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2|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触摸记忆的还乡之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1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十五岚 于 2015-3-13 16:44 编辑

文/十五岚
  
  从五月的一个清晨醒来,看见温暖的阳光打在窗台上,那仿佛是一种光阴安静地挂在刻度表上。窗外早有鸟啼,还有那风,一定柔和得似一个婴儿的面颊。我是这样跟着动容了起来,在面对春天的又一次到来,感受它的自在,过往以及难得顺着手边上一些可亲可切的文字,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我们说生活在别处,那么诗人与文字呢?他们是怎样将自己的心得与回忆如数家珍般地交出来,并在这样的春天里扎下根、发出芽。如果文字可作为火把,在栖息的途中兼顾了我们多少回望与畅想?而我们何尝不也是依偎着心头的一方天空,时刻将自己划为返乡途中的还乡人!
  刘加军的《记忆的沙漏》这组诗歌就是诗人站在时光的某个环节,打捞着与自己有关过去的回忆与片段。“不记得你的长相了,只记得/你两眉中间有一个黑点/你说那是二龙戏珠/叫美人痣”这首诗,从开篇直接入题,“不记得”说明时光悠长,记忆斑驳。只有那颗眉心间的“美人痣”使人难忘。简短的描摹就交代了时间与人物。下面就是具体的地点所在:“你的头发比较长/往后甩时/经常甩到我的课桌上、脸上”。作者写完了上节,很自然地把下节的笔调转移到他和他的发小(后来的妻子)场景中来。哦,课桌、课桌位上的那位男生。那不是我们青春少年时走掉的时光吗?可它至今还在心底闪烁,那该是我们成长的记忆,被一只鲜明的小盒子珍藏着。作者在这里着力写出了一段懵懂的时光。那些至今如珍珠彩贝依然熠熠生辉的,正是我们美好的记忆。它的存在,想起来,依然甘之若饴。而第三节中的“还把一只青蛙/装在信封里”。仅此一句就生动地写出了,一个孩子在年少时光里的恶作剧。“只有我/心痛好多年”,这句,作者用直接肯定的语气,点明那时的爱恋其实已在心中落了根。一种难得的情感,能保持到今天,只有真心真切的人才会这样做到。
  《三月的乡下》就诗题一看,大家都明白这个题材一定是关于农村方面的。若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大多都熟悉那些村庄,原野。正是在那样广阔的天地,才有各种感动于人心的事物发生、演绎。作者的这首也是写的村庄里的物与事。“一朵朵油菜花,聚成排比/修饰成村庄的裙边”开篇的镜像就很生动地把三月的乡下,这一情景给描摹了出来。尤其“修饰成村庄的裙边”这句比喻十分自然,轻盈。此一节前实后虚,运用的对比手法,把平凡的事物细致地呈现了出来,进一步烘然了现实。“那点儿起伏的心事/拿捏的如一支山歌”在这句里,作者接着继续心绪的游走,把目光投到麦田上。但见那麦田上的碧浪层层起伏翻腾,将麦浪比喻成一支山歌的吹拂,很出色完成了美好的想象。是啊,乡村的生活中,有什么比一支山歌更辽阔悠远呢?它难不成不是代表了一种在自然生活中的人们,心胸所怀有的抒发与寄托?“而几缕炊烟、几声犬吠”的回应,更亲切,融洽地勾勒了一个乡村子和另一个乡村血脉相连的真实情景。至于后面的两个人物“七爹”和“小屁孩”,以及其背景里生动的刻画,都给人再现了一幅乡村晚归的美图。它是宁静安详的,在动态之中让人感受到了一种静态之美。作者这首《三月的乡下》最突出的一点,在我认为就是以点、线、面出发,思维纵横切割。三个诗节显示的是三个场景。这三个场景恰恰又浑然一体,相辅相成。把属于乡村的事物,现代的与记忆相衔,年老的与幼小的互补。气韵一脉到底,且情、景、性三栖融于一炉。氛围打造得朴实而无华,让读者的心情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
  《一粒走进城市广场的麦子》从这个诗题上看,空间很大。麦子的寓意又很宽广。我认为,麦子代表的是人的根,或者思乡的所在,感悟的所在。麦子就是普通的事物,在新生事物时的恰遇与对立时,显示的就是一种思想。它既是抽象的,又是立体的。作者的这首写的是乡下人进城的过程。“一碗肉丝面”,它在人的胃里的消化过程就是一座城市与乡村的距离。因为赶城的人吃了那碗面后,就急忙上路朝城里赶。或许是乡下人不常坐车的缘故,在“故乡吐得一干二净”之时。麦子也就进了城。作者很写实的手法,在这里展现了一个城市与乡村的画面,其中贯穿的重要元素即:麦子(人),他是质朴而可亲可敬佩的。没“有田埂和村庄/就是一时摸不到东南西北”寥寥两句顿时把一个又血有肉的人物给刻画了下来。我们说那不是我们的乡土情与乡土意的聚集吗?正是那一粒麦子(人)才显示了我们的城市有多繁荣和发达。也正是那些卑微的人(麦子)在城市与乡村之间奔波。他们有着伟大的农民工称号,他们用力气与勤劳投入了我们无限的城市建设中来。此首诗作最出彩的地方就是运用了反衬,达到了以此换彼的效果。
  《水声来自彼岸》这首中的“沙河大桥大睁两眼/左眼看熙熙攘攘/右眼听书声琅琅”,作者以先总后分的方式写出了河岸两旁的景象。这边是读书声,那边是叫嚷声,中间是缓缓流淌的沙河。想必某个地方的生活就是这样了,它真实而又令人揣摩地向往。作者笔下的这条沙河难道不是一本记录沿岸风情的书章吗?它哗哗地日夜翻着,尽显了“铃声、歌声、读书声”。多么美好的情景,那可是一种悠扬与一种自得其乐的顿挫了。那就是真实的生活,不管它在此岸或者彼岸,只要存在就是美好!在这首诗里,作者以大写意的方式,给我们描画了在抵达生活的同时,与之相连的风雨都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着重的是一个安之若素的心态。
  《欲望的声音》里的最后一节“但,二十年来/日子把我放得平平稳稳/只是想和妻儿说/一方斗室/一盏青灯/一卷诗书/今生就料理的清清爽爽”。很自由地讲出了人生运行的轨迹中的落脚。那些鼓吹的,来自不切实际的人生过场,都是烟花散尽的写照。只有安愿普通与平凡,日子才更真实可靠。人生若从困苦中提炼甘饴,那岂不是拥有了一份相当分量的幸福与满足?人生何须要多么大的排场,做个最普通的人,自得自逸的人,有时间写写字,看看书,不随波逐流,不逢场作戏,最好不过了。作者在这里提倡与呼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个人生,从头到外地做个内心透彻的人。这样的人生,尚且要在高尚的情操熏陶,在升华中回到更高的境界中去,才是所谓人生中的最完美无缺。
  刘加军的这组作品,语言朴实,气息亲切。不见华丽与繁复。思想性极其深邃。手法多样,风格简约精练。同时每诗的诗意旨十分清晰明确。尤其《三月的乡下》把场景与情景很生动地打磨了出来,给作者以淳朴,安宁的享受。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我认可这句话的时候,认定自己也一直处于还乡之中。那么我们的“乡”到底是什么?是李白的望乡、思乡?杜甫的离乡、还乡?还是近代海子的穷乡、哭乡?而,诗歌代表的是什么?是一种生发于心底的,像有井泉自然的流露,跳出生活层面的滋润。诚然,采信它是我们写诗者唯一的选择与表达。正是我们在选择与表达中,停下一颗聆听的心灵去捕捉那些能驾驭飞翔的精灵,一次次地与我们相见。由此,我们才得以在记忆之上,触摸到那些过往与正在过往的斑驳之痕。只有在它们的感召与启迪下,我们才更真实地认识自己,揭示世界中存在的真相,并与之达成和解,进而返朴归真。
  以上是我对诗航行第一期同题诗赛作者刘加军的作品《记忆的沙漏(外四首)》的一点解读。浅显不到之处还望大家指教和批评。
    下附作者作品:
    记忆的沙漏(外四首)
  文/刘加军
  
     《记忆的沙漏》

  不记得你的长相了,只记得
  你两眉中间有一个黑点
  你说那是二龙戏珠
  叫美人痣
  
  你的头发比较长
  往后甩时
  经常甩到我的课桌上、脸上
  我把你的头发和我的头发系在一块儿
  写张纸条给你——
  结发夫妻
  老师让写的那份儿检查
  好长时间都会背
  
  还把一只青蛙
  装在信封里
  然后放到你的课桌抽屉里
  你一声惊叫
  倾倒好多男生
  只有我
  心痛好多年。而现在
  
  只要掏出你的名字
  这个世界,什么都不存在了
    
  《三月的乡下》
  
  一朵朵油菜花,聚成排比
  修饰成村庄的裙边
  蜜蜂的爱情遥远、广阔
  却比表妹四年的网恋来得实在
  
  麦苗把三月列成绿色方阵
  那点儿起伏的心事
  拿捏的如一支山歌
  不经意间
  将张家湾的喜事
  传到了刘家庄
  刘家庄回应了几缕炊烟、几声犬吠
  
  七爹被老水牛从黄昏牵回
  身后跟着大黄狗
  像放学回家的小屁孩
  大人不喊两声、不骂两句
  就是不走正路
    
  《一粒走进城市广场的麦子》
  
  从商城到上海
  八个小时的大巴
  五脏六腑都晃错位了
  从车上到车下
  故乡吐得一干二净
  
  一碗肉丝面
  上海比我想象的更真实、更亲切
  不像父亲,吃两口
  唠叨就有一大碗
  
  接我们的人没有来
  父亲不停的打手机
  站在广场上的他
  像一粒麦子
  没有田埂和村庄
  就是一时摸不到东南西北
    
  《水声来自彼岸》
  
  隔条沙河
  对岸就是集贸市场
  沙河大桥大睁两眼
  左眼看熙熙攘攘
  右眼听书声琅琅
  
  人流、车流
  抒写着市场的快意
  铃声、歌声、读书声
  被沙河一天一装订
  
  沙河只应和对岸的风声和雨声
    
  《欲望的声音》
  
  三尺讲台
  把弟子鼓动得
  比自己还指点江山
  
  
  走在大街上
  别人看我
  眼神里高不过一株麦子
  
  但,二十年来
  日子把我放得平平稳稳
  只是想和妻儿说
  一方斗室
  一盏青灯
  一卷诗书
  今生就料理的清清爽爽
    


    2013-05-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3-15 19:03 | 只看该作者
解读 细致,欣赏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3-15 19:03 | 只看该作者
所有的还乡都是心底最真诚纯朴的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3-15 13:5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此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3-14 09: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一朵朵油菜花,聚成排比/修饰成村庄的裙边”开篇的镜像就很生动地把三月的乡下,这一情景给描摹了出来。尤其“修饰成村庄的裙边”这句比喻十分自然,轻盈。。。这几行,俺也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3-14 09: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解读蛮细,问候岚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3-14 08: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问好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21:44 | 只看该作者

法老师晚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3-13 21:44 | 只看该作者
么样 发表于 2015-3-13 17:05
占个沙发,慢慢读

么样好!换头像了?这帅气,上晚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3-13 20:15 | 只看该作者
佳作评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1-23 22:46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