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作时评】 比较70后两种“乡情”书写 ——《月亮以北》与《回乡》解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02: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作时评】
      
比较70后两种“乡情”书写
                ——《月亮以北》与《回乡》解读


                                             张无为


本期时评,大家参与得不是那么踊跃,或许因为对比解读新作是初次而且难度相对有增加吧。其实我们在征集要求中有允许自由选择角度包括就其中文本进行单独分析的说明。还有,这两首均有个性,也有可比性,但并不是说就没有瑕疵。所以,包括发现其中的问题,找出原因前车可鉴,会更有意义。

一、“乡情”梳理

两首诗表现的钧是“乡情”,而这应该是文化原型之一,尤其对于中华民族而言。这样定位是想说,文化原型可以融入精神DNA代代相传,“乡情”在中国诗歌史上也的确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其表现纷繁复杂,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脉系。
1、“乡情”诗歌最根本的表现是思乡,其情缘在于对亲人之爱,爱屋及乌。这尤其是华夏民族更突出的人性情结,几千年来纵横排闼、源源不绝。家乡的变迁直接涉及到亲人们包括自己的幸福指数与命运,这是社会性的大本营,也是其生成的依据之一。至少从《诗经》中的“杨柳依依”有迹可循,此后如宋之问《度汉江》“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蒋捷的《一剪梅》“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因思杜陵梦,凫雁南回塘”等等。进入现代文学阶段,这一脉系依然是处纷纭、屡见不鲜。
2、《诗经》中也有“黍离之悲”。作为成语,它常常被认为是国破家亡之痛。其实,当时的“国”并非现代意义的国家,而是由血统、亲缘及从属人际生息繁衍的辖区,如诸侯国,所以说到底它还是家园情的体现,即对家园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从屈原到杜甫《春望》乃至陆游、辛弃疾等诗词中的黍离之悲都自觉与国家关联,还有如李煜的晚期词进一步表现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等,均是黍离之悲情思向国家化、时代感的延伸开掘。
3、 “乡情”诗从古到今丰富多彩,除前面之外还有纷繁表现,或者表现表达羁旅之愁苦,如马致远《天净沙》,张继《枫桥夜泊》;或者如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刘禹锡的《乌衣巷》表现人生易老与生命沧桑感。此思路显然与现代意识更有传承关联,可以说是乡情向现代生存状态辐射,乡情越来越被作为契机,其本身已有所淡化。

二、文本解读

基于以上三个方面,对乡情诗考察、定位应该更清晰。《月亮以北》与《回乡》虽然均为70后的新近“乡情”书写,但同龄人的诗题旨向度并不同,前者接续的是“乡情”诗最根本的情结——思乡;后者则是黍离之悲情思的当下表达,时代性忧患感明显。
1、先看朵拉的《月亮以北》
本诗表达的是南方游子热爱家乡、月下思念家乡,并带有一定程度的唯美色彩。在月是故乡明的描述之后,主要通过折纸来呈现家乡的山、水、小桥与花草,各自的形容词都是那么令作者眷念,这组排比细腻地刻画出作者的思想情态。
第三节重新回到抒情主线,“沿着月亮以北的方向,月色/越来越浓/我的身体越来越重”而五战五五五啊而啊而 55以而五可谓饶有风趣,        作者在月色的浓淡(包括后面的起落)、家乡距离的远和近与思乡人身体(即心情)的轻重之间建立起了诗意联系,五个性化地表现出思乡人的普遍心理。
最后一节以“我渡过/那条月亮底下的桥”时的感受,“桥上的风声,桥下的水声/按着我心头最柔软的部分,我的眼睛/微微的湿润”表现得同样细腻、深情。
《月亮以北》意象虽然清晰,但表现却朦胧飘渺,可谓像雨像雾又像风,显然这是因为作者感觉化书写使然。正因此,有些意象无法实指。如:诗的起句“月亮以北,是我的故乡”,在第三节还有“沿着月亮以北的方向”,诗人独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的确平添了韵味。可是,月亮以北并不能标识故乡在何处。自古以来,人们常常用北极星定位,没人将月亮当作具体的参照物,因为在望朔之间,月亮的方位并不确定。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经验中,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在月亮以北,也就说从这个意义上我们都不曾离开过故乡。那么,作者不是身在故乡而思故乡吗?如果沿着此逻辑推演,诗歌中所表达的应该是对故乡的陌生与疏离感,可从整体氛围来看显然又不是,作者所要表达的的确是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梦不归。我渡过”就是证明。
“月是故乡明”本来是一种感性偏见,同样经不起理性判断,但“偏爱”同时又是人的内在真实情感。而且,情感是维系幸福指数的重要砝码,这也是人类生存意义的重要构成,尤其是就美的向度而言,这是无法被取代的,所以说,美有时是没道理可讲的。
我一直认为,人的各种愿望私欲理想等都不会泯灭,人的差别在于他们的倾斜度。倾斜度的调整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内在矛盾和心理冲突及其结果。如果普世性的推测,人无不追求幸福,走极端是绝望之后的无奈选择。绝处逢生,背水一战实际是怀有一丝希望,在古代兵法中并不鲜见。
当然,《月亮以北》如果经过理性深度过滤会更佳。如诗的尾节:“通过时”、“有一种感情,叫乡愁”句均属多余,可删除。
2、再看杨汝洪的《回乡》
本诗与《月亮以北》向度不同,是以“二十年”为界,将从前极力挣脱故乡与之后“回到故乡”,感受到“童年”像“枝丫上的鸟巢/盛满了整个故乡的孤独”,由此题旨显而易见,即揭示当今农村再次凋敝。
中国农村似乎有过田园牧歌,令官场的失意者不仅心向往之,而且诗意田园代代相传。再次凋敝。
请注意下面的比喻——“我像一棵半生半熟的庄稼”与“乡亲们却长成了荒地里的蒿草”——这是农民二十年前后的对照,也是中国农村的今昔之别,变化截然。从中显示出作者强烈的忧患感与时代的反思,这是其现实批判意义之所在。诗歌结尾“枝丫上的鸟巢/盛满了整个故乡的孤独”是当下农村农民工涌向城市,房舍空落,只有留守儿童或老人的真实写照;“没想到”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批判意识。
我“嚷着要让故乡拔出”的原因比较复杂,可以理解成为好男儿志在四方;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当时的农村状况本来就不尽如人意,因此农民不想再做庄家人。不过从比喻意义上来说,“庄家”想 “拔出”离开其所生存的土地,其中的悖谬性值得挖掘;“半生半熟的庄稼”也耐人寻味。但无论如何,抒情主人公主动地离开家乡、抛弃家园确是事实,当然不能将其理解为不热爱家乡,后面的情感也能够佐证,“寻找童年”即是人之常情。
这首诗歌更短而精,就是因为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性的比喻,概括了中国农村几十年的变迁。与前面那首诗歌的浪漫思乡相比,这首诗歌更有现实批判意义,是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
由此可见,这两首诗歌在70后笔下,虽然均有各自的可扩展空间,但无疑都是个性的表达,彼此的蕴含、意义及风格也明显不同。

                                       2014年9月23日02:30:10


附一:《月亮以北》

             朵拉

月亮以北,是我的故乡
我沉溺于这样的描述,月是故乡明
用夜色掩饰不住
一页纸里的遥望

我折叠的山是温柔的
折叠的水,是多情的
折叠的小桥是缠绵的
折叠的花草是美好的

沿着月亮以北的方向,月色
越来越浓
我的身体越来越重
风情带醉,随着月亮升起
或降落

梦不归。我渡过
那条月亮底下的桥,通过时
桥上的风声,桥下的水声
按着我心头最柔软的部分,我的眼睛
微微的湿润了
有一种感情,叫乡愁


附二:《回乡》

             杨汝洪

二十年前
我像一棵半生半熟的庄稼
嚷着要让故乡拔出

二十年后
回到故乡
乡亲们却长成了荒地里的蒿草

等我爬上村头的古树
寻找童年
没想到
枝丫上的鸟巢
盛满了整个故乡的孤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9-29 21:40 | 只看该作者
来学习!两首各有千秋,前者有女诗人的细腻,后者有男人的担当,或者说责任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9-24 15:07 | 只看该作者
批评解读本身就是难的,更何况对比梳理

张教授典范示得好

来拜读,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9-23 18:0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9-23 17:11 | 只看该作者
这种解读方式好,方便写诗的和读诗的学习与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9-23 08:20 | 只看该作者
教授这篇文章有溯本清源的作用。《新作时评》的目的就是及时将一些优秀的诗歌推向前台,并在众多的阅读者中引起的反响,来考察当代诗歌写作的前沿坐标,定位在了何处,现代史的走向、诗写技法的发展到了什么阶段的诸多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4 20:37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