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痴人说梦 于 2013-1-2 12:46 编辑
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是语言古朴,格律比较灵活的一类诗歌体裁的总称。它产生于汉魏时代。在唐代以前只有这种诗体而没有特定名称。至唐代律诗兴起以后,人们将律诗称为“近体诗”,而把不合格律要求的称作“古体诗”。
古体诗每篇句数不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杂言等诸多形式。其中以五言,七言和杂言最为常见。这类诗不求对仗,平仄灵活,临韵可通押,篇中可换韵,因此较之近体诗更为自由。
唐代格律诗的形式确立以后,诗人们在创作格律诗的同时,仍然没有放弃古体诗的创作。脍炙人口的传世名作迭出。如李白的《行路难》,杜甫的“三别”,白居易的《卖炭翁》等。
古体诗的形式极为自由,除了用韵以外,它不受任何格律的约束。当然,在唐代的古体诗中,已经出现了用平仄交错的方式写成诗句,并且有的还使用对偶的句子。当然,这也是唐代和以前的古体诗的不同之处。诸如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等诗人的五言古诗里就多有律句,律联。歌行体如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里很多句子都是入律的。
因为古体诗的形式灵活,所以他的表现范围比近体诗更为广泛。另外由于古体诗的语言自然古朴,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近体诗语言艰涩的不足。
直至今天,热爱古典文学,尤其是古诗词的朋友们,依然以古风的形式,融入时代的语言创作属于时代的篇章,属于自己歌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