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6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首抗日诗的发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20: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盘龙寺是坐落于黄龙县柏峪乡石坷行政村聚家沟沟口的一座古庙。庙院在文革期间被毁,现仅存破败不堪的戏台。然而,就在戏台残存的墙壁上,却完整地保存着抗战期间一位夜宿破庙的难民用柴炭书写的一首抗日诗。






戏台墙壁上字迹清晰的抗日诗



不久前,我们收到一封来自黄龙县柏峪乡的信。
信是黄龙县一位名叫刘金贤的退休老人写来的。信中说,在黄龙县柏峪乡石坷村盘龙寺戏台遗址内的墙壁上,完好地保存着抗战时期一位栖身破庙的难民所写的一首抗日诗。全诗四句28个字:“壮士生在国难秋,抛弃寸土即是羞。纵马踏破东洋岛,重新安排新亚洲。”

仔细地品读这短短的28个字,一个在战火和离乱中仍不忘国耻、誓言为国雪恨的坚毅形象跃然其上。



1、偶然的发现



按照刘金贤老人所提供的信息,我们随即前往黄龙县柏峪乡采访,寻访那片残存的历史遗迹。

沿黄龙山驱车三个多小时,终于到达了柏峪乡这个被称为韩城市、黄龙县后花园的地方。这是一个以生态旅游和农家乐经营名声在外的小乡镇,人文底蕴又极其丰厚。

在柏峪乡政府,我们见到了早已守候在那里的刘金贤老人。在刘老的引领下,我们顾不上休息,又踏上了寻访古庙遗迹的行程。

路上,刘老向我们讲述了抗日诗歌发现的经过。

2012年7月16日,为编撰《神道岭》一书,刘老陪同民俗专家薛景玉赴大岭考察。行至石坷村聚家沟沟口盘龙寺遗迹时,刘老一行遂上山观看,偶然发现了寺庙内残存的戏台内墙壁上的这首抗日诗歌。读了这首气势恢宏而又悲壮的抗日诗,刘金贤老人怦然心动。

工作时一直热爱文学创作的刘老,退休后更是将大量的时间用在了研究地方文史上。刘老说,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旧中国满目疮痍,到处烽烟滚滚,哭声阵阵。而失去家园、生离死别的难民,尚未失去不忘国耻、抗敌御侮的壮志雄心,这不能不让我们在心灵上产生强烈的震撼。在日本军国主义亡魂不死、不断在亚洲挑衅生端的今天,重读这首气势恢宏的抗日诗更有着特殊的意义。



2、古庙的历史考证



距乡政府西北约4公里的这座古庙,历经风雨剥蚀,古庙的主体早已荡然无存,剩下的仅是残砖碎瓦和一座仍在风雨中飘摇的戏台残址,相比戏台外表的破败,戏台墙壁上的抗日诗却显得字迹清晰。墙壁上同时保留着民国时期韩城班、铁寿班、集盛班等戏班在此表演时所留下的字迹和一些不太完整的诗词歌赋。

发现古庙遗址内的诗歌后,刘老第一时间联系所属乡镇及当地有关地方史研究者,希望能够为抗战时期历史研究提供更加确凿的证据。采访途中,刘老多次提及希望当地政府及文物部门能够重视这个残存的古庙遗址,并对之加以保护。刘老说,这首抗日诗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它的残存不仅是那个特殊年代的历史见证,更是对子孙后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教材,它所传达出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的抗争精神,值得世代传承和发扬。

据柏峪当地民俗专家薛景玉讲,盘龙寺是西池寺的底庙,两寺距离有三四十里路,当时当地人逛庙会必须从盘龙寺底庙走,所以两寺应该是同一时间修建的。而翻阅《韩城市志》(黄龙县1947年才成立,1948年黄龙县第二次解放后,将随黄龙同时解放的韩城县源乡石门、白马滩、柏峪临时纳入黄龙县),纵览韩城历史,方知西池寺是韩城“五池寺”(东池寺、西池寺、南池寺、北池寺、中池寺)之一,是当时的佛教圣地。

《韩城乾隆傅志》有这样的记载:“五峙山在县西北。峙在万山中为岑,凡五:深岩邃谷,人迹罕至。北峙最远,去县百二十里,西峙次之,东、南峙又次之(应为中、南峙次之),中峙稍近(应为东峙稍近),亦且八十里,俱有泉,俗名海眼。山多松,中峙尤胜,自麓及岑,青葱夹道,幽绝人寰,今称为五池山。”

当年,附近百姓遇到不开心的事,都向庙里神仙诉说,以求神灵保佑。“五池寺”周边有清泉,山体走势都是上等的风水宝地,是历代游人的必游之地。牛角哨瞭望塔,位于西池寺东侧峰顶,塔高20米,五层砖木结构,登临塔顶俯视群山,让人顿感心胸开阔。

距盘龙寺约1公里处的薛老将军(薛丁山)庙内曾经有几块碑,碑文上有关于盘龙寺修建、维修的记载,但是后来散失。据薛老推测,一般寺庙均建于盛世,而佛教在唐朝尤为兴盛,身为五池寺之一的“南池寺”在现《黄龙县志》记载中属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所以,盘龙寺很有可能也建于唐贞观元年(627年)左右。





现在的盘龙寺遗址偶尔还有游客来

3、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进攻开封、郑州。蒋介石为了防止日寇南下侵犯中原,用飞机炸毁了花园口的黄河大堤。混浊的河水向东南方向迅猛推进,在黄淮平原随性肆虐,最终形成了跨越豫皖苏3省44个县的黄泛区。
1938年6月9日,距中牟不足20公里的黄河花园口大堤溃决,眨眼之间,“黄河之水天上来”,让毫无防备的中牟百姓无处躲藏。河水伴着大雨快速推进,两天之内便袭淹了中牟全境。据档案记载:“11日,黄水猛涨,赵口口门出水;次日,中牟三刘寨、油坊头、七里店、王庄、关家、六堡、闹市口等村全部被洪水淹没;13日,花园口与赵口两处黄水在中牟西北部的茶庵汇合,分成三股南下,泛滥区域东西已达15公里宽……”

1938年6月23日出版的《大公报》记述了当时的中牟景象:“县城西北十余里的沙窝地方,集有难民3000余人,十数日以来,树皮草根已食之将罄,幸派3人求救,否则,再有二三日,恐全饿死矣!”

黄河改道,泛滥成灾,给原为富庶之区的豫东平原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自1938年6月至1946年6月,河南省12个行政区的110个县中,计有中牟、尉氏、西华等20个县沦为黄泛区。数年间,计有146万间房屋及650万亩良田被淹没,无家可归的难民不得不以草根、树皮果腹,甚至“以含毒野菜及观音土充饥,糠秕杂食反成佳肴”,先后死伤150多万人。

档案显示,1944年8月,仅进入陕甘宁边区的难民就有9000余人,同期进入晋冀鲁豫边区的仅太行、太岳两区的更多达25万余人,大约相当于全边区所有灾民的六分之一;截至1944年年底,河南黄泛20个县逃亡人口约631070人。豫、皖、苏三省共有390万人背井离乡,四处逃难。



4、坚强不屈的难民情怀



在这场生死大逃离中,一位叫慎清源的难民逃难至黄龙山避难,夜宿盘龙寺。因感于时事和个人的遭遇,在破庙戏台的墙壁上留下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迄今

70多年过去了,这首留在墙壁上的诗仍清晰可见。

透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名叫慎清源的难民身上所具有的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和伟大的爱国精神。他身为难民,在逃难途中仍不忘国耻,心怀壮志,代表了当时亿万遭受日寇铁蹄蹂躏的中国人民的强烈抗日情绪和坚决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豪情壮志。

我们猜想,写下这首诗的那个夜晚,慎清源必定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或许身当壮年的他并不甘于一个颠沛流离难民的窘迫身份,毅然奔赴延安,加入了抗日的滚滚洪流之中。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抗战时期的蒋介石如是说。而今,中日钓鱼岛事件愈演愈烈,日本右翼分子一再挑战中国人民的心理底线。这首70年前的抗日诗警示我们: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借尸还魂。

风雨飘摇的盘龙古寺虽已伤痕累累,然而,这首传达中华民族不屈精神和中国人民爱国情怀的抗日古诗,仍然字迹清晰。让我们再次重温这首传达出中华民族气节和精神的诗歌:“壮士生在国难秋,抛弃寸土即是羞。纵马踏破东洋岛,重新安排新亚洲。”(陕西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6:16 | 只看该作者
顺其自然 发表于 2013-3-7 16:07

问好自然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3-7 16:11 | 只看该作者
肖振中 发表于 2013-3-7 15:45
对于现今的日本,也是一个耳光!

嗯,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3-7 16:07 | 只看该作者
好 {:soso_e179:}{: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5:45 | 只看该作者
西沈 发表于 2013-3-7 14:24
有力的诗句和证据

对于现今的日本,也是一个耳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3-7 14:24 | 只看该作者
有力的诗句和证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9 08:3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