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白诗歌译著被指抄袭 《我的心略大于整个宇宙》停发
2013-07-04 来源:东方网
最近出版的一本外国诗歌译著被指抄袭,在网上引发热议。这本诗歌译著是指由世纪文景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的诗集《我的心略大于整个宇宙》,由诗人韦白翻译。7月1日,佩索阿诗作的另一位译者闵雪飞在豆瓣网上发文声讨,指出韦白的译文涉嫌严重“借鉴”她与杨铁军2011年在网络上发表的译诗与评注,并提供了翔实的图文证据。
经过核实,记者发现在韦白所作的序言中确实有一段文字与诗人王敖于2011年6月在网上发布的闵雪飞诗评分毫不差,而长诗《斜雨》的译文则与闵雪飞、杨铁军合译的版本基本相同,仅有个别字眼进行了“微调”。该事件一经曝光,即刻引起网友的热议,臧棣、王敖等著名诗人纷纷在微博上指责韦白的抄袭行为。
译者自辩 诗歌翻译多有对前人的借鉴
韦白前天接受了记者采访,坦言自己在序言中引用了王敖在网上发布的文章,由于疏忽,没有加引号,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至于与闵、杨合译的《斜雨》出现雷同,是因为自己不通葡萄牙语,翻译的是英语译本,而他看到杨铁军曾撰文指出《斜雨》一诗的英语译文有许多问题,为了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就较多地参考了闵、杨的译法,不应算作抄袭。他告诉记者,自己翻译这本佩索阿的诗集共借鉴了8本英译本,付出很大心血。仅仅因为很小部分的“借鉴”就被指整部书涉嫌抄袭是很不公允的。“而且我相信,除了首译以外,国内大部分诗歌翻译都多多少少有对前人的参考,没有一丁点参考的翻译是不可能的。只要是正面的参考,就还是有意义的。”
北京大学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教授、诗人胡续冬对此作出回应:“过度借鉴就是抄袭。而且就我所认识的诗歌译者来说,即使前辈已有流传较广的译文,译者也会自撰新语尽量回避。”
责编辩驳 是对老一辈译者的恶意围攻
前天,《我的心略大于整个宇宙》的责任编辑针对闵雪飞的回帖,进一步点燃了“借鉴门”事件的硝烟。他在豆瓣网上发帖,反斥闵雪飞等“外语党少壮派”是在利用网络舆论围攻韦白这样较为年长的译者。他认为闵雪飞和杨铁军早早地将佩索阿的诗歌译文放在网络上,却迟迟不公开出版,是怀着“注册商标”的心态,等后来的译者“踩雷”后一举围攻,顺便在媒体炒作的热度中将新书出版。他还表示,掌握多门外语的年轻译者喜欢用自己的语言优势来打压老一辈译者,损害了诗歌译本的多元性。
该编辑的辩驳被许多网友调侃为“越描越黑”、“神逻辑”。胡续冬为“外语党少壮派”这样的提法表示遗憾。他指出,中国从前的外语教育存在很大误区,导致许多人认为只要掌握一门英语就够了,将其他语言都贴上“小语种”的标签。大部分文学青年没有原文阅读的能力,也无法甄别不同译本的好坏。只要出了一个译本,就能成为权威。现在的年轻人渐渐意识到语言对于掌握源头知识不可替代的作用,多语言人才也越来越多,打破了翻译霸权,这是一件好事,不应被敌视。当然,胡续冬并不反对通过英文来翻译其他语种的作品,但译者的态度必须诚恳。
专家评论 国内诗歌出版存在草率现象
经由这次“借鉴门”事件,网友们发现韦白以往的译著也存在一些问题。胡续冬更是在接受采访后才发现自己发表在《当代世界诗坛》上的译文《费尔南多·佩索阿:四重人格》也被韦白多处“借鉴”。对此,胡续冬并不恼,认为这恰恰暴露了国内诗歌出版尤其是现当代外国诗歌译作出版的草率。
他指出,在国外,越是面向小众的书,出版方越是慎重对待,因为小众读者的口味是非常刁钻挑剔的。然而在国内,由于读者群的相对受限,出版界对待诗歌译著这样的小众出版的态度有时还不够慎重。当下中国的诗歌翻译出版大体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效益好的出版社拿出一部分闲钱来出闲书,出版国外诗歌只为赚取声望,对译本的选择、译者的水平、译文的质量要求不够高,出来的作品也不尽如人意;另一种情况出现在一些二线出版社,个别编辑凭着对文学理想的坚持将书做出来,但往往得不到出版系统的支持,这些书在市场上默默无闻地待不多久就消失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诗歌翻译出现错漏甚至抄袭的问题,也很难被发现。此次《我的心略大于整个宇宙》韦白译本引起的争议,希望能对今后诗歌的出版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
世纪文景昨天下午发布了公开声明,决定即日起对该书停止发货,并表达了对抄袭决不容忍的立场。(作者:钱好来源文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