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97|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莫道诗书无达诂 多少向秀解庄周一一董书明作品赏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5 1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 {: w, d6 B- ]- y8 b9 {3 }
  《莫道诗书无达诂 多少向秀解庄周》
* H( V( e& C7 R9 @* N! o——书明作品阅读赏析
. x9 e. I& B% V3 e
/ w+ c: a: X- c; J- B1 w& W) j  文/香雪婉儿
. s; A* S  [+ p. y% t) C- r5 n
《大好时光,让我们一起来虚度》2 f1 X: T' w. S
——董书明
1 s9 ]/ X) J0 g% C  u2 F1 N5 k$ l# h7 j* V0 b. T: t$ c
在晋朝。我的前世过着士大夫的日子
8 M3 S$ \0 q. r5 N; Y- n守着气节,祖宗
8 ?% J7 R5 ]( R: p6 G3 A# ]留下来的殘山剩水生活。拒绝
, e* L- b0 E% O9 q参政或到异地为官
0 C9 n* ^$ D7 L; F9 l面对春光,用落红在流水上写辞赋
2 F) I; R, j/ w# k* O让我们一起来,虚度光阴. s4 |) S, C( U2 S3 J4 O

  T8 t- A- Q7 M( x+ \隔三岔五,我携带浊酒、美人,呼朋引类+ M  D% O) [- |5 ]8 N4 H' Y2 G5 k6 W
去竹林、庙宇, v! Y+ r2 r" ~, T( W3 Y
清谈,枯坐。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
/ C% T- k3 V7 S+ N9 L8 a9 G3 V三步之内,用衣角杀人
6 x# P1 h! B3 p2 |; q; s+ k; T. Z( @  u! |( |/ X
建康城的体内,生长瘀毒、专权
7 `9 l; z6 m% V+ P+ p- N# M流感。有一间新开张的店铺  p) B1 Z2 `- Z1 @% l2 S1 I: ^! B
出售人间铁,箴言,朝代更迭。贴补
/ I4 h7 N# S1 S" F/ x" D" @书生的胆识。日月像工匠举过头颅的大锤& D1 \$ s) v5 s! v( ]8 M
落向:大地、灵与肉
( k5 S1 p; S9 Z( K7 s$ R无法躲闪的光亮
' j- Q4 c/ D% }  j8 a# n) R反复要把江南打造成一件闲置的兵器
3 r+ P* u: B. v8 f" T6 T% f: r5 J. h; r9 W5 A1 e7 q5 L
    汉人董仲舒曾在他的《春秋絮露》中一语道破天机“《诗》无达诂”。自此以后,以《诗经》为先河的中国诗歌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中国诗歌也以其“大爆炸”的迅猛之势漫延,各种意象纷至沓来,一时间让人不免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关于诗歌的争论,也仿佛从未停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如法国诗人瓦勒利所说“诗中章句并无正确直旨,作者本人亦无权定夺”。9 G2 b4 G5 H6 T
     而被称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大才子向秀,则以其独到的见解,潜心参悟,用心禅发《庄子》精神,写出了历久弥新的著作《庄子。注》并且将“开之自然,不得相外”的儒家思想精解得细致入微,引人入胜,给后人留下不朽的精神财富。直至今天,仍可称之为国学之本,走进学术前沿。由此可见,一件优秀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推敲和时间的冲洗的,无论年代如何久远,它的内质的核心,仍然可以感染读者。就象我读到书明先生的这首《大好时光 让我们一起来虚度》初稿的时间是2012年5月。我读到此诗时,已经是2015年的初春,虽然时间并不算久远,但在日新月异的中国诗坛,能有一首诗以其质感成熟的笔法,深沉阔达的情感在读者匆匆一览之余,便陡生敬意。颇有“读之者超然心悟,竟不能自足一时”之感,应是难能可贵,这也是我何以动情,甘愿为之一解的初始意向。
; L9 }8 t+ B- N9 @0 r8 j    所谓“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初读先生的这首作品,竟也一时间忘乎所以,枉自揣度。总体说这是一首借古咏史的抒情诗。笔者以魏晋七贤之一的才子向秀来暗示自己。旁征博引,曲径通幽。以无声之处夺有声之语,整首诗承接巧 妙,主线暗藏于情感和哲理之中,鉴古喻今,意象深远。显示了作者非凡的表现力和诗写能力,使整首诗充满了哲思与灵慧。8 |" o2 l. A/ s8 E
    这首诗的绝妙之处有三。第一,标题之妙。一首诗的题目在很多时候都暗含了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核心。此题中的意蕴张力和核心意象亦不可小觑。“大好时光”重心在“大”字上。如果把一首诗看成一次临摹的字帖,那么“大”就是就永字八法的起笔。峭拔苍劲,力透纸背。把一个鲜活亮丽的时光点饰得激情飞扬,而“让我们一起来虚度”则刚好与前面的“好时光”对峙,产生一种冲突的美感。其中许多欲说还休的情感,顺理成章地铺排开来,吸引着读者的感观。未曾通读,已有万般思绪在心头,禁不住要大赞其语言张力,春秋笔法。仅以此潇潇之题,怎不生涓涓之作!+ B  }2 [4 w: C
     其二,引典精妙。晋朝,是继三国顶立之后由司马氏统一的王朝。其中士大夫者,不乏探讨抽象,脱离事实的禄禄之辈,亦有如向秀般清心寡欲,隐居独处,潜心钻研学术的有识之士。这也正印证我了文章开头所说的,鱼龙混杂现象古来有之,但大浪淘金沙,无论何时,都有贤人隐士,“拒绝到异地为官”在“流水上写赋”他们虽然看似不问世事,其实心怀天下,悲悯天下苍生之疾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而这样的情怀,一旦与现实发生冲突,以小我之力而不能胜任时,便会产生这样的一番情愫。如诗中所言即使“隔三差五”“呼朋引类”看似潇洒风流,实则只是“清谈 枯坐”。可见,诗者心中,并不想真的如此虚度这样的大好时光,而是动情之余,别有怀抱。这里将自己或者和自己一样的“同类”隐喻成一样徘徊于仕途与布衣之间,身担道义与江湖的落落书生,借助古人,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可谓天衣无缝,维妙维肖。同时也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思考和自省,让诗歌再飞一会儿。& v3 x1 l/ x) x. T% E
     其三,逻辑之妙。作者从“晋朝”入手,到“建康城”再到“店铺”,可谓一脉相承,从国家兴亡,到城廓安危 再到居家忧患。作者都以其巧妙的构思,在结构上完成其与思想的和谐统一。    英国著名小说家约瑟夫\鲁德亚德说:科学是为了那些勤奋好学的人,而诗歌是为了那些知识渊博的人。可见,一首成功的诗歌作品,除了要有其语言造诣别具匠心,更主要的是要有其厚实的文化底蕴做为根基。如此,才能避免内容的空乏无味和思想的馈缺。我想,在这首诗没有出世之前,书明先生一定对晋朝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和清醒的认知。而建康城作为五代京师,六朝古都,现今的南京城,自有它丰厚的历史和古典文明。无论是夫子庙堂,还是乌衣巷口,亦或秦准河畔。都曾留下多少书生意气,儿女情长。此诗中关注的,并非是如此多的花前月下,江山美人。而是沿着历史的脉络,顺流而下。以自然之理还原一个错综的年代,再以清醒的思维用灵变的笔端阐述自己的内心独白,低调入题,平稳掌控。在诗意的悄然转换中,完成了诗人所要表达的对世事宠辱不惊,对自身安贫乐道,对江湖琴心剑胆,对苍生悲悯仁厚的大义深情。侧出其言,旁通其情。真正做到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义,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语言纯粹而质感,意象丰满而有形。核心指向明显,立意高远。选用中国古典诗歌意象,形象准确,声籁彰美。不伪装,不做作。混然天成,产生了极其高远的语言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尚品佳作,使读者心灵振颤,思想升华,给人一种涤荡心灵,赏心悦目的感观享受和心灵慰藉。此乐何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5-2-10 06:41 | 只看该作者
香雪婉儿 发表于 2015-2-10 05:59
8 y, S/ `5 G+ e; ~/ r吓一跳,,,被作者录用在新诗集里了,,挺高兴的,,,不敢相信,,。
6 ?& [, G3 F8 T: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5-2-10 06:41 | 只看该作者
香雪婉儿 发表于 2015-2-10 05:59
0 f* U7 O5 \- w5 E: R, w% a吓一跳,,,被作者录用在新诗集里了,,挺高兴的,,,不敢相信,,。

7 a% a2 n' ]2 M9 ]* U' Q;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5-2-10 06:41 | 只看该作者
香雪婉儿 发表于 2015-2-10 05:59
' e3 `: F6 I* g, p- y: T吓一跳,,,被作者录用在新诗集里了,,挺高兴的,,,不敢相信,,。
1 G( f$ o' {4 ?5 X. ^: ^: D5 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05:59 | 只看该作者

( ^3 P5 O6 `* G  q& u  @! [吓一跳,,,被作者录用在新诗集里了,,挺高兴的,,,不敢相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5-2-9 20:08 | 只看该作者
香雪婉儿 发表于 2015-2-9 19:11
0 d4 z1 w6 Q6 e; }+ ?上周刊了
+ l6 s: i& u7 m  l9 w* n6 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5-2-9 20:08 | 只看该作者
香雪婉儿 发表于 2015-2-9 19:11; b8 M$ E. R3 _  [8 d
上周刊了
1 Z3 i: ^# W9 n6 D2 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5-2-9 20:07 | 只看该作者
香雪婉儿 发表于 2015-2-9 19:11/ W. b6 m( D5 T( R% d6 D4 a
上周刊了
' l" F. O' g/ d# G0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2-9 19: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大荒 发表于 2015-2-6 18:597 r' R# E- R0 E$ M; J

1 M& m* t1 u2 J; i( `0 h/ O6 ^上周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5-2-9 0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9-22 08:21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