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树才:谈谈李南的三首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8 1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肖振中 于 2013-12-28 12:36 编辑

                  这些用词语吐露的心痛                   
                     ——谈谈李南的三首
          
                            树才

  给一位诗友的诗写一点感受式的文字,本来应该是不难的。感受感受,感是主体的行为,你去感觉一个对象,对诗来说主要是阅读;受则是回馈的意思,是对象在你感觉它的时候给你的感觉留下擦痕的那部分东西。但一个诗人阅读另一个诗人的诗时,那种“感”,那种“受”,其实是很难写出来的。尤其当一个诗人对另一个诗人的写作和生存已经有了一种较为深入的理解时,这种感受式的文字就更难写,因为在“理解”的内部产生了一种构成上的复杂性,从这种复杂性出发,“感”者不知道应该从何写起才好。

  一个诗人自身总是包含着某种复杂性,可以说没有一个诗人是简单的。一个诗人的文字,一个诗人的内心,都不简单。是诗人就不简单。因为在写作的需要和生存的需要之间,诗人必须找到一种微妙而易碎的平衡。所以,一个诗人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写成这样而不是那样,一定有其内部的、深刻的原因。不是你想探究它就能探究明白的。我把它理解为一个诗人身上内含的写作必然性,它首先源自内在精神气息,然后又转化为自觉的言语活动。这种必然性也意味着一种方向性,并且总是通过一首首具体的诗来显现自身。正因如此,一个诗人对另一个诗人的诗的说法,假如只是停滞在赞誉或厌恶的层面上的话,我们就有理由怀疑:既怀疑他的动机,也怀疑他的方式。

  至于我,我其实更喜欢在信中敞开心来谈诗。在信中,我的心灵自然而然就处于某种活跃的敞亮状态。那毕竟不是一篇文章,不,那反而是一篇真正诚实的文章。由于不用考虑发表与否,由于那看上去只是一次私人间的通信,由于那纯粹是一种自发的交流冲动,我的“感受”便来不及修剪,我的偏颇便来不及察觉,但我的“感受力”反而显得更为真实。在这个时代,再没有比“真实”更值得强调的价值了。

  我记得,大约是在1999年5月,我收到了李南邮寄过来的那本《李南诗集》。那时我们差不多刚刚认识(我们一起参加了在山东聊城举办的第十五届青春诗会,同在梅绍静老师的那个组里)。那是一本薄薄的、黄颜色封面的小开本诗集,封面上饰有一幅女性画像,那位女性的眼神里透漏出一种安静而幽深的哀伤。读完诗集,我给李南写过一封信,信中谈了对她的诗的阅读感受,也谈到对她的直觉印象。那本诗集里,开篇之作《在人间》,短短只有五句,我却印象深刻:

  ——每每想到你那稚嫩的双脚
  就要涉足这沧桑的人世
  我总是
  在初夏的风中,止不住
  伤感地落泪

  依我看,这五句诗预示着李南诗歌写作的一种方向,一种氛围,甚至一种命定。第一句后面明明站着一个永远值得诗人操心的孩子,第二句则概括了生存的艰难,第三句直接推出“我”,第四句写时间和景物的变易,第五句几乎就是李南不变的内在灵魂状态。这五句诗看上去是写给作为一个孩子的“你”的,真正写出的还是“我”的心痛,写每一个作为“我”的人在孩子的命运中的命运。是一双充满母性的眼睛在盯着看“那稚嫩的双脚”,而静态的“双脚”又被诗人动态地嵌在母亲无所不在的“想”这种心智活动中,“想到”它们“就要涉足这沧桑的人世”,一个母亲的内心怎么承受得了!作为母亲的“我”,毕竟是过来人啊,毕竟已经体会到人世间的一些“沧桑”。这就是一个母亲在强烈的爱和深深的无助之间的那种心痛。

  在诗中,李南总是试图直接写出各种各样的心痛!心怎么痛就怎么写,写得坦然,写得直接,毫无掩饰,好像只是写给自己的内心看。在后来我读到的李南的诗中,一直一直都能读到“孩子”的形象。“孩子”成了她倾注母爱的最佳对象。这母爱是母性之爱,像泥土一样厚实湿润,又像天空一样涵盖一切。所以我说,李南是一位母性诗人。惟有她这么广阔、这么持久、这么无冤地,动用母性那特殊的感人力量,并且以受苦母亲的暗哑嗓音,唱出了一首首几乎被心痛浸透了每一个字眼的诗篇。听一听她的《呼唤》:

  在一个繁花闪现的早晨,我听见
  不远处一个清脆的童声
  他喊——“妈妈!”

  几个行路的女人,和我一样
  微笑着回过头来
  她们都认为这声鲜嫩的呼唤
  与自己有关

  这是青草呼唤春天的时候
  孩子,如果你的呼唤没有回答
  就把我眼中的灯盏取走
  把我心中的温暖也取走

  在《呼唤》中,“一个清脆的童声”是美的。这声音之美,我们都真切地听到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听到。但只有母亲们“微笑着回过头来”,这个细微的身体动作,使诗行间涌动着母性之爱。结尾两句使美和爱在诗人内心中融为一种人性之善。我相信,爱、美、善,这三个字将贯穿李南的生命和生活;甚至可以说,这其小无内、其大无外的三个字就是李南诗歌的源泉和土壤。它们有力地支撑着她的生存信念。她生存着,日常而艰难;她奔波着,常常看见什么;她承受着,有时几乎垮了;她啜泣着,因为除了诗无处可诉说。

 如果说在《李南诗选》的那些篇什中,爱更多地是和美结为伴侣,那么在近些年的诗作中,爱已经同善牢牢凝结在一起,因为善更是李南幽深的本性。现在,她不管走到哪里,都在“看”,都在“想”。当然,“看”和“想”在她眼晴里和大脑中是同时发生的。对周围景物的这种长久而自觉的关注,赋予她一种奇特的转换能力。她看到的场景总是能迅速地从外界转入内心,然后再经过内心的发酵和过滤,最终缓慢地结晶为简炼而凝重的诗篇。比如《下槐镇的一天》:

  平山县下槐镇,西去石家庄
  二百华里。
  它回旋的土路
  承载过多少年代、多少车马。
  今天,朝远望去:
  下槐镇干渴的麦地,黄了。
  我看见一位农妇弯腰提水
  她破旧的蓝布衣衫
  加剧了下槐镇的重量和贫寒。
  这一天,我还走近一位垂暮的老人
  他平静的笑意和指向天边的手
  使我深信
  钢铁的时间,也无法撬开他的嘴
  使他吐露出下槐镇
  深远、巨大的秘密。
  下午6点,拱桥下安静的湖洼
  下槐镇黛色的山势
  相继消失在天际。
  呵,过客将永远是过客
  这一天,我只能带回零星的记忆
  平山下槐镇,坐落在湖泊与矮山之间
  对于它
  我们真的是一无所知。

  在这首诗中,李南把无形而又无所不在的时间削成一根根当下的木樨,结结实实地嵌在诗句和诗句之间,整首诗的氛围很具现场感。实际上,当时间凸现它具体可感的流逝性时,诗人的精神挖掘所抵达的那种空间感和记忆深度反而更加活泼可信。这首诗从纵向看,时间活生生地流淌着,从横向看,空间以历史感和一个地点的命运显现它的神秘和厚重。在这首诗中,时间与空间,个人与历史,景物与内心,诗艺与主题,都显得开合有度,处理得恰到好处。开头二句朴素,只是交代地点,距离上的参照是石家庄。3、4两句马上切入到某种纵向的历史感中。5、6两句又迅即返回,把人赖以生存的庄稼的灾难概述出来:“黄了”,既写麦子的颜色,又是一句俗语,写庄稼可能颗粒无收。7句“我看见”三字,值得一说。在李南的日常生活中,精“看”是极平常的行为,但又极不平常,因为她常常“看见”;大家醒来后都在“看”,但对诗人来说,关键是“看见”。当然,视而不见是生活的常态。记得李南有一组诗,题目叫《有眼的神》。也许李南的灵魂就是一个有眼的神吧。她是用心在看,用心的眼在注视。一个诗人警觉于“看”,是非常重要的。一边看,一边把所见传达给心灵,让心灵震颤起来,集中起来,然后冥冥之中,就会生发一种感悟。8、9两句显出很强的词语揉合能力。这是有力的诗艺,处理得清晰而复杂。接下来六句其实是一个长句,诗人把场景、描述和感悟熔于这个长句,把“时间”、“嘴”和下槐镇的“秘密”串在一起,它们的沉默暗示着“时间”、“老人”和“秘密”的一体性。16、17、18三句,时间被切割得更准确,“下午6点”,万物随同天色消失,这是活生生的一幕。19句的“呵”字,也许我应该停留一下,在这里“呵”字确实起到了内心感叹的作用,但总的来说,李南对这类感叹词还有着不必要的偏爱。最后四句,把“时间”归于“零星的记忆”,而对“下槐镇”,对被时间封存又被时间激活的生命秘密,诗人坦言:“我们真的是一无所知”。但不管怎么说,通过这首诗,我们多少还是觉察到了一点点。一首好诗总是承担着生命的一小部分神秘。

  如果说一个诗人的内在气质有着某种先天的生成性,那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忽略生存经历对这一总体气质的磨损和凸现作用。具体到李南,我觉得,她的诗歌写作完全受到她内在气质的推动,而生存经历正是凸现她的内在气质的最重大因素。内在气质决定了她必须是一位抒情诗人,纯粹意义上的抒情诗人。从她写第一首诗开始,她就看重心灵的纯洁和开阔。她对语言的态度与其说是友好的,不如说是信任的。她像信任内心一样信任一个个具体的词语。当她动用词汇的时候,总是暗含着一个先决条件:这些词汇必须经过她内心的浸染和打磨,必须符合她灵魂喘息的强度和声音。她之所以写得少,是因为她的句子需要更多的发酵时间,是因为她相信过分地捏弄词语简直是对内心声音的一种冒犯。也可以说,她只有“心痛”时才会吐露词语。她忙碌地生活着,宽容地爱着一切,而生活也时时闪现给她一点点亮色,一点点美,这足以让她的眼睛发亮,让她的内心有所感动。她首先是一个被感动者,然后再用揉进心痛的词语去感动人。她只想把内心真正被感动的部分写出来。这种诗学信仰显得古典而朴素。

  在李南的心目中,诗人形象同歌手形象仍然是合一的。她的手在写,她的内心在唱,两者是呼应的。她相信她的歌声从内心出发,也能抵达内心;她希望她的词语由灵魂分娩,也会感动另一些灵魂。这种近乎神圣的、总是期望过高的内心状态,本来可以让她像许多别的诗歌写作者那样,就止步在浪漫的抒情阶段。但她的认真,她的坚韧,她的悟性,尤其是她对美和爱的信仰,使她既顶住了来自生存的日常压力,同时又把她的灵魂骨骼磨砺得足够结实。也许她的抒情气质本来就是从大地和人群中间升腾起来的。同现代诗人普遍的外在破坏欲和内心破碎感相反,李南更相信诗歌的建设性力量。在她的内心中,有一种可贵的完整性,在她的生活中,则有一种难得的朴素性。在她那里,诗歌的份量确实跟诗人的内心份量有关。至于未来的写作,正如她自己敏锐地道破的:“诗歌不可能永远停滞在传统的审美状态中,它至少要涉及属于现代人的新的感情成分。”这句话让我相信,以后她一定会更重视对作为现代诗歌本质之一的言语活动的自发性的体察和挖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8 12:41 | 只看该作者
《下槐镇的一天》

这首十多年前就读过,有深刻的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19 10:4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