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川诗学理论] ‘人生中有一段写诗的日子奖’----《金川诗歌全集【电子版】一百零七集》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11:1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金川诗歌全集【电子版】一百零七集》序

现在,诗写得越来越少了。当然,与那些著名诗人、成名诗人比,我现在写的诗依然是产量可观。
当一个诗人并非有意,或者并非由于功利性事务的原因放慢写作速度,而写作速度自然慢下来,此时,写作的沉重减少了,甚至荡然无存了,该放下的终于放下,更多的是对平静与释然的分享。
现在,写诗的时候,还会想到赞美二字。而我该赞美什么,又无从寻觅。此刻只有一种活着的感觉,自然而然地成为赞美的洋溢。而获得这种感觉,我在纯诗歌领域探索了整整十年。
从2004开始至今,十年写诗,我走到了我的目的地。

我对文字与语言的恐惧与疑虑终于消失了。但是世界上,文字语言,或者说是艺术的恐惧与疑虑依然存在。
前天,巴黎一家讽刺杂志社遭遇报复,杂志社总编、编辑被枪杀,而且还伤及杂志社以外的人。这个事件被誉为杂志社的911。
笔杆与枪杆发生了直接冲突,笔杆就等于枪杆,语言文字就等于炸弹子弹。
当然这家杂志社不是纯粹的文字语言读物。
文字语言是在造福,还是在造祸?这关乎到艺术与诗歌的本质问题。

前几天,在网上发现关于《金川诗歌全集》(电子版)的一则文字,是一个文艺青年写的,他说:“三年前,偶然在手机上看到一本《金川诗歌》,我就心动了,金川诗歌这个老头不知现在怎么样了,反正我是被他拉下水了 。”“说是说几句,唠叨了一大堆,似乎是在发表获奖感言,那么,就此给自己颁一奖,‘人生中有一段写诗的日子奖’,算是安慰自己。”(详见百度贴吧-现代诗歌吧-沉默之城)。
我为此贴回帖说:“是诗歌把你拉下水,因为我也是诗歌的‘受害者’。”

我们活在当下,危机四伏,灾祸防不胜防,活着就是受害,而避祸就是享受,人的生存质量是按照受害的程度来鉴定的,受害少就是高质量,受害多就是低质量。
避祸的艺术,就是生存的艺术。避祸的艺术,是一种极致的财富。
因此,选择诗歌就是选择受害少的路子,避免受害多的路子。或者说,与其受那些不堪重负、苦不堪言的害,才宁愿受诗歌这种轻盈的无为的害。
反正我是被诗歌彻底害苦的人,诗歌害得我与现实中的人不同,甚至与诗歌中的人也不同,更与诗坛上的诗人不同。但,这就是我选择的做人模式。
那些因写诗自杀的诗人,因写诗而痛苦的人,其实还是没有真正接近诗歌的本意与本原,其实依然还走在非诗歌的路子上,至少是走诗歌的岔路上,或歧途上。否则,即使他不再写诗,即使写不出诗歌,也会一如上述的诗友,会情不自禁地为自己颁一个奖:人生中有一段写诗的日子奖。

言论自由,带来的不仅仅文字语言的垃圾,更严重的是伤害、践踏与恐惧。
人类,尤其是现代人类,是一种很不善于珍惜的存在。因为人类因自己的自大与自大引起的更大的无知,遮蔽了人性本初的朴质与虔敬。
朴质与虔敬,看起来是如此微不足道,但是一旦失去了,便失去了寻找与享有强大、无限以及丰富性的灵性。此时,强大,无限以及丰富性,就会成为摧残与磨损人类生存价值的负能量。
诗意的终极,似乎就是一种灵性,并与一种叫做驾驭的东西并存。诗人在此获得栖息。

于是,我又获得了继续编辑发行《金川诗歌全集》的信心。
说真的,我经常处于无为的状态。对于我个人,再没有比无为更美好的状态了。
可是,没有一成不变的无为,也就是没有一成不变的自我。现在,我所做的应该是将无为加以扩大,加以拉伸,成为更大的无为,以便使更多的人受无为之害,而避开有为之害。

因此,当你再读到《金川诗歌全集》(电子版),你应该有这样的感觉:在诗歌这片风平浪静的大海之上,还有金川诗歌这样的一个老头,与你一起畅游;我们应该为自己庆幸,因为我们终于驾驭了一门艺术,终于避开了险滩恶流,终于穿过了惊涛恶浪,而抵达又一个栖息之所,并向下一个栖息之所前进,而你我依然孤独,但我们的孤独可以用来彼此辉耀。

           二〇一五年一月九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1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3-10 16:41 | 只看该作者
祝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3-10 11:14 | 只看该作者
转自新浪--金川诗歌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c67a0b0102vc1a.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4-11-28 19:34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