更是融合多种元素的“百家汇”,以画入诗、以史入诗、以禅入诗是经常之事。及至今日,以画入诗仍然是广大诗人群体所钟爱的艺术形式,并且发展出了与画作理念相对应的创作手法与语言技巧,诗歌俨然成了画作的旁注。也正如此,很多诗人将诗歌当做和美术一样的艺术形式,遵循共同的美学原则。诚然,这是诗歌“寄生”发展的一个路向,但绝不是唯一的路向,艺术性也绝不是诗歌的根本特性。艺术性只不过是诗歌涵永“美”的特征的一种属性,是诗歌众多属性中的一种而已。诗歌的三大特性中,还有“思想性”、“道德性”。统一起来,诗歌的三大特性也就是“真”、“善”、“美”。

“美”并非一切艺术形式的主要特征,更不是唯一的特征,因为“丑”、“崇高”、“恐惧”、“变形”、“抽象”等同样是表达艺术的特征。只不过在人的审美习惯中,美是最常见也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艺术特征而已。因此,人类才将“美”作为美学原则的标记,来涵括一切其它的艺术特征。在西方诗歌和画作中,美通常是跟真善的理念合一的,也就是兼具艺术性、思想性和道德性。而在衡量一件艺术品的参数中,思想性和道德性往往是起决定性的作用的参数。思想对应的是哲学,道德对应的是宗教。这就好比一个人,哲学是他的头脑,宗教是他的心脏,而艺术只是他的血肉骨骼和衣服。一个人没有头脑和心脏根本无法存活,而血肉骨骼残缺或衣服丑陋,绝不影响这个人的安身立命。因此,将诗歌完全划入艺术的领域,实则是在起空中楼阁,是一种舍根忘本的做法,是主观唯心主义者的一厢情愿。

在西方,从柏拉图以降,诗歌的发展从来就没有偏离过思想性,甚至思想性是诗歌一切主题的核心。尤其在诗歌反映现实时,更是深具思想与哲理。也正如此,诗歌并不是单个人的艺术作品,而是属于整体大众的社会作品。它理应具有其存在的社会价值。

诗歌的思想性、道德性和艺术性必须统一起来,一首诗歌才能算得上兼具“真善美”,也才算得上真正的诗歌。尤其是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关系,这直接反映了诗人的思想水平和艺术层次。诗人的思想是其诗歌的灵魂,一个没有思想的诗人,或者思想浅薄的诗人,他的艺术性在普通人看来再高,在真正的诗人和艺术家眼里,也不过是一种机巧和拼凑,连三流货色都算不上。因此诗人的人性必须和他的诗性统一起来,才能真正体现诗人诗歌作品的实践价值,而不仅仅是艺术价值。人生的意义,不只是为了寻求美和占有美,更重要的是追求和实现真理与善。过分追求美的形式,只会导致人的肤浅和虚荣,使自己和读者玩物丧志。

同时,诗歌的艺术形式要实现创新,并非无中生有。正确深刻的思想对艺术创新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能够促进诗人对艺术形式的全面把握与灵活变革。这就像一堆纷杂的材料摆在面前,要将它组成一件新的事物,就必须有理性的建构能力。一味的讲感性、直觉,是不可能在艺术形式上实现突破的,最终只是在固有的感性材料里胡乱拼凑,无章可循,自娱自乐。

二、诗歌创作中的神秘体验

诗歌跟宗教的关系,是很多诗人津津乐道的。正如宗教对善男信女所主张的那样,你们“信仰就好”。一切从主观感觉出发,将梦境当做现实,将意识的幻化当做人形化的神灵和真实存在的三千大世界。然而,那也只不过是无知的迷信者,要让他真正去钻研佛经,亲证实践,恐怕他就不会这么简单的“直觉以为”了。

人们对于一切都喜欢从简单出发,这是一种“懒惰”的天性。这样的人习惯被动,主观情绪化,往往不思进取,无法做到杰出,更难以成就伟大。这也是为什么在诗歌界,难得出现一个伟大诗人的原因。因为要成就伟大,或者至少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诗人,就必须去钻研这个世界最高深的智慧,而不是一味停留于自我的感受性,相信“感觉”和“直觉”。感性能力只是为了表达诗歌所采取的形式和手段,决不是目的。因此,真正的诗人绝对不会沉溺在感性世界的迷乱中痛苦挣扎,迷醉混乱。他总是不断地寻求出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理智和灵魂。他总是从被动的“灵感创作”最后实现自觉的“理性创作”。他能完全地把控自己的非理性因素,将它们通过自己的“理性的迷狂”成熟地展现出来。

对于诗歌创作中的神秘体验,这种超验唯心的说法,既不科学也不真实,只是诗人长久沉浸于感性状态下意识的幻化,就像被酒精洗脑后的梦幻之境,是一种深度的中毒状态,这种状态下的人,毫无思想性和道德性可言,他的创作只能是即兴发挥,作为被动的状态,除却他的天才,再无其它是可以圈点的。

从诗人的追求来讲,要永葆诗歌创作的生命力,而不是昙花一现,就必须摆脱自身蒙昧、神秘体验的状态,从那种无知的痛苦中变成对理性的洞察,道德的审视,即为诗歌安上健全人类的灵魂,也使自己摆脱痛苦和毁灭。诗人必须长大,必须成熟起来,这就必须让思想性、道德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神秘状态走向澄明空灵,从“诗意的迷狂”走向“理性的迷狂”。

三、诗歌的终极追求——真善美

前面已经讲到,一部完美的作品,一定是真善美的统一,是思想性、道德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这个标准放之四海而皆准。因而,不仅针对诗歌。反过来,诗歌作为人类的精神产物,理应同其它一切艺术形式的作品一样,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不能独尊艺术性,就偏废了思想性和道德性。诗人更应该注重的是,诗歌和自身的统一,诗歌的真善美应该是诗人的真善美的外化,而不是诗人“为了诗歌而诗歌”的拼凑产物,那样的人称不得真正的诗人,他只是个工匠,或者文字流氓。他们不是写诗,而是玩诗。追求思想性、道德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应当是一个真正的诗人所必然追求的,这既是其安身立命的题中之义,也是诗人成就真正诗歌作品的必然之路。任何诗人妄想舍弃对自身理智的健全和完善,思想的启蒙与发展,道德的反省与自觉,就是“伪诗人”,就是文字流氓,就是玩物丧志的小人。他们只会败坏诗歌的名誉,而不是推动诗歌的发展,我们理应挞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4 16:20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12-24 09:52
敬畏诗歌是大前提,三位所谈均在此前提之上。限于时间,我在此仅就楼主的第一部分谈5点个人思考。欢迎批 ...

详细答复,请见: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mp;extra=#pid739492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4 14:37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12-24 09:00
支持有意义的争鸣,理性且有针对。实质也是三英战吕布哈,只是,吕布即课题。三英之间,用兵不同,乃有抵牾 ...

你的这个比喻好,合理并形象地说明了讨论的实质。无论何时,都欢迎参与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12-24 09:52 | 只看该作者
    敬畏诗歌是大前提,三位所谈均在此前提之上。限于时间,我在此仅就楼主的第一部分谈5点个人思考。欢迎批评哦。
    1、在诗的“真”、“善”、“美”之间,真善是前提,美的中枢。诗性,是一切艺术的高度显现标志,有君临之意。故“寄生”者在诗歌之外,诗被“寄生”是艺术的反常。
    2、其实,艺术性是不是诗歌的根本特性,取决于对这个概念的理解。通常的艺术性与艺术本体论有天壤之别。还有“美”亦然。如果诗是艺术,那么,没有“美”,就谈不上“思想性”、“道德性”,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好比一个人,哲学是他的头脑,宗教是他的心脏,而艺术只是他的血肉骨骼和衣服。——对于研究人是可以的,而对于研究艺术就得另起炉灶了。“丑”、“崇高”、“恐惧”、“变形”、“抽象”等是否可以进入审美形态,与现行审美底线相关。如崇高在康德之前就在审美之外。
    4、诗歌的思想性、道德性和艺术性必须统一起来,这是人为地分解概念的结果,这样也贻害无穷。因为对艺术不该如是三者剥离。
    5、理性的建构能力是人所独有或特长,现代艺术讲感性、直觉已经基于此之上了,而非原始意义的术语。一味的讲感性、直觉,是因为它们是艺术的事实存在。这与在固有的感性材料里胡乱拼凑,无章可循档次有别,正如自娱自乐也是一种艺术功能,只是属于最基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12-24 09:0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有意义的争鸣,理性且有针对。实质也是三英战吕布哈,只是,吕布即课题。三英之间,用兵不同,乃有抵牾,才呈现出三角关系的学术“厮杀”,在所难免。真想参与,但暂时还没时间哦。先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4 00:06 | 只看该作者
风之子 发表于 2012-12-22 23:30
18世纪~19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到了顶峰,可能要过上千年十个轮回方可超越,哈耶克的自由哲学、荣格的心灵 ...

在哲学界和散文界,叔本华的名气还是很大的,不逊于荣格。诗歌论坛过分讨论哲学,有主次不分之嫌,我只讲诗歌和哲学的融合与关联,强调哲学对诗歌的思想价值,并尽量将必要引用的术语淡化、通俗化。对于具体的哲学命题,肯定不会拿到这里来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12-22 23:30 | 只看该作者
闲云野鹤 发表于 2012-12-22 15:53
1 衣影朋友“提炼”“根据”康德的“人性”又“艺术性”什么“真善美”的观点完全是错误的。 ...

18世纪~19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到了顶峰,可能要过上千年十个轮回方可超越,哈耶克的自由哲学、荣格的心灵之路探寻、巴赫金的哲学美学、叔本华的人生哲学,他们都对自然及人或人性进行过探寻,尤其是叔本华对人性及自由意志研究最深,虽然他的有些观点悲观了些,虽然他的名气没有康德、荣格响;伤脑筋的事,诗歌论坛讨论哲学,可能意义不大,应该在大学校园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12-22 16:32 | 只看该作者
风之子 发表于 2012-12-22 12:35
诗人更应该注重的是,诗歌和自身的统一,诗歌的真善美应该是诗人的真善美的外化,而不是诗人“为了诗歌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2 16:27 | 只看该作者
闲云野鹤 发表于 2012-12-22 15:53
1 衣影朋友“提炼”“根据”康德的“人性”又“艺术性”什么“真善美”的观点完全是错误的。 ...

先生言浅了,学问和人生一样,不是简单的三段论,否定了大前提就完结一切了好像。这种形式逻辑的思维特性,不是左就是右的观念立场,根本就是非马克思的。何况,你所谓否定的大前提跟我讨论的内容不在一个方向上。听先生几句话,我研究哲学的,好像既不懂马克思,也错读了康德,更加对弗洛伊德、荣格、马斯洛等于人性的探讨一无所知一样。用马克思主义来批判其它学问,不是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当做教条和圭臬,马克思本人也说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科学工具,并非真理本身。马克思哲学也是发展的。再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其中主要之一就是德国古典哲学,而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先生说马克思批判了康德哲学,好像马克思哲学是凭空而来的真理一样,好像因为康德遭到了批判,康德哲学就都是错误的一样。先生将哲学想得太简单了,这样的话,也不是一个真正研究哲学或懂哲学的人会说出来的话。先生错误地定位他人,用自己的知识背景和理解结构来妄断别人的观念立场,似乎是真正的牵强了。先生贵求严谨、科学的精神值得推崇,但是不能将自己的标准和有限的所学当做科学的标准,更不能教条式地理解哲学,否则就不是批判别人而是误读别人了。先生可以坚持自己的立场,置身言外。不过,我也从来没有勉强别人接受我的理念。每个人有言论的自由,我也不想再做无谓的解释。望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2-22 15:53 | 只看该作者
衣影 发表于 2012-12-22 12:27
我所读之书,先生未必都读过,所以对于我提炼出来的一些观点,先生有其它出处的观点,无可厚非。只是希望 ...


1 衣影朋友“提炼”“根据”康德的“人性”又“艺术性”什么“真善美”的观点完全是错误的。我知道马克思是怎样批判康德的。我也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佛洛依德荣格的心理学对人的问题的探讨的过程和结论。
2 关于诸问题的关系问题,既然前提是错误的,勉强论述就必然混乱不堪。
3 朋友理论探讨的精神固然可贵,但是严肃的科学的问题要避免谬种流传。望见谅!
4 本人不再参与讨论,因为毫无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7 13:3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