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85|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宁:中国新诗的存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3-1-28 1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新诗的存在

                           王宁

所谓的“评论家”都有一个臭嘴

在中国,诗人多是在误解、误读与糟践中,以个人的无辜之躯与不幸的命运前进!且不说诗人的生存与活命;但看那些诗外的糟践,就可说明——诗人的存在何等不易。当代的诗人从鲁迅始,到今天,所遭非议一直没有断过。在鲁迅的论敌中,其实诗人没几个,大多都是诗外的所谓“评论家”,他们看着诗人的作品,内心服,却在嘴上不服;鲁迅的论敌们大都——先在鲁迅的作品上巧舌如簧滴开始抨击;然后才有鲁迅的回击。而中国作家、诗人,他们只在意自己的写作文本的写出,而忽略,不在意别人怎么说的。但是,作家诗人的骨头从来就没有软过,如果真的有人恶意侵犯,也只能回击!历史可见一斑。

中国诗歌在改变——颠覆中,产生了积极的艺术意义!

想到“改变”一词。我联想起那些我曾经很熟悉的句子;比如昌耀“大草原上裸臂的牧人    横身抽出马刀    品尝了初雪的滋味”。。。但我又想到诗人昌耀不幸的一生。。。他试图用自己的艰辛来颠覆业已存在的诗歌部分。

我深信,许多诗人正是在个人的种种关于颠覆的努力中在——原谅了某些文学历史;这在中国的学者与诗人中很容易找到例证;应该说诗歌的仁人志士们,很多已经如是去做了。这不难看出,也不难理解。

历史就是真实的那部分事故,事物,细节。

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诗歌历史;单看近朝,就是这样。大凡,每一个战争的到来以及他们的战争里,都会有诗歌蜂拥而至,铺天盖地;有的诗,就成了典籍与模范。五四时候的鲁迅,胡适;抗战的时候,有了艾青,田间等;文革的时候也有大量诗歌(记不清了);四五的时候有天安门诗抄;改革了,有了北岛,有了多多等的诗歌。我想说的不是这些朝代里的诗歌本身(事实上,在这里,很多,并不是诗);我想说的是——这个渐次而来的过程——在这里,一种颠覆的意义。诚然,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颠覆带来的积极意义。

20世纪的七、八十年代——颠覆,成为进步的唯一表达与行动方式!没有颠覆,就没有现在与当下。北岛与多多们的颠覆意义在于他们灵魂的出窍与蓬发。但二者的颠覆意义在具体文本上,是不同性质的——北岛诗,更注重于思想上的反思、反叛表达与对历史的怀疑精神重塑,在北岛这里,“伤痕”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印记;多多诗,更注重于语言的柔韧裸呈以及具体的诗的艺术价值。这种诗的出现,极大地推进了“诗歌进程”。

诗人海子的颠覆意义在于他,不向媚俗示好的卓越个体性。他平生写就了不少堪称伟大的诗篇;也正是他的无从妥协以及遭致冷落,从而使自己的诗亮丽在历史之河上。

但中国新诗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艺术的外部环境已发生根本性改变。于是,诗,愈加从“神圣的”位置跌入凡间。整个90年代,成为了不言自明的“沉默期”。但与其说这种“沉默”使诗人迷茫,不如说是这个时代给诗人提供了思考的余地更确切。因为我们可以感到,在这个“阶段”,诗人们并没有“望洋兴叹”,并没有消沉。所谓的“第三代”诗歌,实际上酝酿着一场对诗歌历史的颠覆运动;这几乎可以说就是诗歌的“黑暗的”黎明前夜。事实上,一个自称“他们派”的诗歌群体已经形成——在这里,于坚、韩东等,成为“代表”。他们在南方已经将一张诗歌报纸出了时期。但在当时,只是他们的“效应”还没有彻底凸显出来。但无疑,“他们”,已经具有了颠覆意义。同时,王家新等诗人们,在自己的“后花园”持续着个人的有效诗写。

同时我们看到,在中国,更多诗人是在自觉中走向自觉写作。除了“南方”和“北方”,中原地带却较为冷静地存在于个人的诗写之中。这中间,诗人们虽无打旗拉派,但诗写的存在却毋庸置疑。仅就冯杰,蓝蓝,丛小华,森子,王宁等一些诗人而言,他们始终并相继写出了属于自身的诗。这些身处中原腹地的诗人甘于孤独,并在孤独中义无反顾的行走。

写作,已经开始成为时代与历史的另类存在。

诗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写作,已经开始成为时代与历史的另类存在。无疑,这期间出现了一大批有别于北岛时代的诗;比较有影响的诸如韩东的《有关大雁塔》、欧阳江河的《玻璃工厂》等。这些作品,以消解历史的极大风险,反而完成了一次诗歌脱变。人们意识到,在这些诗歌里,“崇高”“神圣”已经是灰飞烟灭的词。无论是“消解”或者“后朦胧”,这些均是外在的强加之词;重要的是这些诗,彻底改变了一个诗歌朝代。这个事实,是隐忍中呈现的最大颠覆之诗。

诗人们一边原谅着历史;一边颠覆着历史。历史就是这样前进的。历史就是由一个个具有时代特征的诗歌来进行。当整个九十年代进入末期,更具前瞻意义的颠覆活动,业已开场。以“70后”诗人为前锋为先锋的沈浩波们,终于在京都盘峰一个会议上上演了划时代的诗歌剧目。这些诗人最大的诗歌特征是——在身体上、在肉体上彻底“露出把柄和洞”;他们公开以“下半身”横扫一切过去的、历史的“上、中”形体。这是一杆旗的扬起。旨在针对当时诗界的死水,打乱一切固有的诗歌阵脚。他们以为,不破不立;只有在彻底的破坏中,新诗才能立起。他们写出了不少具有颠覆意义的新作。颠覆!在诗歌历史中始终具有伟大的艺术意义。

颠覆,实际上就是一种诗歌传统。颠覆的另一种形式是——民间诗刊的层出不尽。这些诗刊无不有一个最初要义——从形式到实质,与官刊分庭抗礼,画地为牢。从《今天》到《他们》,颠覆的可视性,有目共睹。以及周伦佑、“非非”以及后来的种种民刊。在这个漫长的诗写过程,诗人们在个人的楚河汉界为一个时代都提供了无愧于人类的伟大的诗文本。

中国新诗与外国难脱干系

中国新诗固然在前进中前进;固然显现诸子百家;但说到底,不能与外国脱钩。新诗,本就在“拿来主义”之下、之后颠覆、前进的。诗是人类共同的文明之光,本无国界之分。互补,互动,互进,实属自然与正常!何来大惊小怪?

“评论家”们的不怀好意

诗人的写作,是靠个人的颠覆,成为改变历史的“马刀”。诗人们都是个人的王,横刀立马,无愧于世界!而今天的中国,那些所谓的“评论家”们,不在文本上好好说话,却始终对诗人放暗箭;大有黑社会之嫌;还依然想当指路明灯,不怀好意的、心里极不平衡的吹毛求疵式的——所谓的乌七八糟的糟践,实在是浪费口舌,极尽龌龊之能事——他们试图使乱象更乱象,让无辜与不幸的诗人更不幸——他们——悠然自得,以一副恬不知耻的嘴脸在中国诗歌里胡搅蛮缠式的哗众取宠,真可谓入木三分地丑恶了!!!
                     转自王宁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889a700102e6gi.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1-30 14:10 | 只看该作者
肖振中 发表于 2013-1-30 14:04
或许,偏,才能出好诗……

问好,有点道理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4:04 | 只看该作者
西沈 发表于 2013-1-29 21:26
觉得文章最后有点偏了


或许,偏,才能出好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4:03 | 只看该作者
映阳子 发表于 2013-1-30 00:12
基本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4:03 | 只看该作者
李飞骏 发表于 2013-1-28 19:04
诗歌界是中国社会的一部分。诗歌界的腐败是集权社会的并发症

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1-30 00:12 | 只看该作者
基本赞同!{: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1-29 21:26 | 只看该作者
觉得文章最后有点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1-29 07:16 | 只看该作者
余燕双 发表于 2013-1-28 23:08
灵岩好!赞同你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1-28 21:55 | 只看该作者
余燕双 发表于 2013-1-28 15:32
拜读振中推荐的好诗论,

诗歌体现作者的社会观和审美,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坚持,不是那个诗评者能引导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28 19:04 | 只看该作者
诗歌界是中国社会的一部分。诗歌界的腐败是集权社会的并发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28 15:39 | 只看该作者
爱写就写,不爱看就别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6 17:5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