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北岛之名 诗意在香港“开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5: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明利 于 2013-11-1 16:01 编辑

以北岛之名 诗意在香港“开花”

2013-11-1来源  中新社香港

    中新社香港10月31日电中新社发 贾思玉题:以北岛之名 诗意在香港“开花”10月30日晚,“时间的玫瑰——北岛诗歌之夜”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约600位师生出席。诗人北岛在现场朗诵了自己的作品并与学生们交流。
    金秋,夜风醉人,香港吐露港畔传来吟诵之声。
    30日晚,600多位爱诗的人在香港中文大学相遇,共享“时间的玫瑰——北岛诗歌之夜”。学生们或朗读、或歌咏、或表演,成就一道诗意的风景。
    “只要诗歌继续存在,年轻人就能找到精神源泉。”64岁的诗人北岛到场,穿着红衬衫和宽大的黑色外套,清瘦到两腮微陷。他说很少朗诵自己的诗,是夜,他为大家读了《守夜》。
    与诗人朴素地朗读相比,中大的学生们极尽发挥创造力。一个小型室内乐团被搬上舞台,包括小提琴、大提琴、钢琴和长笛,和着诗歌的节拍与意境,演奏出曼妙音符。从上世纪70年代的《回答》、《一切》,到后来的《问天》、《冬之旅》,再到近十几年的《六月》、《黑色地图》,通常是一男一女,一个以广东话、另一个以普通话,自然地合诵,有的配以音乐,有的配以表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一位“90后”男生铿锵有力地背诵了北岛的“经典”诗句。同场演出的新疆女歌手高樱以唱代诵,演绎了诗人的作品《橘子熟了》。
    “真的没想到,诗歌之夜来了六百人,成了一个纪录;更加没想到,同学们的朗诵和配乐,会那样动人,动人到在场每个人都沉浸在诗的世界,动人到听众掉眼泪。”活动组织者、香港中大副教授周保松大受鼓舞。
    在商业社会香港,600人可能已创造诗歌朗诵会最多人出席纪录。“我挺吃惊的,同学们做了一些诗歌、诗句的创造,很独特,证明诗歌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北岛的语调还是一贯地冷静,不过周保松透露,会后吃饭,诗人高兴得喝了很多58度金门高粱。
    北岛自2007年定居香港,并在中大出任教职,每年开授诗歌创作课程。在这里,他笔耕不辍,对他来说,写诗是严肃认真地创作,不是网络时代的自说自话或自娱自乐。他还完成了一部回忆故乡北京的散文集《城门开》。“你的《城门开》在香港写成,萧红的《呼兰河传》也在香港写成,好像香港是特别容易引起乡愁的地方。”听罢香港诗人廖伟棠这一观点,北岛点点头。
    北岛此前久未露面,因为生了场病,用一年多的时间恢复“说话的能力”。“你说我说话还行吗?”他耿直地问记者。在香港推动诗歌活动,北岛曾将其比喻为在水泥地上种花。“慢慢做成了,读诗的人越来越多。”他一边为大排长队的学生们签书,一边笃定地说。
    由北岛出任筹委会主席的“香港国际诗歌之夜”成功举办两届后,今年11月21日至24日将第三度举办,届时18位外国诗歌和汉语诗人将参与这一诗歌盛会。北岛又连比带划地向记者介绍‘诗歌电车行’的构思,“从11月到明年1月,20多辆叮叮车的车厢会以中、英文诗句布置,然后在港岛穿行……”
    在北岛看来,在商业化大潮冲击下成长的年轻一代仍可“诗意地栖居”。“全球化、商业化后,很多事都没有标准了。不过‘80后’优秀的年轻人,他们或写作、或去支教实践,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我非常感动。”
    诗歌之夜临近结束,在场所有人随北岛朗诵了一首他早期的诗《走吧》:“走吧,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1-1 16:5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6 04:1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