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在线灵童 于 2013-12-7 14:23 编辑
以井为家
12月5日上午,王秀清钻出他穴居的“家”。干完活,他会花上5块吃早点;午餐是工地卖剩下的盒饭,晚上半拉烙饼,两块钱。这是王秀青一天的伙食,常年如此。52岁的王秀青,松树皮一样的右手,指甲已严重变形。沿着井梯——四五个钢筋踏脚下去就是井底。三四平方米的空间里,锈迹斑斑的管道占据了四分之一。半截压扁的蜡烛是黑洞里唯一的光亮,潮湿的空气里混杂着一股呛鼻的气味,但总比外边暖和。这位来自怀柔的农民对此心安理得,“这没啥,租个平房,好赖也得三四百。三个孩子上学,随时得用钱,孩子自己生的,怎么都是应该。”4日晚,井下的王秀清团坐在“家”里的铺盖上。新京报/周岗峰
我看见一把锁,正牢牢地把文明锁上
锁已经锈迹斑斑,锁匙无法打开,显然锁匙已经失去作用
在事实面前,文明当不了饭吃,也抵不住寒风的凛冽
就以井为家吧!这里总比外面暖和
政治家只管把口号亮响,文学家只管把事实记载,思想家只管把理论张开
呜呼!高楼大厦的辉煌,竟然压不住丑陋的砂井盖
2013年12月7日广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