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歌,一柄有关梦想的神兵利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4 1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明利 于 2013-2-4 10:25 编辑

诗歌,一柄有关梦想的神兵利器
来源: 信息时报
  尚论聪 (书评人)
  夜读伊沙所编《新世纪诗典》,不由叹息一声:诗歌离开我们已经太久了。《世说》云,太上忘情,下愚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诗人,大概都是钟情之人吧。所幸,在喧嚣与浮躁过后,还是有几个真性情中人在的。
  像所有胸怀梦想的人一样,18岁的时候我就发现自己有一种历尽沧桑的忧伤,这完全和年龄不相称。那时候,我的心境忽而如巨浪滔天,忽而又如平静无风的湖。无所期望的平静,常常会保持很久。当然,这种平静并非太上忘情,恰恰相反,平静的极端是狂躁,青春的画笔勾勒出无数奇幻梦想。当梦想碰了一鼻子灰之后,狂躁也会消散,最终只剩下深深的孤独。
  孤独,适合于写诗,或者写信。
  有些人天生就具备诗人的气质,当他们处于顺境时如清溪涧流边的小草,不引人注目;处于逆境时则如悬崖边的大树,自成一种旷世的风景。诗人的幻灭、失恋,就像崖际大树惨遭飓风狂吹,有连根拔起的危险。我们这一辈的诗友们,多有幻灭与失恋的经历。其后的诗,反而有种大波折之后的平静,成熟于大悲喜之后的孤独。
  列夫·托尔斯泰说,任何天才在孤独中都不可能得到发展。我相信这是对的,我明白他所说的孤独是远离人类的孤独,而并非心灵的孤独。远离人类的离群索居,必然要脱离人类的关系链,这不但无法形成对人的认知和影响,还会从人性的屏幕上消失。我所经历的孤独是心的孤独,而不是野兽似的远遁。
  不过,现在我们依然经常谈论诗歌,是因为——诗歌是一柄和梦想有关的神兵利器。
  实际上,大多数年轻人都曾有一个诗人梦(或者说歌者梦),都想留着长发,弹着吉他,沿着铁轨行走,成为一个流浪诗人。我们写诗,完全不受任何经院派影响,也不讲求任何“技法”,而是天马行空。在某种意义上,任何艺术理论臻于完善,都意味着该艺术走到了尽头。因为,被理论所束缚的艺术,将不再拥有生命力。在这个意义上,最原生态的诗歌是最有生命力的作品。
  当代诗歌之误,其一误在语言,其二误在理论。自朦胧诗的强大阵容消失后,再也没有形成强有力的聚合力。诗歌语言的苍白,诗歌理论的破产,都逐渐将诗歌本身推向危局。
  诗歌有点像古代的名匠铸剑,是火候和精神的合一,因此能切金断玉,削铁如泥,所向无敌。好诗如好剑,都有一种犀利的特质,能作好诗的人必定是精神上的铸剑大师,同时也是驭剑大师。当写作冲动迸发时完全不受“技法”(理论)的束缚,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即便是最简单最拙朴,甚至最俚俗的语言恰好与诗的精神结合,那么也会选择这种语言。这就如同铸剑大师寻找到一块绝世好铁,火候又达到了最佳程度,并且融入了铸剑的临界精神,那么无论铸出来的是吴钩,是太阿,是刀,或者斧,必然都是利器神兵。这就是《红楼梦》里林黛玉和香菱所说的“不以辞害义”了。内容是第一位,其次才是形式。然而,当代诗歌之弊,恰恰是有形式无内容。所谓“梨花体”,堪称形式主义的集大成之作。
  高中时代,我曾一度认为诗歌就是我的梦想,我和几个朋友筹备建立诗社,放学后在熙熙攘攘的餐厅里打饭,一手端着饭盒,一手挥舞着筷子畅谈诗歌,并在人群里忘乎所以的笑。如今,年华成烟,诗歌编织的浪漫也变了颜色。而这本《新世纪诗典》,多少唤起了一些旧事和旧人。
  “我与读书”征文
      本版开展“我与读书”征文活动,欢迎广大读者投稿,讲述自己与读书的故事。
      来稿请寄:xxsbfkb@qq.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2-5 20:50 | 只看该作者
庞贝 发表于 2013-2-5 19:22
老师辛苦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2-5 19:22 | 只看该作者
老师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18 23:3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