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陈亚平:过程诗学哲学论
[打印本页]
作者:
周瑟瑟
时间:
2015-3-18 06:49
标题:
陈亚平:过程诗学哲学论
陈亚平:过程诗学哲学论
(节选)
过程构造的历史不是结构的历史,过程决定自在与自为的实存的关系,因之,过程活动的本体属性就是过程的先验构造,具体说,过程作为哲学思维与诗学语言维度上的审美活动,构成了内在联系,因而,以过程辩证关系的思维结构来寻求与诗学中的内在统一性,成为诗学与哲学关联的特质。我认为:审美的本质在于是一个以有限之在与无限之在相交应对过程,而哲学是整个过程的构造。审美的终极境界是在一种过程中对过程的形而上介入(思考)。过程的有限进入无限之过程,就是物心有限进入无限的过程(无人合一),就是诗学词物合一之有限进入无限的过程,也更是自在之有限进入自为之无限的过程,以此让自在之有限进入自在之无限的可能性自由。我认为,这就是“后过程”的发生认识论。如诗学语言论中的“象外之象”的界论,本质是提示有限物象实在进入无限物界的过程之本源思考与追求,所谓“外”就是过程之过程的“后”这一维向的关怀与知,就是哲学与诗学在过程维向境域内所建构的思维体系:主客只能在过程关系中体现出合一,确定的过程是有限的,也可以认为是有形的,而将要发生的新过程是无限的,也可以认为是无形的。实现的过程是可能性成为现实性,而未实现的过程是可能性成为虚拟性或自由性,这一过程之过程,对应于诗学语言论关于物、心、言三元结构由过程所促生的哲学范式,并表明:诗学之美是在过程变化的特质。从这个层面上说,哲学的元基质与诗学的元基质同构于“过程”这一核心范畴,诗学的终极审美关怀对应于“过程生成”这一哲学本体的终极关怀,诗学的本体地位对应哲学的本体地位于“过程”关系的终极之中,这就是诗学与哲学内在关联的基础关系,即“诗过程故诗在,思过程故思在”这么一种主客两级对应的交互,而这种交互联系,本身就处在过程之过程的生成与创化中,并成为显态的自由的本质表征。过程的实现,在诗学方法论系统展开实现的空间前提,过程辩证关系内在于诗学运思的过程之中,这里,诗学的发生与显现均以过程为本源依据。
一、“后过程”哲学范畴
过程作为一种能动的本己否定具有自身联系性,过程是过程的自身又是过程的对方的无限,这种包含自由的没有规定的自在存在,决定了事物的生成与发生的内在本性,这种本性表征为:过程是自己本身的对方的相互依存,而过程的对方就是它的否定的另一个新过程,在元过程与次元过程的联系中,则存在着被限制的无限,这种限制,正是过程之过程“后性”。过程的后性是以不断本己又分化为对方,从元确定到次元的不确定的自为发生阶段性扬弃与内在自由的趋势,从而生成新构造、新系统,过程的后性既是有限,又是无限,构成了内在持存性对象的本质——后性,只有与过去的过程与未来的相联系,才具备有限中的无限,具体列述。
1、后过程的解元性
后过程使一元一次的过程在解构中生成二元二次过程,从而使片面—全面的结构发生转变,直到获得无限界的开放。
2、后过程的非还原性
后过程不能还原前过程,只能以互补与联系成为消解本己中心的构造,而非结构系统的整一。
3、后过程的整合性
后过程以一种与前过程相互限制、相互创生的机制,形成了既非他过程、又非本过程的后在构造。后在构造是过程之过程的本质特征。
4、后过程的不可逆性
后过程只能呈现由元过程到多过程,而不能由多过程返回到元过程,这是后在性的矛盾转化所产生的质之量的增扩。
5、后过程的裂变性
后过程在聚合无数多的子过程中,以一种过程集合的涵域构成了过程的量变,这种过程量变在超过过渡性的中介,就会产生扬弃的过程质变,这种中介,就是补充的后在的规定性。
6、后过程的历史性
后过程以确在显现非确在是对应了一种历史的行程,即时间节点范畴与“在”的质的对应,后在性就是历史展开的自由与非自由相对应而统一的构造。
后过程实存的无限后在性并不仅仅是超越过程先在,而最重要的是超越过程先在的有限并否定有限于自身之内,即包含有相反的规定自身本体的能动的存在。后过程的后在性在中介的过渡与延异中又否定了中介本身,使“后”的历史节点,成为了存在关系的质的规定,后在性就是过程关系中的“他物”的自体,它排除了它的先在特性而成为一个“在”的“非在”动性范畴,因为,后在性也是矛盾统一体,并因矛盾性而自己否定自己,后在性以先在性为其反面,并由于内在的否定的联系性而处于超越当下存在的生成中,当后在性到极端后在程度,它就要转化为后在之新的先在,这并不是可逆的,而是进展的质的创生,是自出的否定,在扬弃先在于自身之中。
二、后过程视知诗学的本体论释义
视知觉语言后过程诗学的本源性关联域,构成了语音存在同构于精神存在的诗学本体论的哲学界限,让语言的本源转向了存在的本源。视知觉语言文本构成与语境的活态构成是一个先在过程与后在过程的本体关联,这种本体的把握包含了哲学思维与诗学思维的方式特征:(1)后过程的否定联系性。(2)后过程的活态生成性。(3)后过程的延异性。这三个特征既是哲学本体的建构又是诗学的话语言说方式,过程及后过程的存在本质同构于诗的本质,换言之,在与非在依存于一个发生的活性的自性本体,表述为诗学的建构就是:(1)诗学语言范畴中视知语言的前在过程“视”是后在过程“知”的动态生成次元过程。(2)诗学语言范畴中语象对应物的前在过程“仿”是后在过程“同”的动态生成次元过程。(3)语象前在过程的“具象”是后在过程“抽象”的动态生成次元过程。(4)语义前在过程的“实”是后在过程“虚”的动态生成次元过程。(5)语象前在过程的“内象”是后在过程“外象”的动态生成次元过程。(6)语象前在过程的“单感”是后在过程“通感”的动态生成次元过程。(7)语义前在过程的“联觉”是后在过程“统觉”的动态生成次元过程。(8)语象前在过程的“物观”是后在过程“心观”的动态生成次元过程。 (9)语象前在过程的“语码外信息” 是后在过程“心理图式”的动态生成次元过程。(10)语义场前在过程的“常规语义组构”是后在过程“陌生语义组构”的动态生成次元过程。(11)视觉语象前在过程的“一元视知语象组构”是后在过程“多元视知语象组构”的动态生成次元过程。
(一)语象生成的后在过程
这种读解视觉语象的过程分为先在与后在生成的系列阶段。即“前语象”视知辨识阶段:只确定视知发送对象,属于先在的信息语码生成过程。而“后语象联觉阶段”:可在语象视觉品质确立的过程中促生后在的视图信息所对应的联想,想象范围的过程。在语象的视知觉生成的先在过程中,已孕育了思维的后在过程的起始,语象的视觉思维包括了后在的对语象的心理意象,通过视觉闪现到视觉暗示再到视觉运思的过程之后在的生成。
语象视觉思维由感知过程的现在性所决定必须产生知觉思维,这是因为认识主体对视觉语象的组合,是以后在的过程方式完成的,就是说:语象知觉于语象思维的界限分化,就是视知现在过程转化为认知后在过程的界限分化,其中,知觉意象运作的前过程,以语象的活性为中介,直接生成心理意象运作的后过程,这种前过程的“物”到“心”的后过程生成的连续性,决定了语象文学的内在驱动——视觉的前过程缺席之后,就是心理的后过程在场。语象作为一种符号形式的生成也是一种过程之过程的后在显态,它是语象指向的语义生成无限可能性的后过程。
(二)语义生成的后在过程
语义生成由语境代码的生成过程所决定,但语义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由微小意义单元交织连接而生成大意义单元的后在过程,同时,语义的基质意义小单元也存在语义发送者与接受者为激活成大语义单元的后在性过程,本质是语义超越与扬弃的过程对应在语义意义单元非确定性与恒在性这一基元特征。语义的过程生成构造了语义的本体,这种本体是作为一种过程的本性来显现的。从而,语义动力发生的“词与物”先在过程,生成“词与词”语义交互的后在过程,是语义本体的过程之过程的本质所致。
表层语义在词序中生成混层语义的后过程。
认知语义在词性组构中生成情感语义的后过程。
模糊语义在词态组构中生成精确语义的后过程。
逻辑语义在词位组构中生成超逻辑语义的后过程。
信码语义在词场组构中生成超信码语义的后过程。
体验语义在词感组构中生成超体验语义的后过程。
交互语义在词位配置中生成多互语义的后过程。
限量语义在词量配置中生成非限量语义的后过程。
(三)语言视知生成的后在过程
作为一种创变语言方式的外观特征,“语言新形式”致力于语言视知觉物感的现实,进而扩大“能指”对应多种“所指”内容。这种以个人智性、创新“能指”书写为前提的“语言与经验世界不确定关系”,决定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汉语视知觉写作。
汉语言新形式,就是对文学语言“能指”视知觉思维与直觉想象所带来的内在功能的强调:它包括语音系统的循环式听觉和闭合式听觉(语音与语义的某种关联),以及视知觉系统的可视性空间联系。当我们那断定一切富于表现的语言必然发生在审美领域内时,视知觉思维的作用则是将语言中的抽象关系视觉化。作为汉诗写作的语言,应当是由图画性语象的视知觉派生出的、不确定的经验联想或存在的暗示性,各种可能的“意义”因素就在这种语言视知觉的感性中展开。汉语诗歌语言不仅是字符和语言的简单集合,它也是在视知觉意象或感官现实的心理领域中发生的超验效应。甚至可以说,有些图画的字形本身,就表征了事物本身,或代表了人们对某种事物感知的可能趋向。语言的“能指”视知结构用自己形象的巧妙身体,找到了不确定的多重自由向度,从而为“所指”的意义层面打开了流畅的通道。
我相信,这是诗歌语言形式尤其是汉诗写作的重要方法。这种可归入以直觉感知具体情态的、抽一具象写作通过字形结构的结合而扩大的语言“能指”范围,是我们获取语言“所指”的重要手段。
根据预言的视知觉思维方法,“能指”与“所指”之间就不存在断裂,构图性的词语与意象之间就不存在断裂。语言与“意义”之间的紧密关系,首次由这样的事实证实:许多所谓抽象的语词形式,依然包含有可察觉到的视觉特征和实际的活力:这些语词最初正是从相关事物中推导出来的,这类语词是视觉经验与理智行为之间紧密的“互联”关系的标志。除开语词的纯粹语象功能之外,无论如何,在诗歌写作中,我们可以凭借语言的视知觉,不断地唤起语词所指的不确定意象这一点,辨别出形式感的汉语文学作品。
汉语的创造被视为文本活动的基本部分,而形式指代的意义,则是形式本身的变动过程,因此,形式是一种内容(意义)的次序。形式文学的目的是使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如同人们所见的视象那样,而不是如同人们所认为的那样。突出字形“能指”形式——视知形式,可减弱认知层次上语义的逻辑指定。
汉语的形式性即语象的视知化,一个字的视知图式化的感性存在,使我们能更深入地形成新的、对物的经验。不仅自然物象的性质同一种图式相联系,而且经验的理性现象,也与具体视知化的形相关。因为理性概念并不是在真空中被认知的,它们必然使人联想到它们出现时的种种视觉背景。“没有感性,就没有任何物件可以给予我们……而想象是这种感性的第一和唯一通道。”(康德)
对语言与经验世界不确定关系的把握,取决于汉字现实存在的画面特征——即一个字所象形的物感笔画和构形。因为一个字的画面特征可导向多种事物的类比可能和表象推导,在某个具体物后面能够透出其他类似物(如:“一”即指代水平面,又使人联想到平衡和基础的物性),从而致使一个汉字笔画所对应的世界多向度的。为此,字形所诉诸的感官视知觉,是一种外观的、模拟性因素的助变关系,它可能随时通过客观化、视觉化的形,而指向新的经验范畴。字形的多种联想的“多以性”,只能在物性的图式化中实现。
由一个对应物感的字形所引起的不定意的视知过程,就是将客观领域多元主观化的后过程,这就是字形能指系统的价值,这种助动的形的能指处理,可打破所指静态的结构的单一系统。直觉视知语码:通过某种先验的字形视知思维,文本中产生一种隐在载义对位。经验视知语码:某种经验中的字形决定固有经验的单向联想。抽具象整合视知语码:这种象形与引申形的字形视知互联体,决定着超验与经验的形,转为多感的维度。
过程文学立足于语码系统外在视知能指参照点上,让语义从属于字形以外的某种不定势域,一种单语义仅仅是字形产生的一部分,更多部分则是因形的感知对象、感知层次不同派生,感知对象对字形的敏识,就是对事物的深入。
字形结构的信息功能是汉语文学文本功能结构的重要部分。字之形的序列构成现实信息的源泉,一笔一画对应经验物,对应变现现实都产生不同的感应和理解,作为汉语诗歌的字形“能指”形式,相对诗歌语体的其他层次(如语言、语感),应视为构成语言形式的重要特征——这一观点的根据在于:
在诗歌中,任何字形笔画的单位都可能对现实建立语义序列。
在诗歌中,字形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感觉和印象,往往超过了字形本身所固定承载的本义,而进入了一种结合的意义群中。
在汉语诗歌中,字形的外观审美功能之所以高于字形指代功能,在于字形的外观审美以更广泛的联想、体验信息压倒了该字形所指代的某一单项意义。
阅读诗歌,就是在字形的知视觉中,对语言信息发生歧义的欣赏,即将字的图画结构特征运用于本文的整体“能指”,将形的构变引向信息。
独立的词的形式显现对象形性的汉语而言,就是笔画显现,在诗的语言思想中,字形反映着事物在呈现这一渐变过程的指代,其诗功能特征在于:字形“形的信息”含量大于字音的“音信息”,同时只有“形的信息”更趋近事物经验及语义,而“音信息”仅仅是不及义的辅助对象。
字形的不确定导向性,——形的不确定体验性,决定了意指方向的自由性。
字形能指的形式性质还涉及到“纵向”趋态和“横向”趋态两种事物范围的向度,这种表征事物形态的形之变换必然改变我们视知构思的习惯、强加我们以特异的知和觉和心理形式。可以认为“纵向趋态”和“横向趋态”的词语向度,构成了汉语语象向度,构成了汉语语象性的主要框架。“横”和“纵”的分解,就构成事物性质功能组合的体系。而字形中,不对等的“横、纵”封闭或开放结构,则成为词“冷、热”划分的标准,字形中最有活力的形式成分,并不是象形性,而是超越象形范围的、半主观化了的引申构形,如“水”显然比“象形”多了不确定的理性审美的成分,前者是亚直观的,亚直观可导向多感或分解,而直观只有一解。
字形“能指”首先是在增加构形审美的可能性上提供了基础,对应象形文字(及其引申),形的指代思维是不可能忽视的。笔画的美是自由价值的视觉生成,它蕴含于形的构造中的事物背景,以及对这种事物倾向的情感背景,都是一种性——形的自足。于是,形分为硬度、色调、质感、心理反差、气律。
因此,字形因素的能动作用就成为积极地导向语码之外所对应的感知实体。没有任何概念,不是物质形式的,诗歌的“象形性”只存在于词语媒介的字形结构中,尤其是汉语诗歌。字形的“能指”结构在某种程度上讲,等于许多信息或现实。
(四)语象联想生成的后在过程
1、双向联想
由语象的仿象而后在生成与时间和空间相接近物的过程。
2、类同联想
由语象仿象对应物而后在生成与之性质同质异构物的过程。
3、选比联想
由语象仿象对立物而后在生成与之物性相异构物的过程。
4、关联联想
由语象仿象关系物而后在生成另一关系物的过程。
(五)语象联想生成的后过程又可连续生成
语象延展到形象的后过程。
语象发展到象征层面的后过程。
语象延分到移情层面的后过程。
语象延展到相对语境的后过程。
语象联想决定了再造想象能动的超越,后在过程语象联想到语象想象的后在过程,就是由经验联想和无经验想象的后在过程。
(六)语象联想的后在过程形成语言审美效应
发掘潜在的记忆机制并激活的后过程。
调动后天倾向的形象对位的后过程。
启动直觉倾向的形象选位的后过程。
将表象创造的感知归纳成经验对象的后过程。
调动创造性想象经验综合感性元素的后过程。
发现视知形式的新的精神性现实的后过程。
发现视知形式心理距离的后过程。
视知对象在心理经验中对应的后过程。
视知对象延展为情感对象符号化的后过程。
视知对象不确定领域再创造的后过程。
视知对象形体结构与心理结构反应的后过程。
视知对象释象的创造性后过程。
语象接受的信息与主体整个经验联系的后过程。
语象与语象之间的构成维向比较认知的后过程。
三、语境诗学意义域生成的后在过程
语境的空间在构成上是前在与后在过程的开放系统,也是具有与语象语义潜态一样的后在过程中生成的变量,语境在语用层面上的内在与外在因素,决定了过程本体性因素存在的前提。
语境外情境是前在过程生成为语境内情景的后在过程,呈现了语言内上下语界的交互与渐生状态。
语境低层级的前在过程生成为语境高层级的后在过程,呈现了语境内部的层次渐生状态。
语境态语言的前在过程生成为语言态语境的后在过程,呈现了语境与语言交互限制又超越的状态。
语义结构的前在过程生成可能性语境的后在过程,呈现了语言功能与语言情景对应的渐生状态。
语境元模态的前在过程生成为语境次元框架的后在过程,呈现了语用前提条件下渐生激活的多重状态。
语境现场的前在过程生成为语境选择的后在过程,呈现了语用者对语境变化的渐生选择状态。
语境闭合的前在过程生成为语境开放的后在过程,呈现了语用者对语境调整的渐生状态。
语形结构的前在过程生成为语境边界的后在过程,呈现了语言句形对语境意义边界的渐生状态。
在诗学语言学层面,语境的前在过程语言,可转化生成为后在过程的新语境,语言与语境互为的前提只能在动态的过程之后续状态中达到暂存状态。
四、话语诗学意义域的后在过程
语言的话语组合特征具有关联过程生成的要素。话语的使用要具备语符解码与信码推义的综合作用:
话语综合信息认知的前在过程生成为认知信息推断的后在过程,呈现了信码与解码的渐生状态。
话语已知信息的前在过程生成为话语选择信息的后在过程,呈现了发话者与听话者寻找关联信息的渐生状态。
话语语境特征的前在过程生成为话语语境实效的后在过程,呈现了发话者与听话者确定理解范围的渐生状态。
话语非关联性制约的前在过程生成为话语关联性制约的后在过程,呈现了语境不断展开升级的渐生状态。
话语前形态意象的前在过程生成为话语意象的后结构形态的后在过程,呈现了话语的意与话语的象之间交互超越的渐生状态。
五、过程诗学的层构理论
诗学的存在是范畴层构与解构的进程,这进程是一种向后的设定,所以表征为潜在存在着或分延存在着的过程的开放,并同时也是存在的向内回复自己本身元过程的临起界,前在过程与后在过程表现为元域与次元域两维的关联系统,包括:过程重组,过程层构,过程跨域,过程扩构,过程合成五个空间域。诗学形态的内在关系同构于一个过程方式的内在性,诗学的语言学就是“词与词”和“过程与过程”的存在关系,均是一种“在”中“不在”与“不在”中“在”的过程生成辩证关系。
过程的潜在以及从前在中生成出来的各个后在规定与范畴,由分化而回复到复杂的自身联系的基质,是无确定性的层构,即过程包含着质的层构与量的层构,质层构是绝对过程总体,而量层构则是“前”与“后”限度上的量的规定,它是相对过程总体,质是过程与存在相同一的规定,量是过程与存在相处在的规定,是外在存在的层构量度。首先是过程以质确定存在,然后是过程从前、后的量确定存在的变度。因而,过程的层构是过程形式体系,它与诗学形式有着本体论地位的关联:
后过程层构具有非统一决定性的特征。后在过程与前在过程的层构关系,不是数的量统计关系,而是间性。
后过程层构具有非因果决定性的特征。前在过程与后在过程的层构展开,不是逻辑图式,而是否定的内在又联系的外在。
后过程层构具有非定域性的特征。前在过程与后在过程的层构关系,不是空间的量的规定,而是无定域的生成场。
后过程层构具有非隐变限性的特征。前在过程与后在过程的层构关系,不是元过程与次元过程在数序中隐变的结果,而是两个不同量但具有质的量的转换与生成。
后过程层构具有非多元本体的特征。前在过程与后在过程的层构关系,不是多元本体的合一,而是一元本体的次方面。
后过程层构具有非分化性的特征。前在过程与后在过程的层构关系,不是两个层级的机械分离,而是在与非在合一的对立。
后过程层构具有主体间的特征。前在过程与后在过程的层构关系,是前过程与后过程互为主体,在主体与主体的交互状态中提供一种本体论的理解。
后过程层构具有非镜像实在性的特征。前在过程与后在过程,并非一种镜像的实在,而是一种内在性质所关联的实在。
我用后过程层构描述来建构我对诗学可能界与实存界之间的构造的本源,表述为:前过程条件域子过程层构转换生成后过程发展域。上述关系归结为以下研究结论:后过程的本体界限。
后在过程的“后在性”是过程与过程质的量的规定,是存在否定存在的一个量的规定,是从此存在起始到否定的有差别的存在的过程。
在过程与过程生成的两个界域,确定第一变元进展到第二变元的内在否定联系,后在性是否定量的规定的另一种量的规定,它包括自身的质的规定性,因此,可以在量的差别中,相对确定前、后两个变元的现象学涵项。
后过程的辩证性质是:后在总是要进展到本己的对方,所以,“后在”是过程万变中的不变者,对于否定性而言,后在永远是“后”的,它可以包容无限的规定。
后过程的认识界限,后过程内在的量的差别,是一个过程对立的过程对立,所以,它是无限性的实存。过程现象的后在性存在于内在的自身差异,并分化为二的但与自身同一,即异在的对立统一,它的进程是不可中断的,因为它在差别中扬弃了一切差别,将差别的一个环节、一个过程分化为另一过程与自身等同的过程,同样是一种自身否定的关联过程。
前在过程阶段是相对独立形态的量差,这个量差克服了无自在性,而后在过程阶段是量差的无限性的连续持有的存在,它正是通过这一阶段成为无限阶段的过渡的起始节点。如果说,前在过程是自在之物,那么,后在过程则是自在之中的他在之物。前过程与后过程分化的解体,表征为被区分开的整个运动系的两个方面,因而,后过程是自身消解其前过程量差并转换另一级量差的途程的分离。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5-3-18 09:50
“后过程”哲学、视知诗学,很新颖。
作者:
风留香
时间:
2015-3-18 10:52
学习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5-3-18 11:59
拜读
研习
问好
致安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