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9|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意境主义——《林》{中国网络散文诗赛第五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柳叶翻飞 于 2014-9-9 16:53 编辑

《孤独集》
              序诗        -----郁林




                林
                     ----你在这个世界上活着  没有黎明  只有黄昏


1.你在这起伏的大地上徬偟  神秘又忧伤  小男孩提着盛满童话的蓝子回家去了  藏在角落里的蔓陀罗  正含满一眼比一眼的幽怨  幽怨又哀伤
孩子还没有长大
乌鸦的叫声已在天空集

2。一颗迷途的仙人掌缠绵在你的脚下 久久不肯离去  你曾以怎样的坚强  把他赶向 面前的慌漠  从幽静的深处  走出汩汩的泪水 戴上深色的贝雷帽  护送他上路


3。你的根把玩着一只陶罐  上面刻满了鸟的图案  在那悠长的记意里  你享受到 了无比的欢乐  然而  枪声响了  美丽的歌声停了  随后便是带血的羽毛  蒲公英般的飘落


4.灰灰的火柴盒疯狂的纵起  偶尔有一两个多愁善感的人  弄几根草在上面  象是就要被买掉的孩子那般的可怜  或许  有一两个精神病模样的人  抱几个几何形的图案  挂在灰灰的楼角  瞪着傻傻的眼睛  聆听着上面古老的歌谣


5.你好象已经习惯了受伤  就如同习惯了漫长的夜里  苦苦的伸展  貪婪的目光  软软的握住星斗  根  爱抚着种子  此刻  雾正在吞噬着  自东向西  一切都在你薄薄的柔柔的注视下  走向永恒  时间  空间  也都消失  只有你的灵  变成东方的火鸟  在孩子的眼中  不生  也不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4 09:52 | 只看该作者
民族化和去民族化


民族是地域文化和历史沿革  而去民族化则是世界随着交流 主题文化深化而形成的表面类同 当我用集体无意识对“民主”做起源分析时 也得出了天下同根的结论 但是感觉天下人都张一样的脸 不对劲 特性也消失了  更不对劲了 我试着对文化进行了分类 如 政治文化  经济文化 战争文化 等等 再试着结合  问题出现了 它也有个形式和内容的问题 先从内容开始  比如说象征意义 这个象征意义随着思想的科研发展而发展的 而过去了的就会成为垃圾或反面教材 因此 美也就消失了 可它明明在啊  它去那里了  康德美学给了我答案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也就是纯诗  比如说 音乐就是世界上最纯粹的艺术  他没有思想 也无法携带思想  是可以吗 我说有 也是我新意境主义追求的方向  这一部分来源于感觉 推演至生命的初 也就是说  这一部分当中生发自集体无意识深处的那一部分 在逃过了极端理想主义的千百万次的扫荡后 藏在我们民族的穷乡僻壤 口语当中最泥土的那一部分也是那漏网之鱼 这一部分就是属于人的那一部分 属于诗的  是有永世价值的 并且是不朽的 它和气质融为一体 经受了几千年地域文化的熏陶  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气质和魅力  就像我们黄色的皮  肤黑色的眼睛  根本无需把这部分更换  大家看到的民初的错误只是表面的或感觉的 原因不知道 当我对新意境主义的全世界覆盖和这个覆盖所产生的民族心灵上的排斥反应做思考时 发现 我提供的只是方法论  欧洲人可以写出有欧洲民族文化气质的诗歌 依次可以类推  因为我就写出了汉民族的新意境主义  也因此 美学也是方法论  我在接受康德美学时就没有心灵上的排斥反应  西方也可以不用象我们在民初一样  经历那场脱胎换骨般的心灵之痛 介个二货 是真二货啊  大家都看看 自民初以来 胡陈二人整的这些半吊子文化  原因就是文化的终极高度 艺术出了问题
在这里 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了
1象征主义可以终结了 (我已把它进化成了内境)
2在文化的领域 世界大同 去民族化是错误的
3纯诗和现实并不矛盾
4理想主义可以终结了


另外 声明一下 这次评奖如不按“遥祭先祖而无愧 环顾四海而欣然”的宗旨  公平 公正的承诺  俺就不在这里玩了 俺去流派网 那里人还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4 09:52 | 只看该作者
民族化和去民族化


民族是地域文化和历史沿革  而去民族化则是世界随着交流 主题文化深化而形成的表面类同 当我用集体无意识对“民主”做起源分析时 也得出了天下同根的结论 但是感觉天下人都张一样的脸 不对劲 特性也消失了  更不对劲了 我试着对文化进行了分类 如 政治文化  经济文化 战争文化 等等 再试着结合  问题出现了 它也有个形式和内容的问题 先从内容开始  比如说象征意义 这个象征意义随着思想的科研发展而发展的 而过去了的就会成为垃圾或反面教材 因此 美也就消失了 可它明明在啊  它去那里了  康德美学给了我答案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也就是纯诗  比如说 音乐就是世界上最纯粹的艺术  他没有思想 也无法携带思想  是可以吗 我说有 也是我新意境主义追求的方向  这一部分来源于感觉 推演至生命的初 也就是说  这一部分当中生发自集体无意识深处的那一部分 在逃过了极端理想主义的千百万次的扫荡后 藏在我们民族的穷乡僻壤 口语当中最泥土的那一部分也是那漏网之鱼 这一部分就是属于人的那一部分 属于诗的  是有永世价值的 并且是不朽的 它和气质融为一体 经受了几千年地域文化的熏陶  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气质和魅力  就像我们黄色的皮  肤黑色的眼睛  根本无需把这部分更换  大家看到的民初的错误只是表面的或感觉的 原因不知道 当我对新意境主义的全世界覆盖和这个覆盖所产生的民族心灵上的排斥反应做思考时 发现 我提供的只是方法论  欧洲人可以写出有欧洲民族文化气质的诗歌 依次可以类推  因为我就写出了汉民族的新意境主义  也因此 美学也是方法论  我在接受康德美学时就没有心灵上的排斥反应  西方也可以不用象我们在民初一样  经历那场脱胎换骨般的心灵之痛 介个二货 是真二货啊  大家都看看 自民初以来 胡陈二人整的这些半吊子文化  原因就是文化的终极高度 艺术出了问题
在这里 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了
1象征主义可以终结了 (我已把它进化成了内境)
2在文化的领域 世界大同 去民族化是错误的
3纯诗和现实并不矛盾
4理想主义可以终结了


另外 声明一下 这次评奖如不按“遥祭先祖而无愧 环顾四海而欣然”的宗旨  公平 公正的承诺  俺就不在这里玩了 俺去流派网 那里人还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4-10-9 06:01 | 只看该作者
纯诗和现实并不矛盾  

先生早上好
    中国思想是很贫弱  主要原因系“汉民族是形象思维  方法论出现问题了 所以 我们的古代哲学思想很混乱 自我矛盾也很多 ”这也是我们民族诗歌发达的一个原因  我在这里不是借用别人的话表明自己 而是 说明新意境主义——炼字之法  实现了理性和感性的辩证统一

诗是感性的  并且永远是感性的
生活是理性的  并且永远是理性的 ——理想主义在人类史上从来没能实现过他们的理想  也使诗歌陷入了假 大 空的泥潭 脱离了生活
而这个理性和感性的辩证统一  也使纯诗概念走进了生活  并且脱俗  这是后现代从没到达的思考  后现代的思考很幼稚 很浅薄  走入生活后陷入了恶俗  无法升华自我  从而失去了诗歌的美  先生雅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0:23 | 只看该作者

尊敬的广大诗人朋友和北网艺术委员会的老先生们 大家好

   翻开人类的诗歌艺术史 就是一部进化史  每一个阻挡进化的人都成了跳梁小丑  
   西方的诗歌史很繁荣  各种流派 各种探索 特别是美学的发达 是中国古诗无法比拟的 反观中国诗歌发展史 则进化不大 也不是活跃  当我解开意境奥妙时发现了原因  意境是原始本真还原  其科学性和先进性是西方无法到达的最高境界(也可以这样说  中国古人在树上时写的诗都比他们现在的先进)  新意境主义确立了它的艺术巅峰位置 并有发展 而 自古至今的中国诗歌探索均无突破性进展 从而显得沉闷  这样 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整个西方诗歌艺术的探索和进化 就是在艺术巅峰的半山腰上瞎转悠  在世界文学史上没有价值和意义  也因此  中国的朦胧和后朦胧就是三货 今年的华文诗歌奖没有意义  因我参加了(我是新意境主义的创派人 我没获奖) 所以 评奖不公

  中国古诗的艺术价值 在世界文学史上从没得到过彻底的解读和确认 这是西方二货权威制造的不公平  这种伪权威直接导致了中国在民初的那场文化混乱 虽然那些前清秀才们没有能力解透中国古诗的艺术价值 (中国自古以来也没能解透)但是感觉可以穿透一切  所以 传统派一步不让也是对的  那些前清秀才们还真不是白给的  今天 我们有责任在文化的终极高度  来纠纠偏  理理清  确认诗歌发展方向 确认主流社会思潮  结束一百年来的文化混乱 给中国的诗歌爱好者们指出发展方向  给国家提供决策理论依据  
   (我的观点是 1把意境和康德美学体系结合起来 2将来的探索和发展 将会在意境这个范畴内出有价值的成绩 抛砖引玉啊  一但这个结合通过论证 我新意境主义在欧洲和美洲 进行的将会是扫荡 他们无法抗衡 人类文明将会有场空前的大进化  还有小日本子 他那点点小人文化 扫荡 扫荡的干活)
今天  华文诗歌奖评议委员会  面对我和别的诗友提出的不公申诉  置之不理  我深感失望  并坚决抗议  仿若置身于民初  (而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对有意见的同志  摆事实 讲道理 作品确实不如获奖作品  维持原评  如果确实作品好 存在不公  必须重新评奖  而我至今没收到评委会的回应  我需要这个确认 我需要这个奖  汉民族需要这个奖  世界需要这个奖
   结束一百年来的文化混乱
   结束世界文学史对意境的不公  (真是武大郎那店 最高的那个没让进)
   

                  侵略欧洲  


                              殖民美洲大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9:15 | 只看该作者
意象是原始本真还原  他的艺术价值远远高于象征  人家把咱们那经取到美国  可惜  他们对意境  没有发展  如其不然  国人痛失不仅仅是机会  而是彻底  而在此时  某些国人却远渡重洋  千辛万苦  西天取经  把个二货终于给请回来了 其中就包括意象派  看人家老外那个多先进啊  多艺术啊  记得有个伪军说的好  皇军是来实行王道乐途的  是来推行文明的 是来拯人民于水火的  
是的  人家是有先进的  我们必须接受  必须进化  可可  这 大家看看这叫什么事  因此 文化高度的诗歌  决不可再让那些二货来胡闹了  民初的教训是深刻得很啊

诗兄啊  你看这诗坛上二成啥了 都  也不知道人家什么时候一开心  把皇军又给引进来啊  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04:57 | 只看该作者
意境和意象之区别  ;西方的意象最早的意思是象征  其意在象中  只是后来的美国意象派使用中国诗学中的意境和西方美学结合成派  把意放在了境中  但是 他们创造了一个写实的诗派  对意境没有发展  在新意境主义和意象派之对比中 亦有论证 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  意境  就是要呈现一个对应于五官感觉画面  将意融入其中  
有象必有境  可西方的诗歌的主旨意向并没在境中  因此 读诗写诗时 要注意  其实是我在网上读诗和诗友交流时发现  意象和意境在现实中模糊不清  甚至有批评家  评价象征主义作品时  使用意境  甚是荒唐  结论  在评价西方现代派的作品时(除了意象派) 使用意境是不准确的  在我的《孤傲》和里尔克的《豹》的比较中 已有明晰  其实  在古诗中亦有混乱  是清晰的有意为之吗  有待考证   在我的新意境主义第一稿中  曾有既有象的深度  又有境的辽阔 优美 一说  这是我清晰区分后的对意境和意象的一个结合  接下来的思考就是本真语言

本真语言;  

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是通过五官来实现的   他本来就是具象的  人们把感觉到的东西  结构成理性语言  这就是我们从书本上认识的世界  而一个画面现在的网速需要5M以上 也就是说 详实而准确的把你在1秒内所看到的描述出来 需要几百万字 所以 我们在书上认识的世界很难真实   也因此 理性语言是无法解读现代诗的 这是评论界的一个大难题 形象语言 在这里我把它分为两个阶段 1所有以联想为思维方式表达情感的文字为形象语言的初级阶段 2以联想为思维方式 以意境为目的的情感表达方式为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的表达不以文字的意义为手段而实现表达情感 其中 有肢体语言 绘画语言 音乐语言和口语中的最最泥土的那部分组成 并努力的使意境到达抽象与具象之间 这个过程 我取名叫原始本真还原——本真语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4-9-17 09:47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豹和里尔克的豹


         豹

           ---- 里尔克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
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觉得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出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侵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里尔克《豹——在巴黎动物园》


  “里尔克是奥地利著名象征主义诗派的诗人,他在豹这一意象的采用上,也是一个自证的过程。因为他生性敏感、内心羞怯,豹子与他似乎有太远的距离。但不可否认的是,看似怯弱的人,也在内心深处始终旋转着一个坚强的热核,它不需要被压制,只需要被引爆。  于是,经过里尔克的眼睛透视过的笼中豹,分明是一面反射他心灵的镜子。诗的第一段是里尔克在看豹,也是他在自视。里尔克觉得在探索人生意义时迷惘、彷徨的自己,也正如被千条铁栏所囚的豹一样苦闷无助。“它觉得只有千条的铁栏杆/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只有”、“没有”是在说豹失去往日奔驰于旷野的威风,孤独无助吗?我倒觉得里尔克在这种“被囚”的外表下,陷入了一种“自囚”的境地。可能是“困境”,因为他“没有宇宙”,没有了往日的记忆。但乐观地看,这更像是一种开始超脱的“圣境”。中国有类似“作茧自缚”的比喻,这个“缚”,是由蛹化蝶、成蛾而实现超脱的必要准备。“宇宙”,是谁的宇宙?铁栏外面的,现在已不需要;自己心灵外面的,本来就不属于自己。可以说,这个“没有”并不是失去或逝去,而是茧蛹需化蝶而自求的隔绝,是耶稣被钉短暂的宁静。谁都无法料想,一个做到无知无畏、无牵无挂的人会获得怎样一个宇宙?”




孤傲
        ----- 郁林

一匹豹
回到山岗上

回到山岗上
如翅膀
在那里突突的颤抖
如帆
冷冷的看着平静了的海面

一匹豹
坐在山岗上
渴望升
如星光高挂  

在这首意境诗里  我用超现实的手法  构造的这个自由美的意境  个性 则注重豹的敏捷 强壮 有肌肉感  整个画面营造坐在山岗上的豹的孤傲   它审视着它领地  和它出现的幻觉  这个孤傲就是它对自己领土主权的原始自尊  大家可以把它和关公的面部表情比较一下

对比

1这两首诗均有意境  这是西方诗歌少有的现象(当然  本质上讲有象就有境  可是西方不是追求情景交融)而意境造诣超绝 才是诗歌艺术的巅峰  而我的这首诗不仅有意境  而且  达到了抽象与具象之间
2 语言上的造诣与凝练  均胜里尔克
3思想性的深刻上 里尔克胜出  而我在这首诗中遵循新意境主义的主旨  把思想基本抽光  努力的到达形式——美的极致
4韵律这两首诗均结构的不错  再说  内韵只能感觉  不好比较
5如果这首诗的意境是颓废美的表现  那么也是三四流的水平  因此断言 这就是西方象征主义作品  出现完整的画面  纯属巧合  也没有绘画美的追求  也因此  西方现代派的诗有意境  纯属荒谬  意象派除外   先生雅正     学生  樊相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4-9-14 19:56 | 只看该作者

晚上好  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4-9-12 11:53 | 只看该作者

中午好,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12 12:25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