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62|回复: 8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乡愁:《一剑封喉:余秀华的炒作原来是一场闹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1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剑封喉:余秀华的炒作原来是一场闹剧》


                                                                徐乡愁



1.脑瘫大于诗歌。媒体利用了人们喜欢猎奇的心里,把“脑瘫”和“农妇”,尤其是“脑瘫”当做炒作的噱头。人们犯嘀咕,一个农妇而且还是脑瘫,怎么会写诗呢?于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去看稀奇,就像街上那些围观的群众看杂耍表演的一样。如果我们去掉“脑瘫”和“农妇”这两个关键性的定语,余秀华只算个业余得不能再业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作者。

2.诗歌模仿秀。很多人指出余秀华的作品明显在模仿诗人普珉的诗,我信。其实她也有模仿“下半身”和“垃圾派”尤其是“下半身”诗歌的痕迹(比如尹丽川和小蝶)。伊蕾,唐亚平,翟永明等更是在上个世纪末就玩过了,而且玩得很经典。所以她顶多算个模仿秀,就像贾玲去模仿林志玲,朱之文去模仿朱亚文一样,如果弄起好耍也算是一种搞笑,大家开开心,但如果要上升到文学的高度就有点恶心了。余秀华的确有模仿的技巧,但没有原创的才气。

3.诗歌水平很一般。即使抛开模仿秀不算,就诗论诗,她的作品艺术水平也不高,语言不到位,前后不搭,虽然她将近40岁了,这个年龄的诗人其创作风格应该定型了,可她还像一个初学者,只有靠骂脏话博取眼球,而骂人的水平也不怎么新颖和精彩。只能说余秀华是脑瘫病人中诗写得最好的,因为网上就她一个脑瘫诗人。

4.同情大于诗歌。一个作者被《诗刊》,《人民日报》和央视看重或者正面报道,这本身就很可疑。复杂的问题是,这几家最大的官媒历来反三俗,会紧跟上面的指示走,主要发表和报道学院派和主旋律的作品,是绝对不会关注所谓性意识的作品的,《诗刊》和《人民日报》和央视不可能自己日自己的屁眼。所以这次炒作余秀华的性诗赝品完全是为了同情和励志,同情残疾人,鼓励残疾人。这跟诗歌没有半毛钱关系。

5.外行胡乱吹捧。那个炒作余秀华的旅美作家沈睿何德何能,她懂多少诗歌?新时期中国诗歌40年的迅猛发展,她几乎都不在场,她没有什么话语权,也没有什么艺术的眼光,她居然大言不惭的说余某是中国的迪金森,我看是诗坛的帕金森还差不多。

6.余秀华人品丑陋。余秀华人长得有点丑,这没有什么,但内心丑陋就有问题了。中国诗歌流派网的著名诗人王法(60多岁)原来是余秀华的诗歌恩师,也算她的父辈,据敬笃采访王法的文章:《余秀华事件,王法有话要说》,余秀华因个人问题,以及作品没有上《好诗榜》,就像泼妇一样大骂自己的恩师并殃及其他的编辑。王法居然被电话和短信骚扰和谩骂长达一个月。余还把骂人的话写成所谓的诗,比如《狗日的王法》,人们还误以为是余秀华在骂这个世道不公。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诗中的王法是一个人,就是王法老师。才情横溢的王老师心底善良,为人厚道,人品端正。考虑到她是个残疾人,对她一忍再忍,没有跟她一般见识,始终没有还击她。

                                                                                       201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5-5-31 23:30 | 只看该作者
再说余,我也不会感冒而去吃感冒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5-5-31 22:5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老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15-2-25 17:05 | 只看该作者
越来越觉得这个总结精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15-2-11 20:50 | 只看该作者
松果落 发表于 2015-2-11 19:42
其它网站论坛很少讨论余的东西,只有这儿无所事事,还在反复说,不过很快去过去

只能说明这个论坛垃圾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5-2-11 20:03 | 只看该作者
松果落 发表于 2015-2-11 19:42
其它网站论坛很少讨论余的东西,只有这儿无所事事,还在反复说,不过很快去过去

所谓炒作,只有三个阶段:炒热、炒熟、炒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5-2-11 19: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2-11 18:19
也谈谈余秀华现象
鄙人作为一个曾经短暂热爱过诗歌,而今与诗歌、与诗歌圈子渐行渐远的人,要不是最近有 ...

其它网站论坛很少讨论余的东西,只有这儿无所事事,还在反复说,不过很快去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5-2-11 18:19 | 只看该作者
也谈谈余秀华现象

鄙人作为一个曾经短暂热爱过诗歌,而今与诗歌、与诗歌圈子渐行渐远的人,要不是最近有余秀华现象把我拉回来,早就洗洗睡了。

对余秀华,你扶持也好,夸张也好,这于诗坛本是大好事,让大多数写诗人不解的是,随着时间推移,大家逐渐看清楚了,娱记、外行们居然是冲着《走过大半个中国睡你》《狗日的王法》而来,是冲着脑残、农妇(论阶级地位,最低)、诗人(论文学热度,最低)这“三残”而来,确实心狠手辣,确实黑色幽默。

实话实说,余秀华除了靠《睡你》与《狗日的》等几首猎奇、猎艳的丑陋诗歌博人眼球外,其余更多被评家、读者推崇的诗作,在诗坛比比皆是,仅流派网每一周都可以拉一卡车,只是没有记者来发现而已——记者都是冲着脑残、农妇加写诗而来,其他人不是写的不好,而是没有新闻价值而已。

奇怪的是,余秀华被炒热、炒熟、炒烂之后,少数几个忠实粉丝居然拿着自制放大镜、哈哈镜胡乱射人,说什么,学余秀华样骂人的是泼妇(骂街),对余秀华现象实话实说的是妖怪(想吃人),像他们那样对余秀华夸大其词、无限拔高的才是正常的神仙(替天行道)。

至于苏建斌诗人说“余秀华走红让那些人不自在”,我的回答是:一、让那些“发现”她的人不自在,因为他们好不容易挖掘了一个“诗人”,居然有这么多人没有跟风、没有附和;二、让那些吹捧她上天的人不自在,因为照常理,有人炒作余秀华,同为写诗人的普罗大众应该同喜同喜,谁知现在吹鼓手们反而成了“少数派”;三、让那些想借诗歌成名成家的人不自在,于绝大多数把写诗作为“副业”作为“消遣”并秉持“诗到网络为止”的无欲无求者来说,余秀华该走红还是走黑,只不过一个诗坛(现在主要限缩于流派网,其它网络、媒介很快就兴趣转移了)话题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5-2-11 18: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汤胜林 发表于 2015-2-8 16:06
余秀华在冰箱底层雪藏16年
被刘年用诗刊微博,把她炒热了
沈睿和娱记们一顿猛火,把她炒熟了

民间不知雪藏了多少人才,那些人才比余秀华还余秀华,社会或诗坛是用来扼杀人才的,直到被冻死为止,只有极少数偶然有意外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5-2-8 23: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夏花 发表于 2015-2-6 15:56
说余某是中国的迪金森,我看是诗坛的帕金森

为这句经典赞一个!

有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4-25 02:23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