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七色花”青年诗人创作大赛开赛之际,主办方之一的上海文艺对大赛的发起人、评委等做了一次专访,以下是上海文艺网丽水记者站马杰关于大赛发起人“脑瘫诗人”尹海涛的采访,在脑瘫诗人尹海涛的生命里,因为有诗,他的生命才富有震撼生命的力量,因为有诗,他才能面对上帝的溺爱,而偷偷的将生命撰写成文字,让世人记得他,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倾听脑瘫诗人尹海涛内心的故事吧!
(记者:马杰 采访:尹海涛)
问:你为什么一直致力于诗歌创作和推广?
答:我的诗歌创作是从08年我小学升到初中后开始的,我小学是在普通学校读的,初中时转到特校(聋校),刚进去,不会手语,没有朋友,文字自然就成了我的朋友。我的第一首诗叫《清明雨》,是祭奠新亡奶奶的。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到《松滋杂文》,没想到初试就刊登了,这给了很大的鼓舞!
到2010年,在两年时间里我差不多写了200多首诗歌,包括了现代,古体,近体,词曲,有些发表了有些没有。
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时间越是靠后,就越是停不下来,好像是习惯了。说实话,我起初写诗,就是为了证明自己,你也知道,我先天性脑瘫,做什么都不如别人,多少有点自卑,是文字,是诗歌给了我自信。但后来,对诗歌了解的渐渐深入,从最初硬逼自己写,到后来的习以为常,最后到隔几天不写就会感觉不舒服,感觉若有所失。一句话,现在的我写诗,只因为喜欢而已。也可以说诗歌给了我快乐和方向。
至于我搞QQ群,建论坛,办网刊等等,最初只是为了寻找知音,提高自己的诗歌创作水平。在我们身边的朋友是很少有人喜欢诗歌的,很难有讨论诗歌的机会,所以我建了群。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几十人,几百人,喜欢诗歌的朋友越聚越多,我们的水平也有所提高,这是最初的目的,我们达到了。
后来,我慢慢体会到,诗歌需要读者。诗歌需要回归于民(我认为诗歌形成之初就是民歌,我们应该取之于民,用于民)而不仅仅只在写诗人中间滚来滚去。都说诗歌已经边缘化,我认为画地为牢,把诗歌以高雅包装之后,不进人间烟火,远离人民,让人民奉为神明,让一般人敬而远之;某些所谓的权威刊物,或展示平台,以刊教授名家,达官贵人的作品为已任;无名之辈的作品发表是可以,但是你得先付钱。等等以谋名利为目的的行为才是把诗歌推向边缘化的祸首。这样不仅把诗歌推向了边缘,还把一些草优秀的草根作家永远埋没了。基于这些,我纠集了群里的一些人创建了博渊阁论坛和《轻音》网刊,主要为草根诗人提供一个展示平台,一个交流阵地。我一直相信。好诗在民间。
问:你觉得当下的时代背景,像这样的诗赛能做成功不?
答:就现在诗歌创作的情况来看,热情是相当之高的,诗歌正在崛起,也不乏振臂高呼的组织,和积极培养、发现青年才俊的前辈们,这次我们请到的评委跟嘉宾都是无偿为大赛服务的,更有社会各界人士出钱出力相助。只要我们努力不懈,真正为了诗歌而奋斗。我坚信,得到了众多人士的大力支持与高度关注的“七色花”青年诗人创作大赛,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
问:你觉得诗歌创作都给你带来了些什么?
答:诗歌创作给我带来了什么,其实在第一个问题里我就有回答,诗歌带给我的自信、是快乐、是希望和方向。
问:我读过你的很多诗,唯独发现没有情诗,这是怎么回事?
答:的确如此,在我诗歌创作的前两年,也就08、09年,这段时间仿写较多,情诗也相对较多,但都是些无病呻吟之作,不咋地,所以没拿出来丢人现眼。我没谈过恋爱,但是向往爱情,但是由于残疾的原因,我不敢轻易将爱情说出口,更不愿触及,所以在之后的创作中,我将诗歌创作定格在亲情、友情、现实、批判、理想等上面。 问:你觉得爱情离你遥远吗?
答:如果有个女孩认为我很穷,我只有诗歌。那么,爱情将离我十万八千里;如果有个女孩认为我很富有,因为我有诗歌,那么,爱情将与我近在咫尺。
个人简介:
尹海涛,笔名:子翛 1990年生人,祖籍:湖北。身患脑瘫,酷爱诗歌,因此网上称之为“脑瘫诗人”。现就读于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008年10月加入松滋市作家协会;2009年获松滋市青年文学奖;已出版诗集《生命的呼唤》;2013年创建【博渊阁】论坛;2014年筹办《轻音》网络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