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系列报道之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5 0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系列报道之二

徐长云


  

  姚风 54岁,北京人,现执教澳门大学葡文系。有诗集《写在风的翅膀上》《一条地平线,两种风景》《黑夜与我一起躺下》等。他看起来其实还是很像“澳门人”的。

  

  雷寄思·邦维希诺 57岁,现居巴西圣保罗。有诗集《孤页》《蝴蝶的骨骸》《宇宙的内疚》等。开幕式上,所有诗人都温良恭敬,唯他两次高举一诗集,口说听不懂的语言。

  
  澳门有诗吗?澳门有诗人吗?对于这个独处一隅、曾被葡萄牙殖民400多年的南疆小城,内地人有的是疑惑。太陌生。澳门由澳门半岛及两个离岛组成,曾是远离中原文明的小渔村,也是很早开放的城市,在今天,葡式街巷、教堂和饮食述说着古老和融合,作为著名的东方赌城,“它的赌场比超市还多”,城市富裕,“也遮蔽了人文的一面”。“2011香港国际诗歌之夜”的受邀诗人姚风,在澳门生活了近20年,他说,“澳门有诗,写诗的人还真不少”。

  葡萄牙的“李白”来过澳门,汤显祖也来过

  澳门很小,33平方公里(约为长沙芙蓉区面积的五分之四),55万人口。某位久居此地的外国作家把澳门称为“诗人之城”,理由是写诗的层出不穷。“每平方公里可能有二三十个诗人”,姚风不假思索随口一说,意思就是,“很不少”。

  “澳门比较富裕,出书、办杂志容易点。政府也支持,可以向政府申请出版诗集。在澳门创作有一定空间。《澳门日报》每周有版面可以发表诗歌,还有《澳门现代诗刊》、《澳门笔汇》、《中西诗刊》,也欢迎诗歌。”

  鲜为人知的是,澳门诗歌源起于16世纪。葡萄牙大诗人贾梅士(相当于中国的李白),因触犯权贵被流放,于1556年到了澳门——距葡萄牙人取得澳门居住权仅三年,隐居在澳门的石洞,写了伟大史诗《葡国魂》的部分章节。“葡萄牙人对这一神话津津乐道。他居住的地方后来给建成了公园。”每年6月贾梅士忌日,澳门一些葡萄牙人会来公园的石洞献花。当然这石洞,也被写进了《葡国魂》:“毋须说无人甚至野兽也不会涉足此处/就这样静静地/无人问津/无人追寻。”

  贾梅士呆了两年走了。心气极高的才子汤显祖不久来了,因直谏贬官广东,特意渡海到澳门一游(1591年),相逢的葡萄牙少女以及种种新奇被他写进诗中——“一共5首,是关于澳门最早的文学记录。后来他还把所见‘番鬼’(洋商人)、‘通事’(翻译官)写进了《牡丹亭》。”

  此外,可以一说的是庇山耶,葡萄牙最优秀的象征主义诗人,27岁(1894年)那年,怀着失恋的绝望来到澳门,从此过着颓废混乱的生活,他吸食鸦片,32年后死在澳门,留下一本很薄却注定不朽的诗集《滴漏》,“里面有二胡、花瓶、画舫等许多中国元素,是葡萄牙文学史上一座丰碑,在澳门也非常有影响”。

  中葡诗人不相往来,客观原因是语言,98%的中国人不懂葡萄牙语

  诗歌创作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在中国居民占93.8%、葡萄牙裔占很小比例的澳门, “一般来说,中国诗人用汉语写诗,葡萄牙诗人用葡萄牙语写诗,澳门大学有个教写作的澳大利亚诗人,则教学生用英文写诗。”

  “澳门诗人写的基本与自己的生活有关——生活压力,赌场、生活空间带来的感受,因为富足平和,有些偏于风花雪月,主要是年轻人,喜欢写些失恋的小痛苦”。澳门人口头多讲粤语,诗歌多少受些影响,与相邻的香港、广东相比,“或许澳门人更容易写到爱情,写自我的小世界”。

  “赌场”,在诗歌中有所体现,“博彩业对澳门经济影响非常大,大部分收入来自这里,也提供很多就业机会,也有负面因素,有人沉溺赌场。”本土诗人懿灵就写道:“赌是澳门的所有产业/……我们是被押下的最大筹码。”

  诗歌,并不适合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历史还是以种种方式反映到诗中。写“回归”的诗不少,“没发现写得好的,最经典的还是闻一多呼唤‘回归’的《七子之歌》,而闻一多并没来过澳门。”

  有一件事,诗人们喜欢在诗中提到。“19世纪中叶,澳门有一任总督,叫亚马勒,人称独臂将军,很强悍,恶行不少,他的管制下,葡萄牙人破坏了中国人的一些祖坟,这是中国人最忌讳的事情,于是中国人杀了亚马勒。”葡京酒店前原来立有亚马勒的铜像,“回归”前夕,铜像被拆,运回了葡萄牙。如今从内地去澳门,过关的关闸牌楼上面,印有两个日期,一个是亚马勒被杀的日子,一个是葡萄牙政府宣称要复仇的日子。

  拿诗人吕志鹏《澳门简史版(叙事诗)》来说,里面既有“金钱挂帅的赌城”的现实,也有不少与葡国纠缠的历史。“1553年/此地人口数千/外地人口数百/数千与数百之间/据数学大师分析两者并没有交集”,“以后再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澳门会分为内城和外城”(以前葡萄牙人住内城,中国人住外城)……

  在澳门,土生葡人用葡语写诗,“是中国诗的一个特殊景观”(评论家谢冕语)。澳门“回归”,有土生葡人“不知前景”而离开。葡裔女诗人晴兰在澳门生活了近20年,一度返国,又回来这里,“她感觉自己一半的灵魂已属于澳门。她的每一本书都是写身为‘他者’人群所体验的快乐、孤独或者梦幻。”

  中国诗人与葡萄牙诗人可以说是老死不相往来。“澳门回归前,葡萄牙文化是主流文化,高高在上,不屑与你交流。同时,中华文化是很强势的,而且中国人觉得你是殖民文化,我不理你。也没有太多冲突。客观原因是语言。葡萄牙语挺难学的。98%的中国人不懂葡萄牙语。虽然官方语言是中文、葡萄牙文,所有文件也都是双语的。中国人对葡萄牙文很少兴趣,直到80年代末。葡萄牙人倒是很热情,翻译了很多古籍,《老子》、《道德经》……”

  澳门给他提供了强大的灵感,而他的写作题材大多还是来自国内的生活经验

  在澳门有些移民诗人。上世纪80年代有一批,他们带来了澳门诗歌的繁荣时期(内地已实行“改革开放”,与内地保持密切联系的澳门,经济发展快,文化上比较开放)。诗人陶里、胡晓风、高戈、淘空了、流星子等,来此“客居”,无法融入当地,有生存的困境,难遣的孤独,漂泊无定的惆怅,生活在自己构建的精神“孤岛”里,往心灵深处寻找依归。

  姚风也属移民诗人,这位曾经的外交官,是在任职葡萄牙大使馆的单调生活中开始写诗的。1993年他辞职来到澳门,享受起教书、翻译、写诗的宁静生活。“一国两制”、“中西交汇”的澳门给他提供了强大的灵感,而他的写作题材大多还是来自国内的生活经验,“跳出来看,不同视角,更多思考。”他的诗以黑幽默、反讽见长。

  在澳门居住了近20年,姚风觉得自己还是个“内地人”,“可以用广东话做简单沟通,还是有文化障碍,没法深入谈。”而他拥有许多记忆的北京,已经和以前不太一样了,是个回去半个月就会烦的地方,作为一个无法选择重回北京的北京人,他喜欢澳门的静。

  口述:姚风说雷寄思·邦维希诺明明讲葡语,他却说他讲的是巴西语

  (巴西诗人雷寄思·邦维希诺也出现在“香港国际诗歌之夜”,他是巴西当今诗坛的代表性诗人,姚风翻译了他不少诗歌。)

  雷寄思有时挺怪的,这次聚集香港,他一上来就说不喜欢那个爱尔兰诗人,口出狂言:“在伦敦就没听人讲过。”很不给面子。

  雷寄思的诗,多写城市空间,尤其是所生活的圣保罗,城市的乞丐,流浪的动物,关注底层,展现城市荒凉、阴暗的一面。拉美文学以马尔克斯为代表,富有魔幻色彩,雷寄思的诗也有点魔幻——以非常个人化的视角呈现所捕捉的现实景观。

  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繁华现代,街道纵横密如蛛网。我去过雷寄思的家,属于富人区吧,经过两道防盗门才进了公寓,大概有150平。作为圣保罗市劳工法院的大法官,他生活得挺好。难得的是可以放下身段。他不开车,每天步行,路上遇到的人、事,会记录下来,等到变成诗,好像是换了镜头,有时意象给变幻得挺费解的。

  雷寄思年轻时参加过反独裁的斗争,对于已经和平进入转型期的巴西觉得欣慰;他认为巴西是非常有潜力的国家,但制度和弊端又限制其发展。他让我翻译《巴西》:巴西的历史、风土人情,洋洋洒洒写来,嬉笑怒骂,有自豪,有嘲讽。

  我和他聊天,葡萄牙是经常会谈论到的。葡萄牙以前是巴西的宗主国,两个国家讲同样的语言,文化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基本上老死不相往来。巴西壮实蓬勃,看不起如今落后的葡萄牙。若你去了巴西会感到,葡萄牙是巴西人茶余饭后的笑料,是“愚蠢”的代名词。雷寄思也不喜欢葡萄牙,说现在欧洲危机,葡萄牙自身难保,与巴西并在一起好了。

  明明讲着葡萄牙语,雷寄思会说:“我们讲的不是葡萄牙语,是巴西语。”很自大。我用的欧式葡萄牙语,感觉雷寄思的一些词汇挺生僻——有些动植物是葡萄牙没有的;有些词汇的发音也变得和欧式不一样,有点像是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区别。

  这次香港诗歌节结束后雷寄思去了澳门。香港使他震撼,“摩天大楼迎面而来”,澳门则让他亲近,“有诗意”。

(潇湘晨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18 16:2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