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22|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写的根本不是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2 1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写的根本不是诗”

                                                                    2013年11月22日08:15   来源:河北日报



1960年秋,周恩来、陈毅等人,为国际友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祝寿。席间,说到“大跃进”期间的一句口号——“人人都是诗人”。周恩来说:“这句话不对,我就不是诗人,我作了一首诗,送给陈老总批评,他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就退了回来:没法批评,你写的根本不是诗。”言毕,两人相与大笑,举座皆欢。

平心而论,周恩来于诗还是颇有功底的,早年写的《春日偶成》、《别李愚如并示述弟》、《生别死离》、《送蓬仙兄返里有感》、《千古奇冤》等,都称得上是佳作,特别是《大江歌罢掉头东》,更是传颂一时。当上国家总理后,他日理万机,无暇旁顾,荒疏诗文多年,偶尔动笔,自然就不无生涩,有失水准。于是,就有了陈毅的快人快语,直言相告。周总理的雅量高致,从谏如流,诗虽告废,留下美谈。

“诗无达诂”,加之写诗者多自恋,无不觉得“诗是自己的好”,因而,诗歌批评历来被视为难事。说轻了,如同隔靴搔痒;说重了,又会得罪人。话无遮拦的陈老总,也就是碰上豁达大度的周总理,加上两人是无话不谈的多年老友,如果换个人,弄不好就会因此结下“梁子”。

宋代诗人黄庭坚,读王观复的诗,不大顺口,就批评说:“诗生硬,不谐律吕,此病自是读书未精博耳。”因言辞过于犀利,不留面子,闹得很不愉快,两人心生嫌隙,很久没有来往。他的朋友苏东坡就比较圆滑,据《齐东野语》记载:“昔有以诗投东坡者,朗诵之,而请曰:此诗有分数否?坡曰:十分。其人大喜。坡徐曰:‘三分诗七分读耳。’”那个诗人叫郭公甫,因东坡与之较熟,就以玩笑形式批评,令人忍俊不禁。这种东方朔式的批评,也叫“软批评”,别具一格,聊胜于无。

不过,也有些疾恶如仇的文人,见不得诗文有毛病,即便是明知得罪人,也要进行批评,似更见风骨。胡乔木是党内“一支笔”,他也喜欢诗词,时常练笔,因身居高位,想听到批评的声音很难,他就想到了“国学泰斗”钱锺书,把自己写的一首得意之作,拿去请钱“斧正”。钱锺书先生学富五车,精通诗文,且文人脾气浓郁,只认诗不认人,不仅在胡原诗稿上多处删改涂抹,而且毫不客气地回信说:“尊诗情挚意深,且有警句;惟意有未达,字有未稳。君于修辞最讲究,故以君之道律君之作。”

如今,虽说早已不是诗歌时代,但诗人仍旧不少,创作也还丰盛,只是敢直言的批评家越来越罕见了,有的轻描淡写,小打小闹;有的王顾左右而言他;有的甚至从批评家变成“表扬家”,这可不是诗坛福音。须知,诗歌批评是诗坛里的“清道夫”,是诗歌百花园的园丁,是诗歌草原上与诗人共舞的“野狼”。要想诗歌繁荣,多出精品,诗歌批评就不可或缺。

一名好诗人,需要有“与狼共舞”的勇气,因为,批评家之“狼”,只会淘汰那些水平低劣、没发展前途的诗人,而会促使优秀诗人变得更强大、更完美。虽然,鲁迅先生说过:“创作家大抵憎恶批评家的七嘴八舌。”但文学批评始终是存在与必要的,诗人若害怕批评,干脆就别在诗坛呆了。

倘若有一天,“你写的根本不是诗”之类尖锐批评多了起来,中国诗坛的振兴,也就大有希望了。(陈鲁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4-6-20 15:0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4-6-19 21:58 | 只看该作者
应该实事求是,好就好,不好就不好。现在确实好好先生太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4-6-19 08:08 | 只看该作者
倘若有一天,
“你写的根本不是诗”之类尖锐批评多了起来,
中国诗坛的振兴,也就大有希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4-2-24 15:20 | 只看该作者
补读好文章,有启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4-2-9 18:20 | 只看该作者

好久不见,祝马年一切安康,一切如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4-2-8 19:34 | 只看该作者
我写的就不是诗{:soso_e18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4-2-8 14:39 | 只看该作者
批评就得一针见血,绵里藏针会削弱力度。评论则有所不同,主要谈可供借鉴的地方,因为错点人人都有,优点就不一定——就在“不一定”上着墨,百发百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4-2-7 19:04 | 只看该作者
陈玉伦 发表于 2014-2-7 15:41
那人人都是画家,人都是音乐家吗?还是要通过学习,也看禀赋的。问好西沈兄。

这和你的看法不矛盾,只不过我说结论,你说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4-2-7 15:41 | 只看该作者
西沈 发表于 2013-11-23 18:02
人人都是诗人,像众生即佛

那人人都是画家,人都是音乐家吗?还是要通过学习,也看禀赋的。问好西沈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7-24 10:18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