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析春霸老师的短诗《卖豆浆的男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1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析春霸老师的短诗《卖豆浆的男人》
文/西玉
春霸是山东省泰安市的一位诗人,虽然未曾谋面,但却多次读他的诗歌,他的诗歌有喜有悲、多带空灵细腻的色彩,他的对诗歌的情怀和对友人的挚热无不跳跃在他浓浓的诗行里,处处韵脚生命、生活、爱情、爱人的低吟浅唱,这些来自生活的诗歌是那么的充满生机、富于生命力。正如著名诗人艾青说的那样,“为什么我的眼里充满泪水,因为我对大地爱的深沉”。灯笼虫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对生活和生命充满激情的人,这样的诗歌更加打动人心。《卖豆浆的男人》就是他众多诗歌中的一首反应现实生活的精致诗歌。
     诗人起句就切入生活的主题,“挂满风霜的自行车/从市郊赶来”,虽然没有说人没有说具象的人,而是用一句“挂满风霜的自行车”,以借喻的手法就点击了农民的风霜、辛劳。紧接着“从市郊赶来//一只车轮是路灯/一只车轮是残月,比喻妥切形象细腻。让读者一下子就看到了一位农民披星戴月,赶一个时间抢买早点的画面。这让人想到了唐代的卖灰翁,虽然内容不同,但相似的一面多么让人唏嘘和心酸。特别是一句“在幽深的小巷里晃动”,通过对比更加凸显了诗歌主体的弱小和辛酸。
第二节,作者精巧地做到诗歌空间和时间的换位。能过一句““豆浆——”悠长的吆喝”和儿子床头的闹钟结合在一起,并用“习惯了两个定时声音的儿子/打着瞌欠伸出胳膊/窗户亮了”,二句话就形象的点白了天亮了。同时,一点带面,说出了一个城市的时空变换,也为诗歌后面的蕴写埋下了伏笔。这也就是围棋上常说的“做眼”,有了这个眼,才能让诗歌更具逻辑性。
第三节,“卖豆浆的男人/热情话语//和热乎乎豆浆/温暖了冷清的黎明”,这应是诗歌的高潮。前面所有的辅展在这里得到照应,虽然只有这么短短的几行,却把一个卖豆浆人活灵活现地摆到了读者面前。热情的话语、热热乎乎豆浆,温暖了冷清的黎明,“二面论”的精彩运用表现了诗歌的质感,拓宽了诗歌的空间,让读者有了在寒冷中见到光明的感觉,更让人看到了卖豆浆人的可敬可亲可爱。
第三节,可以说诗人在诗歌的气场营造上减弱了节奏,笔墨轻转,让读者看到了诗中主人公的高兴和欣慰。“卖豆浆的皱纹/被熟悉的面孔拂平”,多么让人感动的诗句,多么让人回味的场景。一个卖豆人和一群买浆人,和谐的关系在诗歌里飘香,让诗歌增加了张力,这反映了一个时代一个特殊人群生活在最基层的真实写意。“半新不旧的自行车/终于卸载了半夜的忙碌”,再次让读者看到了卖豆人的辛劳和松了一口气的舒心。
     第四节,诗人通过翠选的几个物事的特写收尾。既与之前的黑夜对比,又充分了表白这个地市的生机。在另一个方面暗喻,劳动者的功劳和奉献。让读者体会到,正是卖浆人喂养了这个城市和城里的人们,让这个城市更加美好。
总体看,这首诗在建筑上层层递进,布局合理,开合有度;在表现手法上,比喻、暗喻、借喻、对比妥切;在诗歌的意境上,虽没有特点别惊奇的诗句,但却能在普通之处露深意,让一首来自普普通通生活中的诗歌有血有肉,确实难能可贵。
附:灯笼虫老师的短诗《卖豆浆的男人》
  挂满风霜的自行车,从市郊赶来
  一只车轮是路灯,一只车轮是残月
  在幽深的小巷里晃动
  
  “卖豆浆——”悠长的吆喝
  和儿子床头闹钟,一起震响卧室空气
  习惯了两个定时声音的儿子
  打着瞌欠伸出胳膊,窗户亮了
  
  卖豆浆的男人,热情话语
  半拉开紧闭的小门。娴熟的盛豆浆技巧
  和热乎乎豆浆,温暖了冷清的黎明
  层层滋润,住宅小区楼
  
  卖豆浆的皱纹,被熟悉的面孔拂平
  豆浆随熙攘的脚步,越来越少
  半新不旧的自行车,终于卸载了半夜的忙碌
  
  太阳在楼群夹缝,露出一丝笑意
  打着饱嗝的各种车辆,急促地鸣叫笛音
  卖豆浆的男人,轻松地消失小巷拐弯处
  留下满巷人声鼎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4:04 | 只看该作者
筷子 发表于 2012-12-26 02:47
欣赏拜读!

谢筷老师来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12-26 02:47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拜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5 16:36 | 只看该作者
谢李老师来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12-25 16:2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4 11:1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