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03|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千岛垛田菜花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22 1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允许我站在高高的塔顶,对着花海一片的油菜田说一声:好多年不见,你的气质变得更加优雅,花香更加浓郁。虽是出生普通,却因天时地利,你成就了令世人仰慕的奇幻景观。
       童年,油菜花盛开的时候便是我隐隐诗心苏醒的时候。春天的油菜田,我是深入进去的春眠。带梦的翅膀随性张开,我的精神,在田地的上空飞翔。那一朵插在发间的花朵,是无声的美的点赞,让一个乡下姑娘,在瞬间,脸上亮起羞涩的红光。而那被随性拢在一起的花束,是凑近的心被融化的温暖,让枯燥的乡间生活,有了点点诗意的微波激荡。
       而数十年后的今天,走进浩瀚的兴化油菜垛田,我有了远远高于记忆的震撼!
       它们依垛傍水,随风舞蹈。它们紧密相随,私语春意。它们侧耳倾听,捕捉鸟鸣。它们伸长脖子,向悠悠摇来的木船致意。它们坚守队列,水天相映,水漾倩影,幽幽生辉。
       在塔顶,鸟瞰这苍茫一片的千岛垛田,碧波荡漾中,金黄色的油菜花,逼近你的眼球。它们是盛装出场的灰姑娘,脱胎换骨,光彩照人。它们自然纯美,亭亭玉立。水波中,看花影绰绰,优柔温润,引人浮想联翩,不能自已。
       请你屏息静看,那条条河水荡漾,满岛黄花灿烂,这不是油菜垛田,这是一幅色泽浓厚,诗意深远的大版油画,这是自然张力与人为动力有机相容的精美杰作,这是对自然赠与的无怨接纳与后天机智改造的最佳新生物。自然界这张大画布,被兴化市勤劳、智慧的代代农民巧妙利用,因地制宜,使最简单的耕种,变成唯美的创造,潇洒的绘描,细致的维护与恰到好处的呈现。     
       撑着一艘小木船,听近旁或远处三三两两木船上传来的悠扬歌声,曾经沉重的凡心一下子变得空灵起来。一些云雾的影投在水中,我恍惚间有飞天的错觉。闭眼,任浓浓的油菜花香包裹过来,任悠悠木船随意向前,根本不用担心它前行的方向是否有麻烦。因为我知道,在这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乡村美景下,我们拥有的唯有幸福的真实体验与深刻感悟。
       乡村,已经不再是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简单灰色速写。乡村,是静时的凝听,动时的韵律;是春的构思,秋的倾泻;是景的变换,影的抒情;是一寸黄土一寸金的守护,两代农民三代福气的延伸;是传统的给养,现代的创新;是散文的续写,诗歌的吟咏。是我梦里孤独的心灵反复借居的,一方世外幽静田园。
       情不自禁中,一丝春风刮起我的思乡情,它们似粒粒珍珠,洒落在脚下这片富饶的土地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9:32 | 只看该作者
老远 发表于 2014-8-25 14:27
提读,问好诗友

谢谢!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4-8-25 14:27 | 只看该作者
提读,问好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22:10 | 只看该作者
朱荣兴 发表于 2014-8-24 20:31
乡村,已经不再是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简单灰色速写。乡村,是静时的凝听,动时的韵律;是春的构思,秋的倾 ...

问好,朱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4-8-24 20:31 | 只看该作者
乡村,已经不再是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简单灰色速写。乡村,是静时的凝听,动时的韵律;是春的构思,秋的倾泻;是景的变换,影的抒情;是一寸黄土一寸金的守护,两代农民三代福气的延伸;是传统的给养,现代的创新;是散文的续写,诗歌的吟咏。是我梦里孤独的心灵反复借居的,一方世外幽静田园。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4-8-24 20:27 | 只看该作者
净灵子 发表于 2014-8-23 22:33
不是,是肯定你。

感谢您的肯定!祝福您秋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4-8-23 22:33 | 只看该作者
易湄 发表于 2014-8-23 22:08
是不是我写的也是散文的成分更浓一点?感谢您的批评。我以后会注意的。

不是,是肯定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4-8-23 22:09 | 只看该作者
易湄 发表于 2014-8-23 22:06
问候您晚上好!

问好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4-8-23 22:08 | 只看该作者
净灵子 发表于 2014-8-22 22:38
我和人争论散文诗诗的形式,在这个网上,我认为写的是诗的成分太多,而散太少,你的作品回答了这个问题,现 ...

是不是我写的也是散文的成分更浓一点?感谢您的批评。我以后会注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4-8-23 22:0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您的美言!问候您秋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22 05:5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