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热”不是也不应是“虚热”
漫画 徐鹏飞
据人民日报2015年04月10日讯 一种精神文化传统是否还有生命力,是否还具有当代性与当代活力,也取决于它的当代背景。“诗歌热”是由很多优秀的诗歌作品和诗人作为实质性的内涵和支撑的,绝对不是“虚热”
当代中国的文学与文化史上,经常会出现一些文学与文化热点,比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80年代先后两次出现的“美学热”,80年代的“文学热”与“文化热”,它们的“热度”、深度与所波及的广度,即使在世界范围内,可能都非常罕见。
“诗歌热”也是如此。实际上在当代中国,几乎每个历史时期都曾出现情况不同的“诗歌热”。改革开放以来,从起初的“朦胧诗”热潮,到后来的“大学生诗歌”“第三代诗歌”运动和“席慕蓉热”“海子热”“汪国真热”,再到21世纪以来的“打工诗歌热”“网络诗歌热”和最近兴起的“余秀华热”,“诗歌热”此起彼伏,很少间断。
近几年来,各地经常举办形形色色的诗歌朗诵会和诗歌节,再加上《诗刊》《星星》和《诗歌月刊》等主流诗刊的改版扩容,诗歌出版的兴盛,微信、微博与博客等网络自媒体对诗歌的有效传播,“诗歌热”如火如荼,同时也具有了新的内容与新的特点。怎样看待“诗歌热”?怎样对“诗歌热”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这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课题。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诗歌热”总体上延续了中华民族重视诗歌、热爱诗歌的精神文化传统。在我国历史上,诗歌一直具有相当突出的文化地位。《诗经》为“六经”之首,“诗教”对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和精神品格的养成起到了非常独特的作用。诗歌往往从童蒙时代开始,就是我们祖先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吟诗作对、唱酬应答、文人雅集和感时伤别、诗酒风流等,是我们延续数千年的诗歌文化和诗歌生活传统。“诗歌热”持续不断,不管其中的具体内容和形式有何新变,都是我国诗歌文化传统的当代体现。
谈到“诗歌热”的当代性,我们自然应该考虑到“诗歌热”的当代背景。一种精神文化传统是否还有生命力,是否还具有当代性与当代活力,还取决于它的当代背景。20世纪80年代的“诗歌热”,响应和体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当时所具有的精神觉醒和精神解放的渴求;而当前的“诗歌热”,则是在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的前提下,精神生活渴求充实、丰富和提升的表现,是我们这个民族精神渴望的诗性表达,这是务须正视的热切诉求。
就个人的接触和了解,我发现“诗歌热”中的几乎每一位参与者,都怀有一颗美好的“诗心”,特别是其中的一些活跃人士,甚至是在以不同的方式“圆”他们当年曾有——后来也许因为经商、也许因为从政等各种原因而错失了的——美好的“诗歌梦”与“文学梦”。
认真回顾一下这些年来的“诗歌热”,会发现,它们实际上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我们诗歌创作的成就与实绩,体现了诗歌史的发展与新变。不否认“诗歌热”中会有媒体炒作和低俗趣味的恶搞,也不否认有一些相当优秀的诗人因为沉潜和独特的诗歌风格而远离热潮,在“诗歌热”之外潜心创作、磨练诗艺,但我们在总体上和更加主流的方面,应该看到从当年的一群“朦胧派”诗人,到“海子热”中的海子、“打工诗歌”中涌现出来的郑小琼和最近“余秀华热”中的余秀华,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诗歌热”的其他一些表现形式中,人们阅读、朗诵和传播的诗歌作品,既有经典名篇,也有很多优秀的新作。“诗歌热”是由很多优秀的诗歌作品和诗人作为实质性的内涵和支撑的,绝对不是“虚热”。人们在“诗歌热”中的热情,焕发和体现出来的,是我们这个民族亘古以来一直就有的诗心与诗性。
有了对“诗歌热”的这些认识,我们在乐见其“热”的同时,就应该充分利用诗歌朗诵、诗歌节和诗歌讲座等各种场合,利用包括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在内的各种媒体形式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将人们的诗歌热情引导到诗歌素养的自觉加强与提高上,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开阔、更加丰富、更具品质,从而在越来越深、越来越高和越来越丰富的层次上继承和发扬我们民族的诗歌文化传统。我很坚定地认为,这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 |