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亚平:驱动中国先锋艺术的哲学探讨(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0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驱动中国先锋艺术的哲学探讨(二)

陈亚平
生存论存在论哲学探讨

此在
实体与本质(暂存性)在世界之中以现象或思而开始的存在建构,就是“此在”空间性的自为显现。“此在” 只能处在包括此在发生的过程空间(过程是时间也是空间)世界之中,才有在世界之中的生存域。此在,即“在”应在“在此与不在此”的过程之矛盾关联。
矛盾决定长短、广延与定距的关联,而关联决定空间,如此与彼,是以差异的关联决定了空间或时间距离。因此,此在的空间意义的在,就应是矛盾意义的空间化。
此在本身的存在只有通过非此在性才可能。
世界就是由不断在过程中生成着空间所要所能存在着的世界(域),每一生成着存在空间的过程都是一个世界的此在,过程决定了此在已在域。“此在”只有被一个自身的他物过程揭示为在场与不在场(空间域)时,它才决定世界的当前化(时间域)存在。
此在本质上就是过程的矛盾的在。“此在”不断地在不是自身中--存在者“去远”(那在),实现着自身---“此在”自己的“定向”(这在),世界才发生不断的“此”当临场域而不是远的场域,来到世界(空间)。


自由
自由在本质上就是无与有的再去限延续。
自由的存在建构就是能使自身矛盾化,用差异的存在来承担另一个差异,通过这种存在,自由本身的性质决定它并不自由,它是一种被差异化。
自由就是在它的他物中是它自身而又是对它可能的不可能,是对一切选择的限制与不限制。
自由把一切选择改造成为虚无。

自为
自为就是自己与自己不能一体,即永远以另一个自己为自己的存在基础,这是本体论的基础。是以不是其所是,到是其所不是的循环、关联、互存的运动。不断地从自我创造自我,实现异于自身的不间断,而不导向一个限定的存在。
自为(过程)使世界在未来的一维中被不断地维持着,自为(过程)是要以时间性分散(过去、现在、未来)的方式成为其存在的非永恒存在。因此,自为(过程)是存在的否定方面,它否定它自身的本体论结构,同时又去追寻它的本质。它总是在奔赴的途中成为“其所不是”而否定“其所已是”的辨证关系。自为(过程)只能在否定中才能存在,它的存在永远不被给定,是一种永恒的延异(延期)。时间性是变化和次序,一个过程(自为)在实现了它的不确定性(虚无)后,就变成了确定性(自在),也就变成为过去。


多元哲学探讨

非次元
多元就是使各种不重合的异质因素的分维或分极,在网状空间体系中以同时性、并置性、平行性、复多性、交互性的呈现。只有建构内具性的网体,才会具有对抗历史线性逻辑的“众元一体化”的具多性,复元辩证法才是在非线性中,让事物发生发展的真正要素。
先锋艺术就是一个以同时性、并置性、平行性构架的意义元网。任何一种先锋艺术局部的、单元的、平面的、随机语境的、代际的、文化断层的、话语范式的、相对逻辑的意义叙述结构,实际上都会内在因果地、系统依存地关涉到其他的叙述空间。先锋艺术的观念代际之间没有本质的、超历史的、语境断层上的符号区隔。例如,朦胧诗与第三代诗就保持着内在基因层面的局联。

反符号霸权
符号话语建构的中心并不衡定存在,话语权中心也不能以在场存在的形式成为本体。任何本体是在过程延扩中暂存的,本体(是,或存在)既在过程中暂在,又不在。中心,就是建立本质,而世界是非本质的本质。
中心只是自由的一种暂在场,这种场是互为心、暂为心、暂存心的共通场。因此,中心并非一个固定的力的驱动核,而是一种功能交互演替的场的元点。
先锋艺术没有一个立场是去元客观的、全元去蔽的立场,当其每一种话语、思想立场在去蔽在场的同时,在系统依存地关涉到其他的叙述空间的同时,都又被新生的存蔽不在场所限制。为此,每当以一个立场出发进行解构的元,又会生成其他立场解构的次元。

身体哲学探讨
下半身
对身体作为存在的空间对象域知觉对象来说,感官机体既是经验的客体现象,又可是超验的意识主体。我用概念界定成“身感体-身主体-身客体”序列结构,在存在的存在意义上,形下与形上,心相与法相、上半身(理性)与下半身(感知性)才是重合的交替的主客不分。
但这个思维观念本身是从身体承载的头颅肉身中运行的,就是说,感官机体、身体所先天存有的先验直觉,也是一种我们当下化认识的认识。就是说,“身体感觉决定思维{”,不是身体与身体之间触摸出来的,而是说(认识)出来的观念。

上半身
反之,“相为心生”的心相决定身体感觉的当下化观念,同样也不是身体与身体之间触摸出来的,还是自我主观的概念化界定。从而,身体哲学范畴应该有一个建立在交互主体性的本体基础,才能展开。有的条件下是“相为心生”(知性上半身),而有些条件领域下就是“心由相生”(感性下半身),这个“心”主要是幻觉、知觉、统觉、前觉、潜觉、直觉、超知觉体系。我用概念界定成“身感体-身客体-身主体”序列结构。但这里又引申出一个悖论,序列解构本身是线性的历史性,是逻辑概念。关键它独立于我们身体知觉的吗?
无论从超验,先验,还是经验上,我们都只有借助“身感体-身主体-身客体”结构与“身感体-身客体-身主体”结构,彼此相交互的涉身-涉心二元的一元基础框架,才能讨论身心互体的条件。这样,就具有“涉身性”主体利用体干、感知、视觉全系统进行感知,以及“涉心性”主体利用概念、逻辑、描述全系统进行认知交互域,进而产生此在的 身体直觉是空间(存在)的一部分。这从空间存在于在身体知觉的本体基础上来说,是对的。若是这样, “身体空间”、“知觉空间”、“形而下空间”、“下半身空间”、“统觉空间”就不是意识的改造,也不赋予理性的规定性与可描述性,而是心灵本质是涉身的,因为自我的心灵过程,都是知觉和运动神经生理界限与独特作用力所决定的基础。这样,身体空间既是一种客观的处在----什么之内的范域,也是一种主观的处在---什么之中的此在。
从自在的基础上说,心-身-世界之间,只能成为交互方式。交互就是差异的互对而又同一地互依。于是:存在既是处在也是想在。


生成哲学探讨

有与无
有与无的差异规定性的统一,生成一个现时现在实有或精神实有时,也生成新颖的包容、多样性,但并不生成新颖的永恒客体(性)。每一生成活动都可以分为前、后两阶段,这两段本身也是生成活动,每一个生成活动都必定有一个直接的后继。每一个过程都有它的前、后之对立面,都是和它的的对立面相互感应而发展。
每个存在的时间表象在本性上都会生成一个连续性的表象系列与之相联系,每个表象单元始终在将过去的因素再造到新的表象单元中——曾在状态与演替状态,每个在当下中发生的生成与消亡都有各个时间尺度规定作为必然的结果与之相联结,即作为过去和将来之分界的现在之联结。过去的展开都必然地成为后随的将来的基础。现在具有一个始终新的现在,而各个前行的现在都较变为一个过去,以此延续地构建着自身的延续。每个时间存在都在某一个流逝样式中以及不断变化的流逝样式中显示,时间流逝现象是一个不断变化,不可分割的连续统,并不可分割地成为各个能够自为存在的点位、相位、片段显像。

这种自在的“无”阶段的再造,即能达到“有”阶段的创生或生成,同时又不依赖已有的事物表像元素而独立自为地运行着。它决定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的生成关系,而不是界定每个具体事物。所以,非逻辑化成为这种思维之变元性、无序性、互间性等特征的综合过程生成。
在后续的当下化中,将一个本原的现在转变为一个再造的现在,这就形成了现在不断地渐次变化为过去和更过去,或显现为:现在将形成原生的过去与次生的过去的无限演替,一个后的进程只有在前的进程中才能完成后继。一个不在场的当下,就意味着一个现在点经历着它的变异,即一个个体化单元化的持续瞬间单元,过程中的过去与现在本质上是一个时间片段的排列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2-12 11:57 | 只看该作者
多元就是使各种不重合的异质因素的分维或分极,在网状空间体系中以同时性、并置性、平行性、复多性、交互性的呈现。只有建构内具性的网体,才会具有对抗历史线性逻辑的“众元一体化”的具多性,复元辩证法才是在非线性中,让事物发生发展的真正要素。

先锋艺术就是一个以同时性、并置性、平行性构架的意义元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2-12 11:58 | 只看该作者
慢慢学习
问候周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2 15:10 | 只看该作者
子青悠然 发表于 2014-12-12 11:58
慢慢学习
问候周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2-12 16:47 | 只看该作者
精品文章,收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4 19:12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