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164|回复: 10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图009期友情贴点评(点评陆续进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3-5-19 2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智文 于 2013-6-10 12:14 编辑

  为了加强大赛作品的交流,也为了大家对于大赛图片有一些新的思考与理解。这里我们选取不参加大赛的友情帖子略作点评,其目的就在于抛砖引玉:

读法国米勒著名画作 《拾穗者》
/ 达人老黑

读米勒的《拾穗者》
我想把三位只在画中的主人翁
看作成群结队觅食的鸟儿
这劫后的原野,我真的担心:
鸟儿们,会因食而亡。

我还想苍天此刻能普降一场大雪
淹没眼前无际的昏黄,好让我的梦
回到童年洁白的家园:紧握猎枪
骑着野马,追随祖辈们驰骋林海雪原
捡拾麦穗,老黑弯不下腰。

编者点评:换位思考是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的思维手段,但把它作为表达手法,的确极少,这首作品正是采取了这种手法。作者把自己本身设置和幻化成了画面里远处丰硕的麦堆和它们的主人,从而设立出了一个远离画意的寓意形象:他即代表了富庶的势力,也代表了统治这些成果的“老黑”。作者用自己的抒发反衬的表达出了对于拾穗者的同情,特别是最后一句:“捡拾麦穗,老黑弯不下腰。”既揭示了自己主题的寓意,又给人以思考和联想的余地,妙![/size]

读米勒名画作《拾穗者》
作者:朱荣兴
颗粒归仓并非中国发明
地主农民中外一致

骑马看麦垛,为了什么
躬身拾穗,为了什么
天地如此和谐
人与人难以平等
有麦垛的不在乎漏粒
拾穗者没有人看麦垛
一粒填七寸肚肠
一垛兑七两黄金
没有什么不妥
没有进行交流
天默不作声
地翻一遍再生

编者点评:作为题图诗,有两点必须把握:1.扣图;2.出意。作为扣图我们一般都不会认为很难,只要遵循画面基本上不会跑题;但扣图我们到底扣什么?怎么去扣?却是有着大学问的。这除了仔细的审视画面之外,恐怕对于画面寓意的理解和把握就是最难的了。再说出意:我们常说“诗情画意”,那么,同样的一幅作品,在不同的人看来肯定有不同的感触,从而也一定派生出不同的画意。作为题图诗,就是需要我们把自己的“意”,以诗句表达出来,这就是出意了。这首作品前边的铺垫部分充分的展示了作者对于画面仔细的观察,而作者的“意”却集中的体现在了最后两句之中:“天默不作声/地翻一遍再生”。这两句表面看来是对于自然的表达,但实质上却是一种对于人们无奈心理的暗示,余味大家咀嚼。


卑微的麦子
作者:纪开芹

黄昏沉落在旷野中
泥土冒着热气,麦子们抱成一团
我看到无数农妇
——笨重的木鞋,粗布衣衫
弯腰,巡视。她们也是麦子啊!
但分量是那么轻

没有一座雕塑能比她们更深刻
她们肩荷着疲惫,将收获日安放在麦田
拾起这田亩下埋葬的
生存、困顿
以及一株麦子的坚韧与谦卑

编者点评:欣赏这首作品,首先会让我们联想到“同病相怜”,但同时也会让我们体会到“同苦共甘”。作者巧妙的为我们安排了一个“卑微”的主题,这除了反衬作者的同情与善良之外,而更多的却是一种扶助赞颂,也是对于正直和坚韧的呼唤:“拾起这田亩下埋葬的/生存、困顿/以及一株麦子的坚韧与谦卑”。看似轻柔和弱渺的诗句,但却充满了力量!赞!

麦熟的味道
文/吴谨


夏风蘸着火热的阳光
把天地刷成一片金黄
麦子仿佛被炒熟了
香味四处飘荡
妈妈,那里还有遗落的珍珠
它们是上苍和大地对我们辛劳的馈赠
让我们弯腰,拾起这,大于天的食粮

编者点评: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这首作品在结尾一句“拾起这,大于天的食粮”却给了我们理解画面以暂新的寓意。整首作品深切热烈,而语言却又有含蓄内敛。好!

《拾穗>
作者:荒原猛士

一粒
一粒
一粒
一粒也不放过
这是我们温饱的希望
也是我们温饱的奢望
驮着麦穗的马车在呻吟
与我们腹中饥饿的雷鸣
交汇成一曲田园交响曲
1857年
在巴黎郊外
奏响

编者点评:见微知著也是诗歌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这首作品作者一开始就以四个“一粒”的微小而夺人眼目。他以简单的聚集手段充分的表达出了一种很大的寓意和力道。整首作品虽然浅显,但读来却又有着震撼的感觉!

《小浪花》
作者:天椒花开

麦浪
放学了
大海里
还有几朵小浪花
  
小浪花
是最可怜的小朋友
谁捡起
就回到谁的家

编者点评:诗者的童真,也是诗歌反映作者自己内心的一种手段。它的特色是明快欢愉,同时也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给欣赏者带来愉悦的体验和美好的审美感觉。不足之处在于:在反映深刻主题的表达和抒发上极难把握。这首作品读后让我们耳目一新,舒坦!谢谢!

拾穗者
作者:西沈

把那些遗落在田野上的麦粒
比喻成一群迷路的孩子
心里才如释重负。母亲们找到了田野
一起弯下腰,他们欢快地跳入衣襟
午夜,远处的麦场上,几只又白又结实的乳房
在孩子们焦虑的梦境里
散发着乳香

编者点评:诗歌的象征手法,往往可以使寓意借助这种手法来放大作者的理念。这首作品看似写母子之意,其实,作者是通过这样的寓意来抒发自己对于土地的感恩之情。读后使人浮想联翩。赞!

《我和你们一样卑微  拾穗者》
作者:王丽颍

暮色再浓一些,我
就会和你们一样,重新遁入泥土
遁入巴比松村的阴影里
山一样高的麦垛不会因为饥饿而命名
辜负每弯一次腰的朝拜,虽然它们不情愿成为一块背景


被遗漏的麦穗更善于想象
躲在黄昏的翅膀下,愧疚的
面对伸过来的双手,幻想着一支画笔
如何躲过黑热病,在画完一幅画时完成一次灵魂的洗礼


在林立的麦茬中间,你们的安静是一种仪式
不像我们,仿佛要堕入深渊
在收割后的田野上,用寻觅和焦渴的目光
再把它重新播种一遍


编者点评:诗歌的力道往往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直接的,让读者从字里行间一下子就能感觉出来;另一种则是蓄势的,如同拉满了的弓,但需要读者自己去击发。而这种方式一般的表达手法就是内敛与含蓄,他把力道储满在柔性的、隐忍的诗句里,等待读者自己去理解击发,这首作品的表达手法正是如此。虽然作者是以卑微的的姿态来呈现轮回的寓意,但整首作品却充满了向上、重生的力道!精彩!

找麦子
    文/铁万钢

几只饥饿的麻鸡
被人从麦场上轰走后
溜进了一块麦地
尽管麦地像拔了毛的鸡皮
但还能幸运地找到
像羽毛一样温暖的麦穗
此刻的它们
一心惦记着肚里的卵粒
它们依稀看见未来的十月
从贫穷的蛋壳里
孵出了金黄色的小鸡
幸福像一个硕大的麦垛

编者点评:隐喻与通感是诗歌的表达和隐射的重要手段。这首作品很好的应用和结合了这两种手法和技巧,整首作品浑然一体,无论在炼意、还是在炼字与炼句上都显示了作者的高超的写作技巧。希望大家欣赏学习。

麦粒的分量
作者:张无为

麦垛支撑着
天空倾斜 退居成背景
远处 享用麦芒的统统逃走
从上帝的缺口 和隆重的降生一起
无影无踪 像秋后的田野
宝石从王冠坠落
留下古老 亮丽的伤痕

发黄的光浓缩成影子
在这些虔诚女性猫腰 匍匐的更下方
麦秸堆积 等待在火中重生
而一棵零星的麦穗
在结满老茧的手中
被攥成麦粒 只一粒
也会让大地  失去平衡

编者点评:诗歌的发力点,往往是作者在一首作品里作为诗眼呈现给读者的精华,也是一首作品的主旨所在。这首作品作者把诗意的环境设置的很大,几乎占用了所有诗意的空间位置,这种铺垫的手法让作者的意图在一瞬间就渲染出了自己诗意的全部。但这样做往往容易流于空泛,这也是我们诗歌创作者的一个瓶颈。但这首作品却不这样,作者在很大的环境里却抓住主题,做了精确的凝练和浓缩,他把整个环境显示出的寓意牢牢地定在了一个点上:“只一粒/也会让大地/  失去平衡”。这样的收发自如、这样的得心应手,不但使得整首作品回旋有力,而且,这个力道也使得整首作品在突然间迸出了一种震撼的力道!

站起
作者:严家威

中间那位,戴红头巾的
如果突然站起来

她的身躯
估计要遮蔽打麦场上的人
要比
麦垛高
比骑马的人
更高
要接近天空

她的眼神将会怎样?
是责备?是喜悦?
是愤慨?是疑惑?
由于连续弯腰拾麦穗很累
估计很沧桑

我甚至害怕她站起
不敢面对!

不知米勒又画了么
后来她们肯定都要
站起来!

编者点评:诗贵立意,好的立意不仅是作品的神,而且也是作品的品味。这首作品以站起为意,看似离体,但却紧扣了画面弯下腰身的主人公。作者以旁敲侧击的手法给了画面一种诗意的解读:站立----,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人性自立的回归和尊重!特别是结尾一句:“后来她们肯定都要/站起来!”余味悠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3-6-11 08:14 | 只看该作者
筷子 发表于 2013-6-11 08:03
,端午节快乐!

O(∩_∩)O谢谢   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13-6-11 08:08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张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发表于 2013-6-11 08:08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张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发表于 2013-6-11 08:03 | 只看该作者
{:soso_e181:},端午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
 楼主| 发表于 2013-6-10 18:18 | 只看该作者
达人老黑 发表于 2013-6-10 14:00
一路辛苦 问好兄

谢谢  节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13-6-10 14:00 | 只看该作者
一路辛苦 问好兄{:soso_e1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13-6-10 13:06 | 只看该作者
张智文 发表于 2013-5-19 21:35
我的目光,只能停留在一根麦穗上
作者:秋风

谢谢

高赞精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13-6-9 09:00 | 只看该作者
张智文 发表于 2013-6-8 16:37
给个指南针

现在导航才管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13-6-9 08:47 | 只看该作者
新泽飞翔 发表于 2013-6-8 21:05
已经找到了,谢谢。凭我的聪明才智,当然主要还是张智文老师的指点。哈

自然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13-6-8 21:05 | 只看该作者
荒原猛士 发表于 2013-6-8 16:17
有什么可以帮你吗?

已经找到了,谢谢。凭我的聪明才智,当然主要还是张智文老师的指点。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20 21:3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