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肖振中 于 2013-9-1 01:32 编辑
“我写诗 是为了认识自己 使黑暗发出回音”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绍培
远在大洋彼岸的作家薛忆沩带来这个令人悲伤的消息——希尼去世了。昨天晚上7点半,薛忆沩在电话中说:“我刚刚从收音机里听到的消息,希尼去世了。他还那么年轻,才74岁。他应该是英语世界最好的一个诗人,也许还是世界上最好的诗人。”
薛忆沩的声音里明显有点哽咽:“很神奇的是,我昨天找出希尼的诗歌来读,因为我觉得好久没有读他的东西了。太可惜了。这个世界上优秀的人越来越少了。所幸沃尔科特还活着。”
薛忆沩继续说:“十多年前,另一个伟大诗人布罗斯基辞世时,希尼写过一篇悼念文章。他说,我们过去总是小心翼翼地不去谈论布罗斯基的心脏,不去涉及他的身体。现在我们要用过去时谈论他,这好像是对语法的冒犯。现在,全世界热爱希尼的读者,也必须用过去时来谈论他了。”
据悉,希尼多年以前曾中风,后来奇迹般地痊愈。30日在都柏林去世。在他之后,目前在世的诺贝尔桂冠诗人只剩82岁的特朗斯特罗默和83岁的沃尔科特。
爱尔兰农家走出大诗人
1939年,谢默斯·希尼出生于爱尔兰北部德里郡毛斯邦县一个虔信天主教、世代务农的家庭。他诗歌的一些灵感显然跟这个背景有关。在《挖掘》中他写到:“我的窗下,一个清晰而粗厉的响声/铁铲切进了砾石累累的土地/我爹在挖土……我爷爷的土纳的泥沼地/一天挖的泥炭比谁个都多。/……/利索地把泥炭截短,切开,把土。/撩过肩,为找好泥炭,一直向下,向下挖掘。”然后他写道:“在我手指和大拇指中间/那支粗壮的笔躺着。/我要用它去挖掘。”他这样想像着自己,仍然是一个农夫,即使手上躺着的是笔。
希尼自小接受正规的英国教育, 1961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当过一年中学教师,同时大量阅读爱尔兰和英国的现代诗歌,从中寻找将英国文学传统和德里郡乡间生活经历结合起来的途径。1966年,以诗集《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一举成名。希尼的诗句质朴、结实,颇有自然主义之风:“他解开皮带,卸下/那本沉重的账簿,我父亲/在算我家的田产收入,/用亩、码、英尺做单位。”
1966年到1972年,希尼在母校任现代文学讲师,亲历了北爱尔兰人为争取公民权举行示威而引起的暴乱。 1969年,第二本诗集《通向黑暗之门》的发表,标志着诗人开始向爱尔兰民族历史黑暗的土壤深处开掘。1972年发表的诗集《在外过冬》,则是诗人基于爱尔兰的宗教政治冲突,寻求足以表现民族苦难境遇的意象和象征的结果。迫于政治压力,1972年,希尼携妻移居都柏林。
写作回避学院派孤芳自赏
希尼的写作似乎非常明确要回避那种学院派的孤芳自赏的情调,比如这首诗歌《饮水》:“她每天来打水,每一个早晨,/摇摇晃晃走来,像一只老蝙蝠。/水泵的百日咳,水桶的声音,/桶快满时响声逐渐减弱,/宣告她在那儿。她那灰罩裙,/有麻点的白搪瓷吊桶,她那嗓门吱吱嘎嘎地响就像水泵的柄。/想起那些夜晚,满月飘过山墙,/月光倒穿过窗户映落于/摆在桌上的水杯。又一次/我低下头伸嘴去喝水,/忠实于杯上镌刻的忠告,/嘴唇上掠过;”“毋忘赐予者”。他以一种带有现代文明的眼光,冷静地挖掘品味着爱尔兰民族精神。
1995年,希尼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是这样说的:他的诗“具有抒情诗般的美和伦理深度,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迹和活生生的往事得以升华”。这确实是一个非常精准的概括。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诗作《晚安》:“门闩拨开,一窝锋利的光/剖开了庭院。从那扇矮门外/他们弓身进入如蜜的走廊,/然后直接穿过那道黑暗之墙。水坑、鹅卵石、窗框和门阶/稳稳置于一堵光亮中。/直到她再次超越她的影子跨步进来/并取消她背后的一切事物。”(黄灿然翻译)希尼就这样神奇地把一种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升华为隽永的诗篇。
视获诺奖为“天大的灾难”
去年,爱尔兰作家托宾来深圳,托宾讲了一个希尼获奖的趣闻。当时,希尼正和太太在墨西哥的海滩上度假。希尼太太接到电话,她的第一反应是:“这真是一个天大的灾难。”托宾说,这也是希尼的感受。希尼和他太太都喜欢过低调的生活,多半时间待在自己的有花园的家里,见很少的朋友,安静地读书、思考、写作。希尼和他的太太都明白:作家和诗人需要低调的、不受打扰的生活。这也是很多作家过的生活。很少有作家在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还能写出超过自己的作品,原因之一是他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了,他要接受很多的采访、对很多事情发表看法、接受各种各样的邀约,他可能没有办法再回到过去的那种写作的状态。
希尼非常清楚他的写作是为了什么。在《个人的诗泉》一篇中,他写道:“我写诗是为了认识自己,使黑暗发出回音。”这样的自我期许使他既碰触到古代哲人的高度,又切近了当代知识分子的现实。他总是能够在平常的地方出其不意写出意味深长的句子。
希尼不仅是诗人,还是一位诗学专家。自1982年以来,他一直担任美国哈佛大学修辞学的客座教授,1992至1994年还担任过牛津大学的诗学教授。先后发表诗学散文集《专心致志》(1980)、《写作的场所》(1989)、《舌头的管辖》(1988)、《诗歌的纠正》(1995)等。换句话说,希尼是难得一见的全才。
谢默斯·希尼
Seamus Heaney
(1939.4.13-2013.8.30)
1939年4月13日生于爱尔兰北部德里郡毛斯邦县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
1961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英文系。
1966年,以诗集《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一举成名。
1969年,第二本诗集《通向黑暗之门》的发表,标志着诗人开始向爱尔兰民族历史黑暗的土壤深处开掘。
1972年发表的诗集《在外过冬》,同年携妻移居都柏林。此后发表的重要诗集有《北方》(1975)、《野外作业》(1979)、《苦路岛》(1984)、《山楂灯》(1987)、《幻觉》(1991)及《诗选》(1980)等。
1992至1994年还担任过牛津大学的诗学教授。先后发表诗学散文集《专心致志》(1980)、《写作的场所》(1989)、《舌头的管辖》(1988)、《诗歌的纠正》(1995)等。
199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希尼诗选读
黄灿然 译
铁路儿童
当我们爬上路堑的斜坡
我们的眼睛便与电报杆上的白磁杯
和咝咝发响的电线齐平。
像可爱的悠闲之手它们向东向西蜿蜒
好几英里直到我们看不见,悬垂
在它们被燕子压着的负荷之下。
我们很小并且自忖我们不知道
那些值得知道的事。我们料想文字在电线上行走
藏在那一小袋一小袋闪闪发亮的雨滴里,
每一袋都种子般装满了
天上的光,生辉的句子,而我们
相比之下是如此地无穷小
简直可以一下子穿过针眼。
铁匠铺
我只认得一道进入黑暗之门。
外面,旧轴和铁箍正在锈蚀;
里面,锻砧短音的铿锵声,
不可预料的扇形火花
或新蹄铁在水中变硬时的咝咝声。
锻砧一定是在中央某处,
呈独角兽状,一端是四方形的,
固定在那里:一个祭坛,
在那里他把自己消耗在形状的音乐中。
有时候,围着皮革巾,鼻子里满是茸毛,
他斜身靠到窗框外,想起双蹄
在风驰电掣的来往车辆中碰击;
然后咕哝着走进去,轻一下重一下
要打出真铁,要锻出吼叫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