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横行胭脂十五国风系列作品赏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2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洗去岁月铅华的凝重之风                    

——横行胭脂十五国风系列作品赏读

    “容生活中的万千场景于诗,以诗的形式重新思考生活。”这是我读过横行胭脂的组诗《十五国风》后所总结的一句话。这20首共长达698行的组诗是我在2011年收获最多的。诗人完全以自我的人生经历来叙述言说,夹杂长吁短叹,感触和发现,给我们毫无保留的呈现出了一个中年女人的爱和痛。我想,写完这组诗的诗人是心如明镜的,她已经在内心远离了这个世界的荣辱和悲喜……

上:支撑生命之舟的根系

    “动车、驴友、闪婚、宝马、奶粉、香港、富二代……还有姑妈、舅舅、无痛人流、药家鑫、李白等等这么多网络热搜的词语在开篇的一首《忐忑之年》里竟然完成了一次大团圆。这首120行的长诗给我带来的震撼力比起一部小说或电影更胜一筹:“爱情也忐忑了/闪婚裸婚很新潮 /电视台的相亲节目收视率不低 /但剩女依然过剩/电视剧爆炒爱情/而现实里的爱情萧条不堪/没有一纸婚书令你多情一生。”胭脂在写诗,胭脂不需要像一个小说家具有多么神奇的想象力,她敏感的留心着这个世界,以及远处、近处包括自己身边每天发生的事情,她没有闭门造车,而是用最真实的笔调抒写着自己的内心。从这几句我们不难发现,虽然现今的社会没有古代的三妻四妾了,但我们同时也看不到《西厢记》、《牡丹亭》那样的爱情故事了。说古代也许远了点,就说几十年前:“她当年穿过麦地 /攀过铁路 /沿着狭长的隧道/到偏僻小镇唯一的一条公路上去等他/她对他说/“我想依赖着你活下去。像泪水依赖眼眶。”《离婚之年》80后的我没有这样的经历,现在的人闹分手也要去麦当劳,依赖的只是一张卡,超市,专卖店,宾馆,饭店不论去哪里,一张卡足矣。我没结婚,但我知道现在的人谈离婚就当家常便饭,他们只懂得什么“幸福一辈子”,根本不知道这和“白头偕老”有天上地下之别。我想,从古到今,十个结婚的人有八个都没有和自己的至爱走在一起,这就只能让这句“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安慰自己。和初恋情人结婚的人我在此祝福你们,我没有过初恋,但我此时的心境竟然和诗人曾经的年月有太多相似:“无书可读/无友可交/无琴无瑟/无春花无秋月/只有结婚/才能带来一台电视机。”《初恋之年》生活的无情逼迫着我们在选择,在放弃,在寻找新的出口,人活在世上可以没有爱情,甚至没有配偶和孩子,但人不能没有思想,没有前进的动力,没有原则,没有工作。所谓的2012世界末日玛雅预言,我不信,因为信也白信,就像明天我几点起床,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知道我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要对父母和亲朋好友负责。所以我认为爱和情就是支撑我们这些无权无势的普通子民燃起新生活希望之灯的命脉:“晚上十点钟,我在路口接女儿/等303路公交车“吐”出一个美丽的少女/她芳龄二八,古书中最美的一个词儿/被她占有了/嘘,她并不知晓/她对该词的占有期为一年/她还不知道挥霍、躲避、焦躁、哭泣。”《女儿之年》在这个场景中的两位主人公:诗人和她的女儿,我想都是幸福的。诗人的情感总是那么丰富、细腻,她没关心路口的车是什么牌子,也没关心某酒店门口进进出出的人是谁,她在等待的思想空隙里想起的是古代的私塾,古代的女子,古代的交通,古代的夜晚和今天的差别,同时为女儿慢慢长大后所要面对的这个世界的一切而担忧。这伟大而无私的爱对于女儿就像诗人对于诗歌,我敬仰有思想的诗歌,它能让我们在无助时获取一丝安慰,在烦恼时发现自身的缺点,从而更加勇敢的去打拼,坚定自己的信念。

下:饱经世间沧桑的人生

    “乡下人太忐忑了/向往城市的梦一直没有破灭/一茬茬往城里跑/妈妈带着辍学的孩子们 /少女带着没有长大的青春期/匆匆忙忙挤进合资工厂/跑不动的老人和儿童/留守在忐忑的村庄苦耗岁月。”《忐忑之年》新闻上常见报道城市人口增加了,廉租房出现了,“农民工”的称谓是否取消开始争论了。可是走进偏远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的事实是抹不掉的。一些虚假的信息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诗人呼唤真实,诗人虽不富有,诗人虽很渺小,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却并不比许多官员差。就我生活所在的关中农村,20岁左右的孩子,没有谁没有离开过陕西去打工,有的一去七八年,有的两三个月就回来了。老板和打工者的比例永远是有巨差的:“火车震动着土地/姐姐望着窗外发呆/两个孩子留在南方做工/丈夫留在南方做了另一个打工女人的丈夫/疾病结束了姐姐打工者的身份/姐姐还乡了/湖山平淡/园鸟鸣禽/生活的外景倒也没什么变化/只是父母已不在了/姐姐成了一个成年的孤儿。”《还乡之年》任何一个有同情心的人看到这些诗句眼睛都会湿润的。我们常说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回来。只是回来时在增添了一些喜悦的同时必定伴随着丢失了一些最珍贵的感情。粗看胭脂的诗,平淡、自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细看你会发现,她的用词不是随笔式的庸常自述,远远的总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刺穿着我们的心灵,“一个成年的孤儿”,简单的七个字,留给我的是一句不可忘却的记忆。前铺后垫之下,我认为这一句就可成为这一首诗的精髓,浓缩了一些浅显的不用说的故事,更多的是凝聚了瞬间的感情,积聚成团,有着百分百的杀伤力:“城门已封上,异乡人听到城内/地铁即将出生的阵痛/——到处被敲打/——一切旧的被搬走了/长安,就要成新的了,我不能再/依着我的性子,叫它亲爱的长安。”《长安之年》是否每个居住在西安的诗人都怀念大唐,伊沙是,胭脂是,还有谁?关于西安修建地铁的消息已经不是新闻,现代化大都市肯定缺少不了地铁,它能带给大家出行的方便和快捷,诗人肯定是欣喜的。诗人所要抒发的是对文化遗产的传承。苦难造就伟大的诗人,胭脂比之杜甫肯定幸福,可胭脂的诗更理性,这就是这个时代诗歌的共性。我们不必一味的模仿古人,更不必把海子尊为当代的神,几十年后的诗坛我们可以窥视,几百年后呢?流行歌词有枯竭的那一天,诗歌不会,诗歌一直以诗人个体生命的独立勃发着对宇宙万物的拷问和探索:“1971之年。豌豆花拥有它自己的天空/美鹿河拥有它自己的流向/我的父亲拥有我的母亲/并不全心全意的爱情/我拥有五个兄弟姐妹三心二意的亲情/村庄拥有无数不遵从计划生育的杰作/地上滚动的全是孩子/孩子们在村子里疯疯癫癫/全是些没有前途的孩子/(后来果然又成为没有前途的父母/成为南下打工的一支落魄的小分队)。”《1971之年》
说实话,“十五国风”的深刻含义我并不懂,可我想这组诗我读懂了。诗人一直低调的谦恭的书写着自己和一些琐碎的平凡的往事,没有吹嘘,没有媚俗,没有轻浮,没有玄虚,没有不可一世的孤傲和清高,这就是胭脂的诗成功的可贵之处。大浪淘沙,烟迷津渡。胭脂的这阵风足以吹醒一些幻想天上掉馅饼的人,一些挣扎、迷茫、不知所措的人,一些初涉社会,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人。看完这组诗,你还在“忐忑”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7-2 10:41 | 只看该作者
陈朴 发表于 2013-6-30 18:31
不懂者无罪、、、、

是啊!不懂者无罪。不想懂者有无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6-30 18:31 | 只看该作者
春风化雨 发表于 2013-6-30 09:05
中华民族的诗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的文体。无韵不成诗。
这是一组无韵非诗,不是诗。这样说是有些残酷,但 ...

不懂者无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20:33 | 只看该作者
北残 发表于 2013-6-29 12:28
诗人一直低调的谦恭的书写着自己和一些琐碎的平凡的往事,没有吹嘘,没有媚俗,没有轻浮,没有玄虚,没有不 ...

问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20:33 | 只看该作者
春风化雨 发表于 2013-6-29 14:58
诗人无节奏无韵律地啰嗦了近七百行的文字,讲述了饱经世间沧桑的人生。遗憾的是这篇东东不是诗!不是诗啊! ...

什么意思,,,,,无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6-29 12:2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6-28 23:0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2-28 02:1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