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苏铁 于 2013-5-12 00:23 编辑
题外话:看了离子好评,我也来凑个热闹。
以小见大
“妈妈”是个大的、概念的词,也是个小的、我的词。《妈妈》是大的、概念的,“妈妈”(前两个妈妈)是个小的、我的词。“妈妈是树叶做的,妈妈是花朵做的”树叶是树上的一片树叶,花朵是树上的一朵花朵,是小的“我的”妈妈。最后的一个“妈妈”雨水做的妈妈,便是大的妈妈。这是传统的,亦是《妈妈》这首小诗的“高光点”。
性灵的,纯诗心
袁宏道认为做诗“真”,“真诗”是心性、性灵的贯注,强调艺术创作应具有真面目,即个性特征。无疑王磊做到了(不详解,也无法解)。袁枚“性灵说”的核心是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实情感。王磊也做到了。“你是树叶做的吗//你是花朵做的吗//你是雨水做的吧”(这里不适合谈表达手法)“做”,古有女娲造人的传说,一个在受高等教育的同学,怎么能相信神话传说呢?怎么能这样表达?此处是败笔,换个词,用别的词.......。其实换不得,这正是诗人“真”和“童心”的体现。
灵动的语言与独特的构筑
“一天天在枯黄,一夜夜在凋谢”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感伤的。“一年又一年滋养我长大”意识的。将感伤的推至伤感的“可我长大了/你却像一滴水在地下”。永远的长眠,“我”的心头空荡荡。此处是地理的、意识的、艺术的。此处应是自然的、真情的。我却觉得有些空,王母如今应是健康的。这可修改一下。
原稿:《妈妈》
王磊
妈妈
你是树叶做的吗
一天天在枯黄
妈妈
你是花朵做的吗
一夜夜在凋谢
妈妈
你是雨水做的吧
一年又一年滋养我长大
可我长大了
你却像一滴水在地下
永远长眠
又像一朵云在我空荡荡的心头
久久盘旋
2013-5-11
苏铁建议修改稿:《妈妈》
王磊
妈妈
你是树叶做的吗
一天天在枯黄
妈妈
你是花朵做的吗
一夜夜在凋谢
妈妈
你是雨水做的吧
一年又一年滋养我长大
可我长大了
你却像一滴水在地下
彳亍,徘徊
又像一朵云在我空荡荡的心头
久久盘旋
2013-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