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欢迎实名或常用笔名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81|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神向度的自我呈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0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神向度的自我呈现

——读方文竹《周末,去了一趟北京图书馆》
  
宫白云


  
      读一首好诗意味着向诗歌向度中的潜在意旨靠拢并获得一种震撼或者省悟,这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近日在中国诗歌流派网重读经典中读到方文竹的一首《周末,去了一趟北京图书馆》,在读完的刹那,我清楚地意识到遭遇了一首难见的好诗。方文竹的这首诗虽然写于1997年,但依然经久不衰地获得赞同。这就是经典作品的魅力所在。
  
  这首诗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启发性,诗人仅用一个标题就把我们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磁场——“图书馆”之中。从这首诗的表象来看,题目“周末,去了一趟北京图书馆”,一下子就把这首诗的主线抛了出来,而诗的内容就是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展开的思维活动。读诗不是读表象,这首诗所负载的远远超过了其表象,它深处的内涵、思想或主旨给了我们许多的启思、共鸣或感动。方文竹在这首诗中尝试了他全部的优雅和沉思,我们必须为阅读这首诗准备好自己的智力和想象。让我们从第一节开始:
  
  那么多的食客会见古人 今人
  那么多的坟墓 那么多的谎言
  锁链和笛手
  那么多的牙齿与我同咬一只樱桃
  谁的汁液照亮了世界
  谁的碑石旁放下我的一只新鞋
  饥肠辘辘 我摸到了风衣内的方便面
  馆前的鲜花照样盛开
  
  首先这一节在语调方面,带有阔大的气息和忧郁的气质,而且更妙的是,通过使用排比式的复沓词语“那么多”、“谁的”来突出语境背后的含意。无论“坟墓”还是“谎言”;“锁链”还是“笛手”被置入“那么多”这个语境中一下子就让这些词语涉及的意象紧迫起来,“坟墓”是死亡,“谎言”是一种欺骗,“锁链”喻指着束缚,而“笛手”显而易见是歌唱者,由此一串连,不难想象,“食客”们(也就是来图书馆攫取精神食粮的人)在书里与“古人”“今人”相见,诸多的死亡、欺骗、束缚和歌唱;“那么多的牙齿与我同咬一只樱桃”,读到这句我们会为方文竹的用语感到惊骇,这里不但有剧烈的斯特林堡表现主义式的观察,更有高跨度的情境与心智。这不但是诗句,而且是智慧。诗人把“牙齿”变成了龃嚼思想的人,把“樱桃”变成了思想的高峰,而一个动词“咬”的使用,让所有动态与静态的东西活动起来,成为现在进行时,古往今来那么多的人与诗人站在同一思想的纬度,而“谁的汁液照亮了世界”,这里的“汁液”暗喻思想的灵光;“谁的碑石旁放下我的一只新鞋”,“碑石”代表已被众人认可的传统或陈旧的观念,而“新鞋”则是新的思想或新的探索,旧的传统可否容纳新观念?这是个问题,这样的诗思是与读者分享的;“饥肠辘辘我摸到了风衣内的方便面”;打破旧的树立新的(思想体系),总是饥渴式的,而“方便面”则让我们读到了欲速则不达的意味。而所有的沉浮与涌流都在生命的惊觉之中,与世界本来的存在不发生关联,万物不会因思想、死亡、谎言等等而停止生长,“馆前的鲜花照样开放”。而接下来的第二节不仅让我们看到春天里诗人心中的澎湃更让我们体味一种思维的力度:
  
  这是春天 我的感动我的澎湃
  图书馆是一句巨型语言
  我在句法里摸到了刀尖
  馆前的鲜花照样盛开
  
  在这一节里,方文竹毫不费力地使用着他的变形手法,让“图书馆”成了思想的代言。既然思想是“一句巨型语言”,那么“句法”无疑是抵达思想的通道,这样的语言使用是一场孤注一掷的冒险,然而他成功了,他“摸到了刀尖”。特别“巨型语言”一词显示了巨大的深挚性,还有“我在句法里摸到了刀尖”这句,不仅仅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奇异的诗性空间,更引爆出激情,让我们为这样隐蔽的心灵怦然而动。这句里“句法”两个字的运用,看似随意,却暗藏了机锋,它顷刻间把思想变成了行动,于不动声色中完成了虚与实奇妙的诗性转换,而重复的一句“馆前的鲜花照样盛开”再一次将大地上的万物赋予了生命的品性。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我只是一个走进图书馆的人
  走进自己的证件
  馆前的鲜花照样盛开
  
  最后一节,诗人在“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的苍茫语境中,没有任何反讽和含混地说,“我只是一个走进图书馆的人/走进自己的证件”,对诗人来说,“图书馆”代表的是包罗万象的思想,而“证件”则暗指个体的生命,也就是自我。这样凝练、透彻的意象,是想象力与感悟力的解放,是对词语的重新发现与诠释。诗人走进思想的过程,就是走进自我的过程。不管过去还是未来,当诗人站在思想的深处让生命之思倾泻而出时,一切随之宏大起来……
  
  纵观全诗,耐人寻味的是这首诗的三节结尾都有一句“馆前的鲜花照样盛开”,这是一缕气息,贯穿始终,特别“照样”两字是为“盛开”的确切定位,而既然是“鲜花”就一定是和生命息息有关。“馆前的鲜花照样盛开”,这一句是全诗中最深的一笔,显现生命真正的质感。任何生命的获得或失去都不会让世界改变什么,地球照样旋转,正如“馆前的鲜花照样盛开”。
  
  读完这首诗,让我感觉这不是一首一般意义上的诗,它是诗人精神向度的自我呈现,凝聚着诗人思想和自身的深刻努力。   

       2012-06-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7-10 20:02 | 只看该作者
八立尚人 发表于 2012-7-10 17:08
解读精准深刻而具个性。

谢谢你的评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7-10 17:08 | 只看该作者
解读精准深刻而具个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12:42 | 只看该作者
王磊 发表于 2012-7-5 23:46
呵呵,写得真好,很有感觉,问好!

谢谢。。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7-5 23:4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写得真好,很有感觉,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07:48 | 只看该作者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6-30 17:04
白云解读,长于把握诗性结点,感悟。问好!才有闲暇读。

张老师多批评。。问候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07:47 | 只看该作者
墨言 发表于 2012-6-30 13:55
点评的深刻,到位!学习,问好!

谢谢你。。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07:47 | 只看该作者
梁树春 发表于 2012-6-30 06:42
读一首好诗意味着向诗歌向度中的潜在意旨靠拢并获得一种震撼或者省悟,这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宫白云)

谢谢来读。。。。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6-30 17:04 | 只看该作者
白云解读,长于把握诗性结点,感悟。问好!才有闲暇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6-30 15:4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黑屋|手机版|中国诗歌流派网

GMT+8, 2025-9-2 16:00

Powered by zgsglp.com

© 2011 中国诗歌流派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