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93|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削球与散文诗 (一点小感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川北藻雪 于 2014-10-8 20:01 编辑

                                        削球与散文诗


    观看仁川亚运会男子乒乓球决赛,第一场马龙对阵韩国削球手朱世赫,深为削球所震撼,连电视解说员也极力称赞朱世赫是一位伟大的乒乓球运动员,原因不是和他同时代的人都退役了他仍在坚持,而是三十岁的老运动员了仍然富有拼劲,韧劲,定力。
    在我,是把削球当艺术欣赏的同时,想到了艺术的表述,需要有像削球的慢,拉,同时又敏锐的出其不意的攻,能够削攻完美结合于一体的,目前除了朱世赫恐无人能出其左右。虽然,最终他败下阵来,但他不失为伟大的失败,仅其风度都令人侧目。
    还是回到散文诗写作。我以为这种慢除了书写速度以外,还有语调的慢,像削球一样叙事,你得忍住情感到来时的凶猛攻势,利用叙事这种削势来消解,避其锋芒,巧用细节来拉伸,即长削。但落点仍在球台这个主题。看起来有点笨,实际上这是最考功力的。因为落点低,避免了被砍杀的危险;而诗歌语言亦如此,过分高蹈,过分抒情,难免让人诟病,倒不是怕诟病,而是缺少了空间,缺乏了戏剧性,也缺少了机趣。
    当然,一味的削也不是最好的策略。需得削中有攻,是在削的基础上的攻,即出奇不意,又让对手(抑或读者)防不胜防,达到“削出的球连起重机都拉不起来”之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10:50 | 只看该作者
青青河边草 发表于 2014-10-9 13:21
转给微博荐读,,,下午好!

谢谢,几天不来帖子都沉到那底下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4-10-9 13:21 | 只看该作者
转给微博荐读,,,下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4-10-9 12:20 | 只看该作者
川北藻雪 发表于 2014-10-8 20:39
辛老师好,散文诗版块很繁荣,但关于散文诗的理论探讨比较少,我写这个发在该版块是不是不太合适

很好啊,没有什么不合适的。请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4-10-9 00:36 | 只看该作者
很有见地。
欣赏学习,问好诗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4-10-9 00:36 | 只看该作者
当然,一味的削也不是最好的策略。需得削中有攻,是在削的基础上的攻,即出奇不意,又让对手(抑或读者)防不胜防,达到“削出的球连起重机都拉不起来”之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10-9 00:36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回到散文诗写作。我以为这种慢除了书写速度以外,还有语调的慢,像削球一样叙事,你得忍住情感到来时的凶猛攻势,利用叙事这种削势来消解,避其锋芒,巧用细节来拉伸,即长削。但落点仍在球台这个主题。看起来有点笨,实际上这是最考功力的。因为落点低,避免了被砍杀的危险;而诗歌语言亦如此,过分高蹈,过分抒情,难免让人诟病,倒不是怕诟病,而是缺少了空间,缺乏了戏剧性,也缺少了机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10-8 23:09 | 只看该作者
川北藻雪 发表于 2014-10-8 20:37
是的,这不是散文诗。是讨论,是发在散文诗版块,关于散文诗写作的一点想法。谢谢老师

我不是老师,不敢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4-10-8 22:38 | 只看该作者
有见地。学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10-8 22:14 | 只看该作者
比喻很奇特,见解有道理,对我有启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2-12 13:1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