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冷铜声 于 2015-1-23 19:23 编辑
从最近的媒体报道中注意到,余秀华火了。她的火,来自《诗刊》编辑刘年的发现和《诗刊》官方微信平台以带有新闻爆点“脑瘫诗人”这个称谓为方式对她的报道及沈睿把她比作狄金森的评论。
对她的火,总体上我是支持的。这不是说我认为她的诗达到多高的成就,而是,她是来自民间的诗人。这与她是否脑瘫无关。仅从“民间”这个意义上讲,即使她的诗没那么好,我也不会持否定的态度。
在今天,网络上活跃着大批的民间诗人,其中不乏优秀、甚至杰出者。这里所说的“民间”,是指那些还没有被官方正式认可的以业余兴趣为主动力的诗歌写作者。说白了,就是较少或极少或根本不曾在官刊上发表过作品的诗人,当然更谈不上加入各级作协机构了。他们是散兵游勇式的,各自为战的自由人。他们中一部分是极其纯粹的诗写者,他们无欲无求,没有丝毫私心杂念,他们因为喜欢因为爱而写诗,他们不因没有被认可或没有人欣赏而放弃,他们为自己而写,也为人类求真向美之心而写。在当前这个物欲横流、道德塌方的时代,他们对诗歌的坚守,无疑就是对诗歌本质精神的拯救与张扬。他们虽远离传统意义上的主流诗坛,但却是离诗歌核心最近的人。
而余秀华,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至少曾经是,至少在她十余年的诗歌写作生涯中一直是。
和其他民间诗人一样,她经常把诗作发布于各个诗歌论坛,并与诗友时有互动、交流。本人上网不算多,但在最近两三年,由于在两三个诗歌论坛做过版主,出于某种责任和义务,常逼迫自己尽量抽时间上网,尽量与诗友增加交流的频率。这样,就使我更多地在诗歌论坛中与余秀华相遇,看过她的部分诗作,并与她有少量的交流。与她交流不多的重要原因是,在一个论坛,我看到她与个别诗友在交流时无所顾忌地使用带有色情的粗俗语言,后来还与人对骂,还被禁了言。现在知道,她在当地论坛,也与一些诗友发生过不愉快的语言冲突。个人感觉,她性格多变,有点怪异,就避而远之了。当然,谁是谁非,我没兴趣去看,这里不讨论对与错的问题。本人最讨厌诗友之间的闲扯、灌水及一些毫无意义的争论,更不用说对骂了。但人归人,诗归诗,对人,我不敢妄言,因为毕竟了解不深,对诗,总的印象是,她基本上找到了属于她自己的表达方式,特别是与爱有关的诗,较有冲击力,容易引起人的共鸣。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一直不知道她是脑瘫患者,我一直把她当作健康的普通人来看待的。虽然她的诗作中对病痛多有描绘,还有一些极端的灰暗甚至暴力色彩的情绪,但我并没觉得有什么出奇之处。
对我而言,余秀华火与不火,她在我审美视野里都是一样的景色。她没火,我也认为她是优秀的民间诗人之一,她火了,我也不觉得她比其他优秀诗人更优秀。我也看了部分对她质疑的文章,像沈浩波的、伊沙的、徐敬亚的,还有其他个别诗友的。我认为,他们讲的也不无道理,至少有合理的成分。单纯从我个人对他诗作的判断,感觉她在诗歌探索方面还不是一个非常自觉的诗人。但我对她抱有期望,她现在没有做到的,不代表以后做不到。她有这个潜质,如果她能不满足现状,继续向前掘进,真正的辉煌可能会在后面出现。
对余秀华的支持还与另一方面的因素有关,就是来自对编辑刘年的敬意。此前我对刘年一无所知。因为本人是打工者,居无定所,四处漂泊,十余年无法订阅任何报刊,当然不知道任何报刊上的任何编辑的名字了。我对他的敬意不是因为现在我知道他是官刊编辑,而是因为他说他作为编辑,一定要做点什么,等退休后有东西可以回忆。这个想法纯粹得让我不敢相信。现在有多少编辑在其位不谋其责呢?从一些诗友所写的与编辑相关的文章来看,现在一些编辑,讲的是利益交换,看重的是身份、背景和关系,对一般的诗写者,根本是不屑一顾的。我自己早年也有这样的经历,当我拿着我的诗作给一位编辑看时,他问我是什么身份,当得知我是一个普通作者时,他看也不看,拒我于几步开外。现在还有像刘年这样纯粹的编辑,不能不让人惊叹了。对于像刘年这样心底无私、责任心极强的编辑,发现了像余秀华这样的普通而优秀的民间诗人,我拿不出任何理由来质疑或抵制它。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对余诗的过度抬高是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的。余诗的写法只是诗写中的一种,不是全部,更不是最高形态。作为一份号称国家级的大刊,突出这一种,势必会引起众多诗友的仿效,客观上,使其它诗写,特别是探索性强的诗歌遭受贬抑甚至排斥。我更希望看到的是,编辑能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和审美,包容不同诗写的诗歌,打造百花齐放、万马竞驰的诗歌盛境。
最后我想提出我的一个疑问。在我看到的大量的对余秀华的采访报道中,几乎没看到余秀华对自己的民间立场的表述,没看到她对民间这块土壤对她的十余年哺育的感恩,哪怕是只言片语,我也没捕捉到。她所讲的内容无非是,一是感谢刘年,二是她自己的人生磨难。要知道,最早发现她的不是刘年,而是民间诗歌论坛的版主和诗友们。她的诗,早几年就被各诗歌论坛加红、加精,作为优秀诗作予以推荐,受到一些诗友的好评和推崇。特别是中国诗歌流派网,对她诗作给予重点推荐并广泛征集评论,在诗友中产生不小的影响。这些,她为什么只字不提呢?要知道,她本质上就是一个民间诗人。按她自己所说,以前她投稿没人要的,发表不了的,后来就不投了。她在民间生长,民间接纳她、温暖她并认可她,给了她最初的成就感和本源的动力,这是她最应该感谢的。虽然她与个别诗友有过摩擦、冲突,但毕竟不是主要的,是阳光中的一小点暗影而已。不能因此否定阳光的照耀。至于磨难,我认为,不必讲太多。更多的诗友,虽然身体是健全的,但在其它方面所受的磨难,肯定不比她少,甚至比她更深重。她似乎陷于个人生活琐事中不能自拔,她没有从诗歌的角度,给我们看到属于她自己的更高远的、更深刻的、更独到的一些观点、理念。这些,都是遗憾。
余秀华不提民间,我想,要么是她头脑中没有这个概念,没有这方面的思考,要么就是,她红了,不想提它了,不屑于提它了。但我要说,如果他放弃了或不是更自觉、更有力地坚守民间野性的、带有冲劲的、不驯服于任何既定审美规则的诗美立场,她以后的诗歌写作,不用说比之狄金森,就是跟其他优秀诗人比,或跟现在的自己比,恐怕也不会更出色吧?
2015.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