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吴谨 于 2014-5-2 15:50 编辑
境界空灵的诗歌——读台湾诗人杨平的《坐看云起时——读诗》
吴谨
王维中岁颇好道,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从其天籁般的诗句中可以看出:“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喧水尽而白云出,水在有无中,云在去来间。这种大自然的幻化状态,引起诗人对人生去来的无尽思考,表现在诗句中,冲谈与自然美里含有丰富的哲思趣味,引无数后来者痴迷思考。
台湾诗人杨平读的是这首《终南别业》吗?他的诗题都是《坐看云起时》呢!
“坐着坐着/我不禁痴了/浑然忘记了吟哦/忘记了赞叹/忘记了此身已非我,之乐/呵呵 此身已非我……”诗人坐着读诗,不觉进入了诗境,诗境里的古诗人与今诗人重逢,感觉何其相似:“不禁痴了”,痴于自然,忘了吟哦、赞叹、忘了自身。这种神归自然的忘我(无我)之境,是多么的美妙。诗人不禁发出“之乐”、“呵呵”的语词。我们从这两句中可以欣赏到诗人神归自然、神交古人的快乐。此节诗歌,神情入境自然、诗意明白晓畅、典化无迹,令人赞赏。
诗人入境忘身,是风将他唤醒、送回。诗人醒于怎样一个环境呢?轻风拂着书页,鸟雀在花间絮絮,溪水声淙淙,童子提壶而来,天地静得像六月的古唐诗。哦,诗人醒在静美如画的山水之中,这种醒,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迷?古诗讲究诗情画意,这首诗就有这样美妙的诗情画境。诗人以动写静,手法高明:静是动态的、相对的静:轻风拂书、鸟絮絮、水淙淙、童子提水,这些微动,共造一个大静的境界,给神志初醒的诗人以静的映象。此处以动写静的好处有二:一是境静而生动,二是诗人痴迷古诗与自然美景的未全醒状态被和盘托出。
由于这种美的境界,让诗人十分愉悦,所以不知不觉,时间已近黄昏。“黄昏渐渐深了/不知何处传来了一声喟然/我若有所悟的方自扬眉--”。面对诗人对大自然或诗境的如此痴迷,有人不禁一声喟然。这声喟然用得很妙:喟然不知是何处传来,说明诗人痴迷到忘乎身边人的境地;其次,从别人的喟然,也可看出诗人不同常人的痴迷。在此,诗人又一次凝神、并获得欲辨已忘言般的感悟。那么他到底悟到了什么?那声喟叹到底是何人发出的呢?结尾是令人寻味的:“琉璃窗外/一朵云/古月僧人般,逸去”。这种似答非答的结尾,在古人的诗歌中并不鲜见,且被视为余味无穷的含蓄妙境处理。如:“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王维《酬张少府》)“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有怀》)
纵赏全诗,语言自然晓畅,诗人神游古今、入境、出境变换自如,结合当前环境、化用典故了无痕迹,结尾含蓄,余味无穷,是一首境化空灵的上乘佳作。请大家批评!
附:坐看云起时:
——读诗
坐着坐着
我不禁痴了
浑然忘记了吟哦
忘记了赞叹
忘记了此身已非我,之乐
呵呵 此身已非我……
风
轻轻吹拂着书页
花间的鸟雀 絮絮
水声淙淙
一名童子提壶而来
天地静得像六月的古唐诗
黄昏渐渐深了
不知何处传来了一声喟然
我若有所悟的方自扬眉--
琉璃窗外
一朵云
古月僧人般,逸去
(选自《空山灵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