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平台】“中国好散文诗”推出(1月号 •每月观察⑧)
2015-03-21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
【每月观察⑧】
回形针
搞 活
一
回形针,一个试图用比喻逼近真相的单词。而比喻,意味着无能为力,意味着言说和期待之间发生了偏离。
的确,面对一只回形针,我说不清它的大小、重量,因为这势必牵连更多的问题。
一只回形针,它方向不一的扭曲和最终一致的两端,以及它同时存在的封闭与开口,都让我为难。
一只自足的回形针,摆在我的桌子上,彷佛一首从不为自己解释的诗歌。
当我用回形针来称呼这个通常被用来夹住纸页的工具,它对语言在其身边的喋喋不休和离题万里从未肯定也从未反对。
当我开始思考对一只回形针进行描述时,回形针,“啪”地一声伸直了自己。
它还原为一小节细丝之后,探进了我的耳朵。是,它一定有些话,想要单独和我说。
二
他掉在地上的声音,生涩、笨拙。他甚至不能投机取巧,不能闪避或滚动。
他掉下去,不足挂齿,远不如一枚硬币来得熟悉和紧张。
他掉下去,就必须用全部的自己来承受全部的力量。
对一只回形针的命运,我习惯了熟视无睹。他有时就掉在我们身边,如果不弯腰捡起来,他就会真的不知所踪。
奇怪的是,在清扫中发现一枚角落里的回形针,却会被我们当做意外的收获。
为一只回形针重新准确的命名,才能谈得上为一只回形针书写真实的传记。
谁发现了他,是从对一小截铅丝的任意玩弄?谁起了这样一个模糊的名字,用一个似是而非的单词随口打发?
永不显赫,永无发迹的可能。可有可无,在一只又一只小纸盒里,拥挤着。
无论愿意不愿意,每一只回形针都有不期而遇的一刻,他迟早会被拿出来,一页又一页别人的决定,使他被抛向身不由己的漂泊。
程洪飞点评:身处草根的搞活先生惯于在草根间发现,他能对一枚回形针投以感同身受的热忱并不令我意外。所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谓无其器则无其道,回形针当然要畅所欲言回形针之道。从技术角度看,《回形针》通篇的隐喻临界在明喻的边缘,这种修辞上需要控制力的冒险,是我个人很欣赏的写作路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