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民间诗社的温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1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严家威 于 2012-3-3 18:58 编辑

一个民间诗社的温暖
2012年3月2日 11:03


张滢莹摄


    这不是一个文学的时代,更不是一个诗歌的时代,许多人都这样说。但总有少数人逆流而动。华亭诗社的诗人们住在松江,十分钟车程之外,便可遇见灯红酒绿繁华如梦。他们则在繁华的边缘。但边缘和寂寞,又有什么关系?他们写诗。诗歌并不会因为写作者本身的富裕或者贫困而改变它的本质。如果不给这热爱加上崇高或者卑微这样的形容词,让诗歌回到生活,让热爱仅仅是热爱,那么,我们便可以看出日常中的不寻常。

  华亭诗社的聚会,几盏清茶,几个朋友,在一个尚带着早春清寒的夜,他们朗诵彼此的诗作,对视而笑,诗歌是他们之间的“秘密通行证”。在日常的生活里,他们是芸芸众生中平凡的普通者,朝九晚五,柴米油盐。只不过,与普通人不同的是,他们可以在自己的身份之前加一个限定词:热爱诗歌。
  
  在诗人陆群印象中,2008年3月是她与诗歌真正结缘的时候。在那个初春,她和同样爱好诗歌、经常一起交流切磋的十几位松江的朋友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家”。


  在还未上任上海松江区文化馆馆长之前,陆春彪就萌生了组建一个民间诗社的念头。松江历史悠久,是上海文化的发源地,曾孕育了“云间诗派”,如今又有一批活跃在各个诗歌刊物的诗人和作者。谁说群众文化就一定是吹拉弹唱?诗意的注入,才是城市灵魂再造的重点。为了筹建诗社,他煞费苦心招兵买马,把远在山东教书的“70后”诗人徐俊国归入麾下。在文化馆陈旧的小楼里,他和陆群、南鲁、袁雪蕾、徐凤叶、李潇、古铜、张萌、王迎高等诗人筹措各种细节,做着各种沟通。2009年11月15日,以松江古称命名的华亭诗社正式宣告成立。


  诗社成立之前,诗友们也会茶聚,对诗歌的爱好和谈论却总是“自发”“欲说还羞”的。陆群说,诗社的成立使她“从文学青年成了诗人”———诗歌朗诵、理论讲座、作品研讨、专题写作、采风活动……种种活动让诗人们成长迅速,新近作品屡见各大诗歌刊物。身为文化馆馆长的陆春彪虽然不写诗,也已将华亭诗社社长的位置让贤,但每次研讨会,他都要仔细研读诗人们的作品,提点意见。“说是提意见,其实他严厉得很,每个人都被他批评过,没办法,有批评才有成长。”陆群笑言。


  作为一个民间诗歌团体,华亭诗社的规模并不是最大的,成员在诗歌界也没有多大名气,但这里没有一个专业诗人,所有成员都有着自己的社会角色:政府公务员、学校教师、群文工作者、报社记者、出租车司机、在校学生、外来务工人员、企业职员……在社会身份之外,他们抽身于忙碌的工作和学业,隔三差五地聚到一起,朗诵各自的新作、谈谈最近的写作状况、交流创作技巧,只是因为他们都对诗歌怀揣着真挚的爱。


  年过七旬的老会计许近仁,至今还受聘于一家建筑公司,所写的诗歌却新锐先锋,让人完全看不出年龄;曾当过护士的女诗人袁雪蕾,与众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思考使她常常在诗歌中思考生与死的本质;当过厂长、开过饭店,如今专职炒股的王迎高,被问及为什么要写诗时,长长舒口气说:写诗是因为“舒服”;夏春花、李潇、漫尘、梁艳红、王召强、高明、卢翠红、梅芷等人都在学校工作,既享受教书育人的美好人生,又深爱着诗歌并在这块安静的园地里辛勤耕耘,收获着小成绩和小喜悦;在政府部门工作多年的南鲁,他的诗歌显现出一般诗人所少有的冷静和智性;古铜因为爱好广泛在诗人圈子里被称为“才子”,他的诗歌起步较早,语言摇曳多姿;身为记者的陈仓已十多年不写诗,自加入诗社之后诗情复燃,新作频繁发表,世博会期间还出版了诗集《诗上海》,引起不小反响;女诗人秦华对诗歌的痴迷让人动容,她装着心脏起搏器,但每次诗社有活动,她总是从市里早早赶来,并积极为诗社的发展献计献策;徐凤叶原来是企业的人事主管,目前在社区工作,外表冷静的她,对诗歌有着别样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在部队图书馆上班的语伞以写散文诗见长,为人和写作都很低调;鹤雨、那雪、晓晓、王民胜、张辛、陆永清、谌贵芳等诗人,有的已爱诗多年,有的才刚刚找到这种抒发感情、抚慰心灵的方式;初涉世事、对生活有许多梦想的大学生陆歆,能写一手有模有样、颇有方文山之风的好词,他的诗歌,尚且与沉重的生活无关,但这并不妨碍他与那些比自己年长20、30甚至50多岁的叔叔、阿姨和爷爷们一样,自然而然地将诗歌当成了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在各地,这样的民间诗社并不少见,诗社成员也并非固定,有人来,有人走,相聚和离别都已成习惯。这一群人身份不同,经历和年龄不同,对于生活的渴望也各不相同,仅有的相同爱好就是诗歌。对于他们来说,处在什么样的生活状态、获过些什么奖、出过多少本诗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因诗歌而快乐,诗歌也使他们有了一个借口,随时准备从四面八方围聚到一起,坐享开怀。





选稿:丛山  来源:文学报  作者:张滢莹 文/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3 17:3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